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王 溪
201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奖单位
■ 本刊记者 王 溪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是中国科学院在浙江省建立的首家国立研究机构。2007年11月30日,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组织的验收并隆重揭牌。
宁波材料所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后组建了磁性材料与先进机电装备、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表面工程、燃料电池与能源技术、特种纤维6个事业部。先后投资1.2亿元购买各种仪器设备,搭建了1个公共研究测试平台与5个专业平台。通过“旗舰行动”、“团队行动”和“春蕾行动”三个层面的人才引进计划,已建立了一支由50余位海外高级人才领衔的蓬勃向上、富有活力的科研团队。
宁波材料所已经联合建立碳纤维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先进材料制造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立国家发改委磁性材料科技创新基地、中科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筹)、浙江省磁性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宁波市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无机微纳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研平台。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863、973等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近300项,取得了一批对产业发展有影响的创新科研成果,其科技创新实力已经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
宁波材料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国内外3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技术研发合作,2009年宁波材料所获得科技部授予的“国际合作基地”称号。宁波材料所与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卓有成效的合作,已与企业共建了26个工程技术中心;先后派出46位科技特派员到地方政府、企业挂职;已成功转移转化了8项大的科技成果。2009年,宁波材料所的所地合作与技术转移办公室被科技部评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为满足国家、区域创新创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发挥公共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在宁波材料所完成一期共建目标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进一步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于 2009年3月签署了宁波材料所二期建设备忘录,决定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宁波工研院)。宁波工研院将坚持“料要成材、材要成器”的指导思想与“一个聚焦、四个不动摇”的定位与宗旨,立足浙江、服务中国、走向世界,成为“长三角”区域内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工业技术研究机构。
如今,宁波材料所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将继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奋斗,为发展我国材料科学技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史丹利)是一家成立于1998年的集高塔复合肥及其他新型复合肥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复合肥企业,总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并下辖史丹利化肥吉林有限公司、史丹利化肥(平原)有限公司、史丹利化肥贵港有限公司,实现了在全国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的总体布局。
史丹利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开发项目13项,获得主要科技成果23项,全部在企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新增销售收入17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拥有36项国家专利。
近年来,史丹利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把产学研合作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积极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联合开发设计、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加大产学研合作创新力度。
2005年,史丹利与上海化工研究院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科技合作关系,联合研发了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新产品。该项目已建成年产80万吨塔式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线,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8年,史丹利先后与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登海研究员领导的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良种良肥联合,创新了农业发展模式。
史丹利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研发了年产30万吨同步型缓释水稻专用肥生产工艺研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通过控释包膜技术对肥粒实行不同包膜厚度和不同包膜材料处理,生产出数量(NPK比例)和速度不等的控释肥料,并根据作物平衡施肥原理或作物需肥规律,把养分释放速度不同的几种控释肥,按照作物的需肥特性组配。该控释肥可提高肥效30%。该工艺在控释肥膜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史丹利与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合作研发了年产40万吨高浓度压缩肥料研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从德国引进挤压造粒技术和关键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使用干料,不需要设置干燥冷却系统,形成无粘合剂挤压造粒,生产营养元素均匀的复合肥颗粒。项目产品对土壤及水系无污染,便于机械化施肥,市场竞争力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
2009年,史丹利与清华大学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金涌教授亲自来史丹利指导工作。目前,根据市场发展方向,结合清华大学新技术研究成果,制定合作研发计划,确定研发课题,建立以“新型高效缓控释复合肥生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特点的研究开发中心。
通过产学研合作,共为企业引进和培养技术人员209人,其中教授6人,研究员3人,高级工程师26人,工程师61人,中高级职称人员比重为41%;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2人。
史丹利一直树立肥业科技先导者形象,不断提高产品和技术开发的能力,成为化肥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
中国技术交易所(以下简称中技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国家级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秉承“公平、开放、创新、高效”的服务宗旨,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中技所联合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共同打造“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的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撑平台”、“推动技术转移的综合服务平台”和“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的操作平台”,针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各种渠道和方式的不同需求,从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联合开发、融资并购等各个方面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专业化服务。在推动网络平台和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方面,中技所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第一,搭建综合性技术交易平台,提供技术交易全方位、全流程、全领域服务。通过与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和政府科技成果管理机构合作,聚拢技术项目25000余项;已经基本完成医药研发企业数据库,汇集650多个研发企业信息;发展包括技术经纪公司、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研发机构在内的各类会员80余家。中技所在巩固现有“国际医药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业务基础上,在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参加DH工程化育种与应用联合体建设,并通过设立杨凌分所加强与陕西杨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合作,联合建设“现代农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
第二,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品种,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提供探索实践平台。通过与投资人、基金公司、信用担保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的合作,中技所不断探索适合中关村和北京地区资源特点和技术转移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金融服务品种,为广大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提供适用、高效金融服务。
第三,积极建设科技政策市场化操作平台,做好政府科技政策落实的“试验田”。通过建设“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设立股权激励咨询服务中心、提供技术合同登记服务等,中技所为促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股权激励试点等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中技所有效地汇聚技术项目资源、投资人资源和中介服务资源,积极创新交易品种和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技术交易参与各方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巴科技)开发的纯电动公交车分箱式充电站系统通过分箱式充电站,辅之以传统整车充电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的能源不间断补给难题,同时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电动车的大规模商用、民用奠定了基础。
纯电动公交车分箱式充电站系统最早由电巴科技2003年在兰州31路公交线路中试验成功并连续运营。后经不断完善核心专利的周边相关技术,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2008 年,以“绿色奥运”为契机,建设运营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商业运作的充电站,它可以确保50辆纯电动大客车24小时不间断运行。至今这50辆纯电动大客车依然正常运行在北京公交线路上,高科技惠及民生领域,为建设低碳、环保城市践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120辆纯电动大客车以同样的模式在世博园中运行,完美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以智能快换、监控为核心的纯电动公交车分箱式充电站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纯电动公交电池组快速更换系统的工作流程,是将通过智能监控监测纯电动公交车电池使用情况,如需更换电池,通过快换设备,迅速、准确更换上事先已经充满电的电池组,并将用尽的电池组移送到充电架中进行充电,充满后用于更换下一台电动车。而更换一台电动车电池组所需的操作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分多钟。这一种全新充电模式,顺利地突破了电动汽车的大部分使用瓶颈,使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充电时间则大幅压缩。目前主要应用于城市公交、环卫、邮政等规模化、制式化行业用户中,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到民用领域。
以快换设备为最终核心实现终端的分箱式充电站,核心设备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从2001年至今,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特别是近两年的投入,随着商用电动车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公司研发投入力度呈加速状态。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电巴科技选择联合在电动车领域研究和交通领域基础研究都处于前沿的北京理工大学(“863”国家电动车实验室)和北京交通大学在交通运输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在智能监控、电动车辆匹配性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进一步丰富、完善公司核心专利,使之具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