聚焦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1-01-16 05:50专访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刘兰娟
中国教育网络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业务部门校园网信息化

专访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刘兰娟

聚焦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访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刘兰娟

上海财经大学从“九五”开始全力准备国家“211工程”的一期申报工作。在1996年评估期间,一位专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上海财大居然没有校园网。”这引起学校高度重视。当时,尽管网络已开始在高校普及,但是对于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经济类院校而言,校园网还真是一个新鲜事物。

学校当时既没有计算中心,也没有网络中心,甚至没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科,因此学校领导找到当时还是信息系教师的刘兰娟。作为当时学校中最了解信息系统的人,在既没有成立机构,也没有任命职务的情况下,刘兰娟和和现代数量经济研究室的刘弘,共同开启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道路。

让信息化替“人”做事

《中国教育网络》:上海财大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近15年,您如何看待期间的发展情况?

刘兰娟: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财经类高校,信息化起步较晚。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建成统一、高效、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系统。在“九五”后半期至“十五”前半期,学校信息化建设重点是以校园网为核心的硬件建设。在2003年之前,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更多的还是局限于一些单点的应用。1997年5月至1999年8月,学校通过实施校园网一期工程,建成校园网络体系的简易结构与校园网主干,提供Web、FTP、E-Mail等基础网络服务。1999年9月开始,学校通过实施校园网二期工程建设,建成比较完善的校园网,同时实施财务核算、科研成果与经费管理、本科教学管理和i-Class网络教学辅助等部分系统。

刘兰娟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几年主持上海高校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工程“财经院校本科生计算机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上海市重点课程“计算机应用”、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财经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教材与辅助资料建设”等课程建设项目;曾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申银万国奖教金”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女教工、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十五”初期,学校提出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结合的目标。2002年,学校牵头对信息化目标进行细化,制定信息化三年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任务、组织机制及队伍建设等问题。

2003年3月,学校全面进入信息化建设阶段,陆续实施校园网三期和四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根据业务系统建设的轻重缓急和实现的难易程度制定分阶段的实施计划,以教学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公共数据平台和校园卡系统为突破口,逐步向学生管理、办公自动化、资产管理、档案管理、期刊管理、外事管理、科研管理拓展,同时总体推进信息化制度、标准和规范的建设,学校信息化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2008年以后,学校信息化在已有网络环境和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校务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包括面向招生、就业、财务、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人力资源等主题的数据分析,使学校信息化工作从支撑业务运作上升至支撑管理决策。

目前,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从网络基础建设、网络应用和管理服务阶段全面转向完善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实现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上海财经大学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和技术保障,推进学校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从审批管理向服务管理的转变。

《中国教育网络》:信息化办公室是上海财大从2003年开始设立的,它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哪些作用?

刘兰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学校业务流程的改革和创新同步。上海财大很早就成立信息化办公室,从体制上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以技术为切入点,推进信息化团队的建设。对于业务部门来说,技术团队更像是“空降兵”。我们在加入到业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碰到过很多困难,比如:业务部门对信息化的理解不到位,我们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不够充分,甚至有时让用户产生抵触情绪。

实际上,不应纯粹地用技术推动信息化工作。如何赢得业务部门的支持,解决技术和业务之间的矛盾?最佳办法是让业务部门体验信息化的便利性、高效率,让他们认识到信息化是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的助手。信息系统是在替“人”做工作。

在信息系统项目立项时,我们让业务部门的人员而不是信息化办公室的技术人员来担任项目经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我们与业务部门的领导,乃至业务部门的分管校领导,不断地进行沟通,让他们预见到IT技术的远景以及真正能为其分管的工作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样,业务部门就能很好地配合信息化办公室解决项目进展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与冲突。

《中国教育网络》:信息化的介入必然会改变业务部门人员甚至很多管理者的工作习惯,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这样的变化?

刘兰娟:难以改变使用习惯的问题确实存在,我们采取的策略是:首先,充分尊重用户需求,设计中尽量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次,加强用户培训;最后,发挥“一把手”的作用,学校绝大多数系统上线之前,都由分管校领导参加系统上线发布会或系统结项验收会,让校领导做系统上线动员。

以学校办公自动化(OA)系统建设为例。该系统上线之前,信息办和党委(校长)办公室牵头组织各院、系、所和职能部门的党政“一把手”召开OA系统上线发布暨培训会。谈敏校长在会上讲了3点:“第一,OA系统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不是某个部门突发奇想所做的一件事;第二,OA系统的使用从眼前来看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在管理工作规范化、管理流程更优化、管理经验知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三,OA系统刚上线,不要因为不熟悉而排斥它,其实系统在建设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在座的没有一个人年龄比我大,我能学会使用系统,大家都不应该有困难。”他的讲话,为系统上线初期扫除了一切可能的障碍。

培养技术骨干应全校布局

《中国教育网络》:目前很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都是通过自主研发和服务外包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上海财大如何保证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性?

刘兰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性其实就是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一直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挑战。国内的IT市场上,没有一个企业能够真正满足高校的全部IT需求。高校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需要懂学校业务的技术团队来支持。因此,培养学校自己的技术骨干是势在必行的。

上海财大在“十一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同步进行。在2008年的学校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一个完整的IT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同时构建信息化队伍的建设框架。从领导到技术开发骨干,包括配合用户使用系统的每一个部门的信息管理员,这支队伍总体规模在180多人,由专职和兼职人员共同组成。人才建设目标是培养一批既懂IT技术,又懂学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专职IT人员通过参与系统建设,加强对学校业务的理解;而部门信息管理员通过参与系统建设和专门的IT技术培训,提升IT技术应用能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学校信息化队伍已拥有140多人的规模,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管理部、数字资源管理部、教学设施管理部、教育技术服务部)、信息办(系统建设部、系统运维部、综合管理部)、图书馆(自动化部)、宣传部(网宣办)、各院、系、所和职能部门的IT专兼职岗位人员、信息管理员和信息化分管领导等。

《中国教育网络》:由于IT行业从业者面对的诱惑很多,学校如何留住信息化人才?

刘兰娟:技术队伍建设的难点在于如何留住信息化人才。我们与很多IT公司合作过程中明显感到,他们的技术力量不及我们。学校信息化人员不仅了解技术和业务,更了解高校的管理方法。我们不仅仅将信息化人员定义为纯技术人员,更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我们为每一个人员展示和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阶段以及自身未来发展前景和预期。同时,我们为其分配适合的业务岗位,使其感受到自己对于岗位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

上海财大的IT队伍不仅包括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办和图书馆等部门的技术人员,还包括学校的各个部门与IT工作相关的专兼职人员,他们属于学校共同的IT人力资源。对于不同部门的IT人员来说,学校给予的待遇、晋升和培训机会都是平等的。我们对IT部门的新进员工实行的是雇员制,可以按人议价,特别对于有工作经历的人,可以区别对待。此外,我们还有针对性地设立IT关键岗位,根据IT人员所承担的建设任务,通过评估来申请相关的岗位津贴,保障其利益。

高校是科研与知识传播之所,也是新兴技术大量应用之处,在高校中从事IT工作,对于IT人员能力的提升产生明显的效果。我们一直在创造一种学习氛围,这种氛围对于留住人才也很重要。

IT部门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积累。我们有专门培训计划,每个IT人员在聘用期内,可以申请参加第三方专业技术的培训。只要跟工作有关的培训都可以申请,校方给予培训资助。但是我们也要求参与培训的人员在培训结束之后,在校内对其他人员进行培训,使得培训的效果最大化。另外我们尽量争取各种机会让IT人员走出校门、国门进行交流和学习,让他们了解国内外的IT发展水平,使得学校的IT技术水平能够保持领先,并争取与国际接轨,真正助力学校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目标。

总而言之,对IT人员职业发展的关怀是一种比经济利益留住人才更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业务部门校园网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