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峰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VC1OC2中宾语的语义类及范畴化现象①
杨德峰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语义类;有标记;无标记;范畴化
本文以对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统计为基础,详细考察了不同的VC1OC2中宾语的语义类,发现不同的VC1OC2中宾语的语义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文章指出,不同的VC1OC2中的宾语的语义类存在着范畴化现象。
关于VC1OC2中的宾语,过去不少学者都做过探讨。范继淹 (1963:136-160)曾详细考察了VC1OC2中的宾语,他指出,其中的“O”可以是一般宾语、存现宾语和处所宾语。例如:
(1)拿出了十块钱来。
(2)走进一个人来。
(3)冲出了大门去。
例 (1)的“十块钱”是一般宾语,例 (2)的“一个人”是存现宾语,例 (3)的“大门”是处所宾语。
朱德熙 (1982:129-130)认为处所宾语只能位于趋向补语的中间,无定宾语既可以出现在趋向补语之间,也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后面或趋向补语的后面,有定宾语只能出现在趋向补语的中间或动词的后面。
吕叔湘 (1984:35-37)指出,事物名词和处所词可以出现在趋向补语之间。
李德津、程美珍 (1988:329)认为处所宾语一定要放在复合趋向补语中间;宾语表示人或事物的放在复合趋向补语中间,“来”“去”的前边或后边都可以。
刘月华等 (2004:574)认为宾语位于趋向补语的中间是最常见的,宾语既可以是表示事物的名词、抽象名词、处所词,也可以用于存现句。
尽管前贤们的表述有差异,实际上他们对VC1OC2中的宾语O看法基本上一致,即一般认为O可以是处所词,也可以是一般事物名词。不过,应该看到,过去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宾语的语义,但却比较笼统,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因此出现在VC1OC2中的宾语到底有哪些语义类,不同的VC1OC2中的宾语的语义类有什么特点,至今仍不清楚。有鉴于此,本文将在对现代汉语语料统计的基础上②该语料库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开发的,本文统计的是该语料库中的文学语料,近300万字。,对VC1OC2中宾语的语义类做一个详细考察。
宾语的语义类很多①菲尔默 (1980)先后提出16种语义格,这些语义格是:施事格、感受格、工具格、受事格、源点格、终点格、使成格、范围格、处所格、时间格、行径格、与格、受益格、伴随格、永存格、转变格。关于宾语的语义类,目前看法不一致。孟琮等 (1987)及孟琮 (1988)的语义格分为受事、结果、对象、工具、方式、处所、时间、目的、原因、致使、施事、同源、等同、杂类等14类;鲁川、林杏光 (1989)的“格系统”中有主体、客体、邻体、方式、根由、环境等6种体,每种体下面分为3种格:主体:施事格、当事格、系事格;客体:受事格、结果格、对象格;邻体:与事格、伴随格、关涉格;方式:工具格、凭借格、样式格;根由:依据格、原因格、目的格;环境:时间格、处所格、情况格。本文采用孟琮的格系统。,可以是受事、施事,也可以是处所、对象等。不同的VC1OC2结构,其宾语语义类有同有异。
该格式中的宾语可以是施事。例如:
(4)像从墙里钻出一个人来似的。(老舍《骆驼祥子》)
上例的“一个人”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例如:
(5)他就不肯赶出祥子去。(老舍《骆驼祥子》)
(6)卖出货去把账还了还剩几个呢?(邓友梅《烟壶》)
以上二例的“祥子”和“货”都是受事。还可以是处所,例如:
(7)走出门去,听脚步声是上了楼。(邓友梅《寻访“画儿韩”》)
(8)低吼着跑出屋去。(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9)挤出站台来。(老舍《骆驼祥子》)
以上三例的“门”“屋”和“站台”都表示处所。也有一些是结果,例如:
(10)祥子听出点意思来。(老舍《骆驼祥子》)
(11)眉毛皱得要皱出水珠来。(老舍《二马》)
例 (10)的“点意思”是结果,例 (11)的“水珠”也是结果。
还有少数同源、致使和目的宾语,例如:
(12)怎会说出实话来呢?(老舍《春华秋实》)
(13)露出账本来。(老舍《春华秋实》)
(14)现在刚逃出命来。(老舍《骆驼祥子》)
例 (12)的“实话”是同源宾语,例 (13)的“账本”是致使宾语,例 (14)的“命”为目的宾语。
尽管该格式中的宾语可以是以上语义类,但是这些语义类出现的频率有很大的差别。在近300万字的语料中,这些语义类出现的情况见表1。
语料中该格式一共出现了345例,施事53例,约占15.4%;受事98例,约占28.4%;处所23例,约占6.7%;结果155例,约占44.9%;同源8例,约占2.3%;致使7例,约占2%;目的1例,约占0.3%。
认知语言学认为,不论是语音层面,还是词汇、语法层面,都存在着范畴化现象。范畴中的成员地位不同,有的是典型成员,有的是边缘成员。范畴中的典型成员通常是这个范畴中的无标记项,边缘成员则是有标记项;无标记项的使用频率高,有标记项的使用频率低 (沈家煊,1999:35)。以上统计结果表明,“V出O来/去”中宾语的语义类同样存在着范畴化现象,结果宾语出现频率最高,是典型宾语;施事、受事、处所、同源、致使和目的宾语出现频率比较低或非常低,是边缘宾语。
表1
表2
该格式中的宾语可以是施事和受事。例如:
(15)管家探进头来。(邓友梅《壶烟》)
(16)这天徐焕章也来了,递进帖子去。(邓友梅《烟壶》)
例 (15)的“头”是施事宾语,例 (16)的“帖子”是受事宾语。也可以是处所,例如:
(17)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老舍《骆驼祥子》)
(18)小心伸进壶口里去。(邓友梅《烟壶》)
(19)走进东头内室去了。(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以上三例的宾语“小茶馆”“壶口里”和“东头内室”都是处所。还有个别是结果,例如:
(20)明儿蹬进钱来再还我。(老舍《茶馆》)
上例的“钱”是结果宾语。
出现在该格式中的宾语虽然可以是施事、受事、处所和结果,但是以处所为常见,语料中这些宾语出现的次数统计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该格式一共出现了44例,施事只有1例,约占2.3%;受事2例,约占4.6%;处所40例,约占90.9%;结果1例,约占2.3%。与“V出O来/去”中的宾语类似,“V进O来/去”中宾语的语义类也存在着范畴化现象,处所宾语是典型宾语,施事、受事和结果宾语是边缘宾语。
该格式中的宾语可以是施事,例如:
(21)倏地跳上一个人来。(邓友梅《在悬崖上》)
例 (21)的“一个人”是施事。也有个别为受事,例如:
(22)有人献上鲜花来。(老舍《方珍珠》)
该例中的“鲜花”是受事。还可以是处所,例如:
(23)有事找上门来了。(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24)三个人把他抬上楼去,放在床上。(老舍《二马》)
(25)大立这才跑上楼去。(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以上三例的“门”和“楼”都是处所。
不过,该格式主要以带处所宾语为主,语料中这3种宾语出现的情况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该格式一共出现了11例,其中施事1例,约占9.1%;受事1例,约占9.1%;处所9例,约占81.8%。该格式中宾语的语义类也存在着范畴化现象,处所宾语是典型宾语,施事和受事是边缘宾语。
该格式中的宾语可以是施事,例如:
表3
表4
(26)放下手来。(老舍《西望长安》)
(27)弯下身去接东西的当儿。(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以上二例的“手”和“身”都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例如:
(28)聂小轩愁得整天也没吃下饭去。(邓友梅《烟壶》)
(29)喝下点酒去,脸上红得更鲜润了。(老舍《二马》)
以上二例的“饭”和“点酒”都是受事。还可以是处所,例如:
(30)索性跳下炕来拉住乌世保说:“……”(邓友梅《烟壶》)
(31)不就是叫李存义扔下台去,摔折一条腿的那回吗?(邓友梅《烟壶》)
以上二例的宾语“炕”和“台”都是处所。还有个别是致使和结果宾语,例如:
(32)低下声去。(老舍《残雾》)
(33)打下内画的天下来。(邓友梅《烟壶》)
例 (32)的“声”是致使宾语,例 (33)的“内画的天下”是结果宾语。
该格式中虽然可以出现施事、受事、处所、致使和结果宾语,但是以施事为常见,这些宾语语料中出现的情况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该格式语料中一共出现了40例,其中施事17例,占42.5%;受事11例,占27.5%;处所5例,占12.5%;致使4例,占10%;结果3例,占7.5%。这表明,该格式中宾语的语义类也存在着范畴化现象,施事宾语是典型宾语,受事、处所、致使和结果是边缘宾语。
出现在该格式中的宾语可以是施事,例如:
(34)忽然闪过一个人来。(邓友梅《烟壶》)
(35)我扭过头去看司徒聪。(王朔《痴人》)
以上二例中的“一个人”和“头”都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例如:
(36)李子荣接过钱来。(老舍《二马》)
(37)夺过听筒来听着,却不说话。(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38)他就以为娶过她来,用她的钱买上车。(老舍《骆驼祥子》)
以上三例的“钱”“听筒”和“她”都是受事。还可以是处所,例如:
(39)有的渡过河来参加战斗。(邓友梅《我们的军长》)
(40)小帆船拐过河湾去了。(老舍《二马》)
例 (39)、(40)的“河”和“河湾”都是处所。也有一些是对象宾语和致使宾语,例如:
(41)车已超过那五去了。(邓友梅《那五》)
(42)缓过劲来。(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例 (41)的“那五”是对象宾语,例 (42)的“劲”是致使宾语。
还有少数宾语的语义类很难确定,例如:
(43)吴老板回过味来。(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例 (43)的“味”是什么语义类很难确定。
不过,这些语义类出现的频率也有很大的不同,语料中的情况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语料中该格式一共出现了87例,施事有38例,约占43.7%;受事30例,约占34.5%;处所5例,约占5.8%;对象10例,约占11.5%;致使5例,约占5.8%;其他 (即语义类不明确的)4例,约占4.6%。这表明,该格式中宾语的语义类也存在着范畴化现象,施事、受事是典型宾语,处所、对象、致使等是边缘宾语。
该格式中的宾语可以是施事,例如:
(44)又转回身去擦玻璃。(老舍《二马》)
(45)他回过头去,留神看门上的牌子。(老舍《二马》)
以上二例中的“身”和“头”都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例如:
(46)不过高妈带回信去教他快跑。(老舍《骆驼祥子》)
(47)接回他来,祥子一天的工作就算交待了。(老舍《骆驼祥子》)
以上二例中的“信”“他”都是受事。还可以是处所,例如:
(48)又绕回西安门来。(老舍《骆驼祥子》)
(49)还是送回家来好。(老舍《二马》)
(50)必须赶回北京去。(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以上三例的“西安门”“家”和“北京”都是处所。
不过,这三种宾语出现的频率也有很大的差别,语料中的情况见表6。
表5
表6
从表6可以看出,语料中该格式一共出现了36例,其中施事4例,约占11.1%;受事7例,约占19.4%;处所25例,约占69.4%。可见,该格式中宾语的语义类也存在着范畴化现象,处所宾语是典型宾语,施事和受事是边缘宾语。
出现在该格式中的宾语可以是施事,例如:
(51)早春季节飘起雪花来。(邓友梅《话说陶然亭》)
(52)提起腿来就去找。(邓友梅《那五》)
以上二例的“雪花”“腿”为施事。也可以是受事,例如:
(53)托起孩子来给小王看。(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54)搭讪着拿起弦子来。(老舍《方珍珠》)
以上二例的“孩子”“弦子”都是受事。还可以是结果,例如:
(55)便组织起个小家庭来。(老舍《二马》)
(56)更勾起她的一肚子话来。(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以上二例的“个家庭”和“她的一肚子话”都是结果宾语。也有一些是对象,例如:
(57)比起一般车夫来,……。(老舍《骆驼祥子》)
(58)佩服起自己来。(邓友梅《那五》)
以上二例的“一般车夫”“自己”为对象宾语。还有一些处所、同源、致使和目的宾语,例如:
(59)可是走起路来一点也不含糊。(老舍《二马》)
(60)说起话来有板有眼。(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61)这个,教他壮起胆来。(老舍《骆驼祥子》)
(62)凑起麻将来。(老舍《骆驼祥子》)
例 (59)的“路”是处所宾语,例 (60)的“话”是同源宾语,例 (61)的“胆”是致使宾语,例 (62)的“麻将”是目的宾语。
尽管该格式中的宾语可以是施事、受事、结果、对象、处所、同源、致使和目的等,但是这些宾语出现的比率有很大的差别,语料中的大致情况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语料中该格式一共出现了180例,其中施事57例,约占31.7%;受事71例,约占39.4%;结果11例,约占6.1%;对象9例,占5%;处所3例,约占1.7%;同源23例,约占12.8%;致使4例,约占2.2%;目的3例,约占1.7%。从中不难看出,该格式中的宾语的语义类也存在着范畴化现象,受事、施事宾语是典型宾语,结果、对象、处所、同源、致使和目的是边缘宾语。
表7
VC1OC27种格式的宾语语义类见表8。从表8可以看出,能出现在VC1OC2中的语义格很多,可以是施事、受事、处所、对象、结果、同源、致使、目的等,但不同的VC1OC2中出现的宾语语义格不尽相同。施事、受事、结果、处所、同源、致使、目的可以出现在“V出O来/去”中,但对象等却不能;处所、施事、受事、结果可以出现在“V进O来/去”中,对象、同源、致使、目的等却不能;处所、施事和受事可以出现在“V上O来/去”中,结果、对象、同源、致使、目的等都不能;施事、受事、处所、结果和致使可以出现在“V下O来/去”中,对象、同源、目的等不能;出现在“V过O来/去”中的可以是施事、受事、对象、处所、致使等,但结果、同源、目的不能;出现在“V回O来/去”中的可以是受事、处所和施事,但不能是结果、对象、同源、致使、目的等;施事、受事、结果、对象、同源、处所、致使、目的都可以出现在“V起O来”中。以往的研究只指出VC1OC2的宾语可以是名词、数量名等,或可以是处所宾语、事物宾语、存现宾语等,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同样是名词、数量名等,但语义类有很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格式中,宾语的语义类有同有异。只有明确指出各种格式中宾语的语义类,才能使得外国学习者在习得汉语VC1OC2结构时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表8
本文的研究还表明,同一个格式中宾语的各语义类出现的频率有很大的差别,即宾语存在着范畴化现象,有典型宾语和边缘宾语的区别。VC1OC2各种格式的典型宾语和边缘宾语分别见表9。
表9
正因为如此,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先出典型宾语或先教典型宾语,后出边缘宾语或后教边缘宾语,例如:
(63)你把车开回学校来。
(64)你转回身来。
(65)她带回一封信来。
如果说这三个句子都应该学习,那么教材中应先出例 (63),教学中也应先教,因为该例的宾语“学校”是处所,是“V回O来”的典型宾语;例 (64)、 (65)应后出和后教,因为前者的宾语“身”是施事,后者的宾语“一封信”是受事,它们都是“V回O来”的边缘宾语。只有这样,才符合认知规律,也才符合“急用先学”原则。
范继淹 1963 《动词和趋向性后置成分的结构分析》,《中国语文》第2期。
李德津 程美珍 1988 《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华语教学出版社。
刘月华 潘文娱 故 韡 2004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鲁 川 林杏光 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汉语学习》第5期。
吕叔湘 (主编) 1984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孟 琮 1988 《关于主语的语义类》,《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
孟 琮 郑怀德 孟庆海 蔡文兰 (编) 1987 《动词用法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菲尔默 1980 《“格”辨》,胡明扬译,《语言学译丛》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家煊 1999 《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On the Case and Categorization of the Object in the Structure VC1OC2
Yang Defe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for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case;markedness;unmarkedness;categoriz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 study of the case of the object in the structure VC1OC2of three million words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orpus,and finds out that the cases of the object in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are different.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ases of the object in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have been categorized.
H177;H178
A
1674-8174(2011)01-0059-08
2010-09-03
杨德峰,男,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汉语习得。
① 本文修改时吸收了审稿专家的意见,谨致谢忱!
【责任编辑 胡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