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成像与普通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分析比较

2011-01-15 03:02:20赵新奎太原西山煤电公司职工总医院放射科太原030053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造影

赵新奎 (太原西山煤电公司职工总医院放射科, 太原 030053)

数字化成像与普通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分析比较

赵新奎 (太原西山煤电公司职工总医院放射科, 太原 030053)

目的 与普通X线胃肠造影比较,分析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的优缺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数字化综合X线机对50例患者进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30例行上消化道造影(做食道造影同时又行胃造影,共60人次),20例行钡剂灌肠造影。同时摄取普通X线造影图像及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图像并进行分析。 结果 普通X线图像优良质量达Ⅰ-Ⅱ级者占83.75%,较差者占16.25%。而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图像优良质量Ⅰ-Ⅱ级者占95.00%,欠佳者占5.00%。二者差片率有统计学差异。数字胃肠图像在清晰度、对比度及细微结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普通X线,连续摄影图像可作动态观察,病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普通X线胃肠造影。 结论 数字化成像图像质量高于普通X线胃肠双对比造影,在病变的检出及细节显示具有优势,可明显减少差片率,从而提高胃肠道造影诊断准确率及成功率。

数字化成像; 胃肠道检查; 放射造影术

随着数字化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DSA、CT、MRI等数字影像设备已广为人知。近年来在胃肠道造影检查中也开始普及数字成像技术,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digital spot imaging,DSI)系统正逐步取代普通的X线造影机。与传统的普通X线造影相比,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检查技术有许多显著优点,影响着胃肠道造影检查的发展趋势。双对比造影是利用气体扩张,用少量钡剂涂抹内表面的胃肠道管腔,从而显示其轮廓的胃肠造影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对数字化成像技术与传统普通X线胃肠双对比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其优缺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50例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20-73岁,平均(47.5±5.5)岁。均有消化道症状。进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30例进行了上消化道造影,20例进行了钡剂灌肠造影。在同一台X线机上分别摄取普通X线造影图像和数字化成像造影图像。

1.2 方法

1.2.1 仪器 采用岛津产 SHIMAVISION 3200HG+DIGITEX PRO多功能数字化综合X线机,此机型配有片库也可进行普通X线胃肠造影检查。与影像工作站及Kodak DryView 8700型激光相机连接配套使用。

1.2.2 结果判定 全部图像均经3位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从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及对病变的显示等方面进行综合质量评估,分优良(Ⅰ级)、合格(Ⅱ级)和较差(Ⅲ级)三种。两人或3人意见相同时为最终质量评估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质量分级情况 未出现同一检查图像被3人分别评为优良、合格和较差的情况。结果显示,胃肠道双对比造影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普通X线造影图像,见表1。数字化成像达Ⅰ、Ⅱ级质量分别为57.50%和37.50%,共占95.00%,质量欠佳者占5.00%。普通X线造影达Ⅰ、Ⅱ级质量分别为32.50%和51.25%,共占83.75%,质量欠佳者占16.25%。

表1 50例数字化成像组与普通X线组图像质量比较

2.2 50例患者中,造影检查正常者12例,异常者38例。其中1例早期食管癌、1例壶腹癌早期浸润十二指肠黏膜及1例结肠小息肉患者被数字化成像检出而普通X线造影未能发现。

3 讨论

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系统(digital GI imaging system,DGIS)由影像增强器(image intensifier)、数字图像处理器(digital image processor)和高分辨率监视器(high-resolution monitor)三部分组成[1,2]。其成像过程分为探测、成像和显示三个独立的步骤[3]。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与普通X线造影相比在提高图像质量,以及提高病变显示及诊断准确率方面优势明显,现分析比较如下。

3.1 图像质量显著提高及其相关因素 图像质量由成像方法、设备特点及操作者三大因素决定[3]。前二因素主要与生产厂家有关,受操作者影响的主要是对kV和mAs等X线条件参数的选择及对胃肠造影检查技术的掌握情况。利用普通X线机胃肠造影过程中kV和mAs等X线条件参数的选择常依据检查医师的经验设定,主观因素较大,常因条件参数选择不当影响图像质量。在数字化成像过程中kV和mAs等条件参数由光电自控调节,实时变换保持最佳状态,减少了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且曝光时间短,成像速度快,易于捕捉病变,尤其是因胃肠蠕动而表现出的一过性异常;同时也显著降低了运动伪影,图像质量清晰。每次透视或曝光后,末帧图像保留,直至重新启动透视才消失。检查医师据此可及时了解有无病变及异常影像表现是否已被恰当地捕捉到。图像不理想,可立即采取措施,通过改变体位、重新涂布造影剂、即时补充图像等手段直至获得可清晰显示病变的满意图像为至。这样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尚未离开检查床即可了解图像质量并进行质量控制。与普通X线胃肠造影相比,利用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系统在检查中降低了假阳性,增加了特异性,提高了双对比造影图像的满意率、病变的发现率,保证了检查诊断的准确率[4-6]。迅速成像,实时的质量控制对于实习医师的培训尤其重要,通过回顾图像,上级医师可随时进行技术指导,对不满意的图像可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重新获取图像,减少因技术原因产生的错误,而普通X线造影则无法实现这一点。

本组结果显示,数字化胃肠数字造影图像质量优良率(95.00%)高于普通X线(83.75%);而差片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字化成像图像欠佳者3例是因肢体活动障碍、病情重、体位转动受限或因胃内滞留液多致胃肠涂布不良图像模糊。1例结肠图像模糊是因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忍受,注气量不足所致。普通X线造影图像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因kV和mAs等条件参数选择不当致图像模糊,或因钡剂通过快,曝光时间长,不能消除运动伪影以及及时捕捉到异常改变而影响图像质量。

数字化成像利用多种图像处理软件可对图像进行成像后处理,这是数字化成像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操作控制台或工作站改变图像参数,可实现对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进行调整;可对图像中的感兴趣区进行局部放大,也能对图像进行边缘增强、黑白反转等处理。经过这些技术处理后,可使不同类型的病变显示更清晰突出,有利于在病变早期发现微、浅、细的病灶,提高了胃肠造影的诊断能力。此外在检查过程中,偶然产生的质量欠佳图像,经这些技术处理改善后,也可达到满意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病变显示率及诊断准确率。

通过以上多种技术改进,相比普通X线胃肠造影图像而言,数字化成像胃肠图像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既受到放射工作人员的青睐,也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接受与喜爱。

3.2 数字化成像可快速获取多幅图像,反复回放,动态观察,有利于减少病变漏诊及提高征象显示。如在作咽部及上段食管检查时,钡剂通过迅速,透视下难以观察,单帧点片难以捕捉到满意图像,容易遗漏病变。而选用数字化成像2-8帧/s连续摄取的图像中,通常可清晰地显示这些结构及异常改变,并可反复回放,动态观察易于发现细微病变及一些功能性改变。此外对食管进行0.5-2帧/s的连续摄影可获得食管不同时相的多幅图像,尤其是可获取食管充分扩张时的清晰双对比图像,对病变显示更充分。而在普通X线检查中这样高质量的图像是很难获得的。

3.3 数字化成像改善图像资料的传输与存贮,有利于与相关检查对照及综合分析,提高诊断质量。数字化成像在3个水平上改善了图像信息的传输[7,8]。第一是在胃肠造影机本身水平,曝光后瞬时成像,实时进行质量控制。第二在影像科内部各影像设备间,以数字化形式进行传输,通过工作站与其他数字图像资料(如CT、MRI)建立统一的数字图像档案,相互对照,开阔思路,提高诊断水平。在检查进行过程中即可通过并连的显示器或工作站进行诊断报告的书写打印输出,使诊断更迅速快捷,即时满足临床需要。第三在不同部门间传输图像资料。通过互联网在不同部门或不同地区间进行相互交换。使不同单位不同地区间的影像专家方便快捷共同参与疑难病例会诊讨论,教学交流。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胃肠造影的图像和诊断报告可通过互联网提供给临床医生,真正实现了无胶片影像时代。

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的图像资料不需要用胶片形式储存,而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储存,以光盘最常见。具有影像质量高,无失真存贮、传输和复制,读取方便快捷特点,如果需要可用激光照相机打印,数字化成像X线机与数字化激光像机连接,其间的数据转换也是数字化方式进行,能将监视器所显示的图像真实记录在胶片上,保证了图像的高分辨率。也可用打印机将图像打印于纸上,既经济又即时,深受临床医师喜爱。

3.4 数字化成像的不足之处 数字化成像因其有限的像素数量,使其空间分辨率低于普通X线成像。尽管如此,近来许多研究表明在不低于1024×1024像素下(现已有2048×2048产品,空间分辨力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不影响胃肠造影的诊断准确性。因为在胃肠造影检查中对空间分辨力的要求低于其他器官检查时对空间分辨力的要求[1]。

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在检查过程中仍离不开传统的胃肠双对比造影技术。造影剂的质量、产气粉的质量、胃肠道检查前准备情况及造影程序方法等影响普通X线胃肠造影质量的因素,同样会影响数字化成像胃肠双对比造影检查图像的质量[2]。

总之,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图像质量高,可快速获取多幅图像、动态观察,数字化传输与存贮,同时具有辐射剂量小、费用低等优点,在多方面明显优于普通X线胃肠造影。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这种技术,利用数字成像的优势,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1] Levine MS,Laufer I.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Dos and Don’ts if digital imaging[J].Radiology,1998,207:311 - 316.

[2] 陈九如.胃肠道影像学检查的新进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999,5(4):251 -264.

[3] 孙玉芝,张金山,时惠平,等.应用数字化成像和激光照像胃肠双对比造影的初步评价.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11):745-747.

[4] Axelsson B,Bodén K,Fransson SG,et al.A comparison of analogue and digital techniques i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xaminations:absorbed dose and diagnostic quality of the images[J].Eur Radiol,2000,10(8):1351 -1354.

[5] Barkhof F,David E,de Geest F.Comparison of film-screen combination and digital fluorography in gastrointestinal barium examinations in a clinical setting[J].Eur J Radiol,1996,22(3):232 -235.

[6] Iinuma G,Ushio K,Ishikawa T,et al.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s: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 and digital radiography with a 4 million-pixel charge-coupled device[J].Radiology,2000,214:497-502.

[7] Taylor AJ.Impact of digital spot imaging in gastrointestinal fluoroscopy[J].AJR,1999,173:1065 -1069.

[8] Chawla S,Levine MS,Laufer I,et al.Gastrointestinal imaging:a systems analysis comparing digital and conventional techniques[J].AJR,1999,172:1279 -1284.

R455

A

1007 -6611(2011)01 -0069 -03

10.3969/J.ISSN.1007 -6611.2011.01.018

赵新奎,男,1964-09生,大专,主治医师.

2010-10-15]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肠造影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 02:43:06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0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2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