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三线”式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模式研究

2011-01-11 02:34:33潘红艳
终身教育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岗位阶段

潘红艳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和对课程改革的理解,纷纷进行了课程改革。职业教育课程的模式形成了多元并存的局面,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项目导向课程、工作任务引领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宽基础活模块课程、行动学习课程、“双元制”课程等。

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采用项目课程进行教学,其建设中的问题也引起了众多教育者的关注,关于项目课程及其教学法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中,一些观点颇具借鉴作用。赵晓雨对任务引领型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要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实践课程为基础模块的“四位一体”课程单元。[1]邵顺增就项目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按课程类型的不同来选择项目,他对目前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过头现象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指出了知识在课程及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2]雷正光、郭苏华根据技能知识的相互关系把技能知识分为相互依赖的技能知识、相互沟通的技能知识和相对独立的技能知识三类。通过分析技能类知识与一般学科体系的知识特点,指出职业教育课程具备建立学科体系的基础,职业教育课程是以技能型知识为主。由于课程本身的性质不同,在建设时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对基础课程就不能采用项目化课程。[3]笔者讨论的“三段三线”式课程建设模式针对的是高职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程不作讨论。

目前,项目课程教学法是高职院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法,2008年在国内职教专家的指导下,高职院校进行了课程的改革和重组,从原先的以知识为主线的课程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以项目为主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知识体系。

项目课程的主导思想是以项目为主线,一门课程围绕一个或几个项目进行,是建立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理念上来进行课程设计的。采用这种设计理念,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一个个的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的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项目在设计时,理想状态是能够全面考虑知识间的联系,考虑学生的认知顺序,真正集知识与项目于一体。但现实中很难做到这一点,这样学生在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后,得到的是一个个孤立、离散知识的项目,而不是一个建立在完善的知识体系上的项目。

针对项目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在借鉴项目课程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段三线”式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三段三线” 式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模式

该模式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专业课程学习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构建课程知识与技能。在基础阶段,以知识为主线来设计课程,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完成知识的系统学习。在学生得到系统的知识学习后,进入到技能提高阶段,对学生进行技能的培养,按技能来重组课程。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后,进入到实战阶段,在此阶段,按岗位来重构课程,以使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在后面的叙述中,将3个阶段以其目标分别命名为知识学习阶段、技能培养阶段和岗位适应阶段。

一、知识学习阶段

知识线:以知识为主线来组织课程,最小组成单位是知识点。按照知识体系,构建出一个个LEP(具有项目特征的教学单元),一个LEP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学习阶段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构建LEP时,是以该课程的知识点为线索来组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首先考虑的。采用知识线来组织课程,知识之间是连贯的,学生在完成LEP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完整有序的知识,而不是离散的知识点。这对学生的后期成长是有利的,由于在知识学习阶段得到了系统的知识,学生的技能可塑性较强,走上工作岗位后,即使出现了新技术,也能很快地适应。

笔者以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图形图像制作课程为例进行说明。在知识学习阶段,按照该课程的知识结构(选择技术、图层技术、修饰技术、调整技术等)组成多个LEP,如表1所示。

表1 图像图像制作课程部分LEP

二、技能培养阶段

在技能培养阶段,以技能为主线来设计项目,一个技能可以由一个或几个项目来训练。在这一阶段,知识间的联系被打破,知识被重组。在确定项目课程时,根据岗位产生了支撑该岗位的一系列技能。笔者对课程所培养的技能采用一系列的项目来进行训练。比如在图形图像制作课程中,部分技能及所采用的训练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技能训练项目

经过技能培养阶段的训练,学生巩固了知识学习阶段积累的知识,并通过一个个的技能项目,逐步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技能的提高。

三、岗位适应阶段

学生经过技能培养阶段后,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离真实岗位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在本文提出的“三段三线”式课程建设模式中,加入了岗位适应阶段。这一阶段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岗位而设立的。在本阶段,项目更加综合,涵盖了该课程培养的多项技能,是来自于企业的真实项目,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图3所示。

图3 岗位适应阶段项目

在岗位适应阶段,一门课可设2-3个企业真实项目,由于课程课时数的限制,这些项目可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教师要及时做好跟踪评价工作。在图形图像制作课程中,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开设了“旅游宣传册制作”“公益广告制作”等岗位项目。

四 运作成效

“三段三线”式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在借鉴项目课程优点的基础上,针对项目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按照学生认知的规律,分为3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来组织项目。目前,该模式在图形图像制作课程中运用,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既学到了系统的知识,又拥有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

[1] 赵晓雨,刘朝禄,刘灿国.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建设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12-13.

[2] 邵顺增.项目化教学之项目选择[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5):126.

[3] 雷正光,郭苏华.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23-25.

[4] 严兴朝,万旭成.高职高专教育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23):74.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岗位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莫愁(2019年36期)2019-11-13 20:26:16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18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海峡姐妹(2015年6期)2015-02-27 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