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
2011年8月20日至25日,金正日搭乘綠皮装甲专列访问俄罗斯,继续他一直习惯的火车长途旅程。这是他看来最安全的方式。列车以150-180公里时速急驰,也不会感觉晃动,车上软硬件设施都非常完备,足以开展“富有活力的共和国外交事业”。
从他的“移动的装甲办公室”驶入俄境内开始,其行程便引起西方特别是韩国高度关注。
多年来,韩美情报当局一直试图用侦察卫星、U-2侦察机等各种侦察装备,来判定金正日专列的行踪。然而“高科技抵不过严防死守”,长久以来,金正日专列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运行,韩美却屡屡“后知后觉”。
不仅出访,即使金正日每年一百多次乘坐火车的国内视察活动,也大多鲜为人知,人们不知道他从哪里驶出、驶向何方。是谁创造这样的“安保奇迹”?谁在保卫金正日?
1分钟内消灭8个人,才能得90分
谁是朝鲜最高领袖保镖,就连特种兵的家人都不知道。金正日护卫部队内部发行的一本小册子标示,“必须要彻底保密小队与中队的业务”,要求不得向其他友军单位透露本单位负责的业务,也包含所有军人的父母与亲戚。他们时刻要“守口如瓶”,同时必须做到“心细如发”。
朝鲜护卫总局特种兵首次向国际媒体公开露面,是2000年6月15日朝韩在平壤举行首次首脑会谈,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飞抵朝鲜顺安机场,金正日亲赴机场迎接。当时的安保工作非常严密,朝鲜护卫人员寸步不离金正日。与普通的朝鲜军官不同,朝鲜护卫人员在肩上都斜挂着皮带,腰间佩带手枪,军装上戴着镶着劳动党党旗的五角星徽章。这些警卫的衔级大都是大校或上校,一般站在金正日身边的警卫军官为少将,他要全权负责警卫任务,被称为警卫责任部长。
朝鲜护卫队员在行动中不能用无线方式保持联络,反对使用卫星电话,以免泄露金正日的位置。曾担任过青瓦台警护室长的韩国官员严相国认为,朝鲜护卫队员往往单凭人力就能完成严密的搜查,对领导人计划活动的地方采取的措施也非常严格有效,有许多地方值得韩国学习。
护卫总局要求所有人必须练就百发百中的本领,如100米外手枪速射必须在1分钟内要消灭8个人才能得到90分,而乘坐摩托车或船只向沿途机动目标瞄准射击也要达到相当高的命中率,新招募的人员每周还要背负着25公斤的物品进行100公里的急行军,在7天内进行4公里的游泳训练。成员多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经过严格身份审查和训练后,进入金正淑军官学校进修三年,然后成为护卫总局的正式军官。
朝鲜护卫总局招募新队员的身份审查非常严格,其家庭关系最高要追查至第17代关系(而普通军官只要6-8代)。这些队员不可能有个人私生活空间,包括外出、外宿和休假等行动都受到限制,但他们可以享受最高待遇,服役期间,他们所配备的装备等都是人民军中最好的,节日时还能得到领导人亲自发放的礼物。
据俄罗斯“谍报网”报道,朝鲜警卫有着深深的“苏联烙印”,1946年3月1日,时任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委员长的金日成在出席平壤一次集会时,一名受南方李承晚集团唆使的恐怖分子向讲台上的金日成扔了一颗手榴弹,金日成身边的苏联内务军官雅科夫眼疾手快,用身体压住手榴弹,结果身受重伤,右臂截肢,后被朝鲜授予“共和国英雄”称号。
雅科夫也因此成为朝鲜护卫总局成员的精神榜样。护卫成员必须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能够充分理解“保卫领袖”的内涵。要达到“作为最高领袖的近卫队员,眼中只有国防委员长一人”,“即使是牺牲自己,也要至死不渝地忠诚于最高领袖”。
“一号行动”,无人知晓
“有金正日参加的外出活动都被称为‘一号行动绝密行动。”“脱北者”李英国在韩国出版了《金正日护卫队员》畅销书,详细叙述了最高领导人的出行秘密。
李英国曾是金正日贴身的朝鲜护卫总局特种兵,按照他的说法,朝鲜护卫总局机构严密,分工细致,下设政治部、参谋部、保卫部和后方总局,其参谋部有第1、2、3局,第1局主要负责金日成及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住所及办公地点的安全。
第1局下面有第1、2、3护卫部,第1护卫部直接负责金日成的人身安全,但自从1994年金日成逝世后,第1护卫部被解散,剩下的第2护卫部负责金正日住所的安全,该部全部由军官组成,规模为由三个连组成的一个营,人员约500人左右。第3护卫部负责其他政治局委员的安全,在执行任务时一般着便装。
朝鲜对高级领导人的贴身警卫一般采取四线体制,最高级别为七线护卫。第一线和第二线被称为“近接护卫”,如同领导人的隐形安全盾牌,一般由护卫总局第1局所属的军官和特工完成;第三线和第四线则由护卫总局机动中队和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共同承担,而五线以上的护卫就主要由人民保安省和地方保卫部、地方人民保安相共同负责。
金正日专列出行有极为严密的警卫体制,仅在国内就有19座专用车站,俗称“一号站”,分布于平壤龙城、江台东、元山、新义州、惠山等地,这些车站一般设置在官方别墅10-30公里以内,往来于车站与别墅接送领导人的奔驰轿车始终保持60公里的时速开行,因为这一速度能最大限度地干扰刺客的“定点伏击”。
护卫总局第2局主要负责朝鲜高层人士的出行安全,即“路上护卫”,也称“行动护卫”。李英国说:“‘一号行动(即金委员长外出)时,按照先遣汽车、后发专列的顺序,按两小时间隔发车,在此期间,哪辆是金正日乘坐的火车并不被外人知晓。列车的运行时段被控制在6-8小时内,在此期间,任何人员和车辆均不得靠近铁道周边。”
护卫总局第2局下属的列车护卫部通常采取四线护卫体制,专列出发前一小时,要对铁路及周边地区是否埋有爆炸物进行确认检查,紧接着在出发前半小时内还要派出一趟用普通客车改装的专列先通过,以便再次确认沿线安全。
前韩国国家情报院副院长罗钟一透露,朝鲜护卫总局成立于1976年,其前身是专门保卫金日成安全的“警护中队”,“它是不容忽视的‘全金属外壳”。
“全金属外壳”
俄总统全权代表普里科夫斯基则认为,“全金属外壳”是指金正日的专列——“移动的装甲办公室”。金正日专用办公室车厢墙壁厚达80厘米,即使是穿甲弹也不易击穿。车厢内有五人卧室,安装有可实时接入卫星电子地图及互联网的尖端通信装备,此外还有宴会厅、会议室、50名警卫队员安置房间及专车(两辆梅塞德斯-奔驰600)车库。会场有两部巨型银幕,一部用于看电影,另一部是电子地图,通过卫星显示列车移动路径、室外温度、通过地区的经济状况等。专列底部铺有防弹钢板,车上不仅配有机枪、榴弹发射器和高射炮,甚至还有能抗击炸弹爆炸的防爆装置。
韩国消息人士透露,金正日的专列曾在2004年“遇到过危险”,4月22日,龙川火车站一列载有肥料的货运列车和一列油罐车在相向行驶途中因操作失误引发爆炸。事发前数小时,据称有金正日的专列在结束访华返回时经过龙川,朝鲜官方在事发后迅速对外澄清“事故原因”,这被西方情报机关视为朝鲜稳定国内局势之举。直到今天,美日韩情报机关仍坚持这起爆炸“是有预谋的恐怖袭击”,因为出事的龙川地区是朝鲜军工业的聚集地,出现如此严重的事故,“本身就充满悬念”。
韩国国情院援引一名高级别朝鲜“脱北者”的话说,龙川爆炸事发前,完成访华行程正在回国的金正日,已经得到时任护卫总局局长李乙雪“情况异常”的汇报,“金委员长其实是从中国天津上船,经由南浦回到平壤,而他原来乘坐的专列还是照样经龙川开回平壤,以便迷惑隐藏的袭击者”。
据韩国国家情报院称,龙川事件后,朝鲜护卫总局开始配备专门的电子干扰车,可在必要时发射干扰电波,封锁当地通信,而在领导人计划视察地区的周边如果部署有军队的话,部队要对所有武器进行收缴封存,炮兵部队的所有炮身都要朝下。
正如朝鲜名将吴克烈曾对金正日等领导人汇报的:“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护卫总局在,您就可以高枕无忧。”
特种兵:将军的“短剑”
“朝鲜最大的战略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特种部队。”
“只要还没牺牲,就要战斗!”是他们的信条。
“只要领袖下命令,我们就将炸弹安插到敌人的阵地上去。”
特种兵是朝鲜人民军最强大的精锐力量,也是朝鲜武装力量独一无二的前锋。直到今天,朝鲜作为特种兵第一大国的地位从未动摇过。
据2010年发表的韩国《国防白皮书》介绍,朝鲜特种兵达到20万人,而朝鲜总兵力仍维持在2008年的119万人,这样算来,每6名朝鲜军人中就有一名特种兵。
朝鲜随时准备在全面战争中投放特种兵,执行扰乱韩国后方,阻止美国驰援的任务。中国《兵器知识》杂志执行主编秦蓁分析,经济状况不佳,加上西方封锁,朝鲜短期内不可能得到现代化武器,发展特种部队可说是“坦克飞机的替代品”。这足以印证已故叛逃韩国的前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黄长烨的预言:“朝鲜最大的战略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特种部队。”中国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也强调,特种兵行动的隐蔽性,攻击目标的不确定性及打击效果的严重性,“都将使对手产生严重的心理恐惧”。
朝鲜三军特种部队有不同的编制与称谓。1999年,金正日视察位于平安北道北昌的轻步兵教导指导局所属第82旅时,曾指示将陆军轻步兵旅统称“闪电旅”,海军的陆战旅统称“惊雷旅”,狙击旅改称为“霹雳旅”,但由于第82旅是一支陆海空特种兵混成的部队,所以委员长亲自为其定名为“暴风旅”。
朝鲜陆军最多的特战单位是轻步兵旅,主要负责从后方防御来自美韩联军及韩国特种部队的进攻,同时引导和配合正规军攻击作战。
担负进攻性任务的陆军狙击旅(又称“青年突击旅”)以美韩日战略目标、C4I网络系统等为主要攻击对象。每个狙击旅都有神秘的“牡丹花排”,他们往往被训练成渗透敌后不再返回的“决死部队”,成员要掌握单独执行情报搜集及对敌目标突袭等本领,“只要还没牺牲,就要战斗!”是他们的信条。
上世纪80年代上映的朝鲜电影《命令027》,反映了朝鲜“牡丹花排”的强悍战力,片中区区六名朝鲜特种兵以徒步行军的方式,摆脱韩军前后堵截,仅用三天时间便摧毁了韩国密谋袭击朝鲜的谍报队基地。片中角色由真正的朝鲜特种兵扮演的,从隐蔽行进到跆拳道搏击,从目标侦察到决死破袭,几乎可视为朝鲜特种兵的教学片。
除了陆军系统的特种部队外,朝鲜空军特种部队则辖有空军狙击旅和侦察营(大队),海军特种部队则下辖海上狙击旅、陆战旅和海军侦察营。朝鲜特种部队的任务可总结为三大方面,即“主力投入、后方投入、活动渗透”。
特战三军各具特色
尽管朝鲜特种部队的装备不及美韩对手,但其旺盛的作战意志、严格的训练制度以及因地制宜的作战样式,能够达到新的战略平衡。朝鲜半岛的特殊地形为朝鲜广泛运用特种部队提供了便利。半岛中部森林和灌木林占了四分之三,形成大量天然障碍和隐蔽死角……对于善于隐蔽的军队来说,那就是最好的掩体,而对靠轮子走路,受道路限制的军队来说简直糟糕透顶。
曲折蜿蜒的韩国海岸线,其长度几乎是朝韩陆地“军事分界线”的28倍,“这是不可能进行全面防御的长度,驻韩美军忙于在地面防范朝鲜正规军进攻,光靠韩国的力量难以阻止朝鲜特种兵海上渗透。”前驻韩美军司令提尔拉里说,“一旦朝鲜特种部队登陆成功,就可编成无数渗透小组打击美韩联军后方。”
朝鲜海军及人民武力部侦察总局所属特种部队拥有数量颇丰的特战潜艇,这些用前南斯拉夫技术专利生产的潜艇非常适合像黄海这样的浅水区域,美韩总想用他们那套对付深海潜艇的招数应对,屡屡落空。朝鲜运用特战潜艇的水平比外界想象得要高,连伊朗革命卫队也把这套装备和战法搬到霍尔木兹海峡,让美国人好生头疼。
以空降轻步兵旅为主的朝鲜空军特种部队,总兵力达3万人,任务是打击和破坏韩国境内的空军基地及港口,配合占领韩国山岳地区。其列装的安-2运输机虽然是苏联1948年投产的“老爷机”,气动布局还是一战时代的双翼构造,但该机采用木材制造,不仅重量轻,还不会像全金属飞机那样散射电磁波,地面雷达很容易误认为是飞鸟。“如果朝鲜人乐意,滑跑距离仅需二百多米的安-2都能在首尔周边的高尔夫球场、公路甚至学校操场上降落。”一向出言谨慎的韩国大国家党议员宋英善曾发出这样的担忧。
个人素质出类拔萃
宋英善还提出一种假设:“如果北韩通过安-2飞机、潜艇、气垫船乃至不为美韩所知的地道,一次性输送成百上千名特种兵,那将是什么后果?”她的担忧不是没有理由,朝鲜特种部队渗透能力极强。
发生在1968年的“青瓦台奇袭”堪称朝鲜特种兵的经典作战。当年1月17日,来自朝鲜第124部队的31名特种兵穿上韩国军服,趁夜从距敌警戒点不到30米远的地方潜入火力封锁区,他们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穿过美韩防线,他们的目标是刺杀韩国总统朴正熙。1月21日,朝鲜特种兵分散渗透进汉城(今首尔),就在距韩国总统府青瓦台仅800米的地方,韩国钟路派出所所长崔圭植看出他们服装上的破绽出面盘问,结果导致行动失败,朝鲜特种兵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美韩围剿大军且战且退,29人戰死,一人被俘,还有一人捧着被子弹击中流出的肠子奋力返回北方。
对朝鲜特种部队来说,类似青瓦台奇袭这样的“战略性行动”毕竟是少数,更多时候他们主要采取秘密行动,尤其是针对那些背叛国家并在叛逃后继续污蔑朝鲜政体的叛徒,朝鲜特种部队的惩戒从来毫不留情。
1997年,叛逃至韩国的朝鲜高官李汉英在汉城(今首尔)家门口遭枪击身亡,后证实系朝鲜化装特种兵所为。有消息称,执行刺杀任务的朝鲜特工为进入韩国接受了整形手术,并在完成任务后辗转回到朝鲜,被授予“英雄称号”。
朝鲜特种兵富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当年组建特种部队的时候,金日成特意提拔大批曾在中国东北从事过抗日游击战的老将,军事素质和思想素质非常过硬。按照朝鲜宪法,普通士兵服役期限为42个月,但实际上特种兵的服役年限一般为11-12年。从职业化角度上看,朝鲜特种兵的个人素质不亚于任何军事强国。
朝鲜特种部队最重视的是向队员灌输勇于作战、坚决不当俘虏的观念。据韩国《新东亚》月刊称,朝鲜特种部队还有许多令人吃惊的“勇气训练”,比如穿越“非军事区”从韩国抢一块牌子或其他“纪念物”回来,按照他们接受的训练,如果不能完成任务,他们将就地自杀。(源自《南方周末》)
“朝鲜最大的战略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特种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