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恩, 王 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非洲粮食问题浅析
郭翠恩, 王 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贫困问题是非洲目前最突出的发展瓶颈,贫困的状况有多种表现,最基本的就是粮食问题,解决饥饿半饥饿人口的粮食问题是非洲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对非洲粮食问题的表现、原因作了一些分析,并对解决粮食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非洲;粮食问题;饥饿发生率
粮食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共同问题,尤其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上扬使一些依赖国际市场进口粮食的国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些国家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尤其非洲国家突出,非洲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落后的洲,粮食问题形势更为严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世界饥饿半饥饿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
非洲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有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世界粮食作物种类最多的大陆,除一般性粮食作物如玉米、高粱、小米、小麦、稻谷、大麦等作物外,还有特产如木薯、大蕉、椰枣、薯蓣、食用芭蕉等;非洲还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如此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却生活着众多的饥饿半饥饿人口,这种较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和非洲人们面临的严峻的粮食问题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首要任务是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阵地就在非洲。非洲的发展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从需要的层次来看,只有生存需要得到解决,才能有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因此,要实现非洲的发展必须解决非洲的饥饿和半饥饿人口的粮食问题。
饥饿发生率是衡量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指饥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世界饥饿人口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由表一可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饥饿发生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是饥饿半饥饿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在1990年到2003年期间,13年饥饿人口数量增加了940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期饥饿人口数量增加了433万人,发展中国家饥饿人口增加的比重以撒哈拉以南地区最多,占到增加人口数量的46%,即新增加的饥饿人口约一半是非洲人。
表1 萨哈拉以南非洲的饥饿人口数量及饥饿发生率的变化单位:百万,%
从世界范围看,粮食产量基本能满足世界人口最低限度的食物需求,2008年全球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为22.21亿t,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4.9%,2008年全球粮食消费量为21.51亿t。但是,萨哈拉以南非洲2008年的粮食产量约1.13亿t,而当年的粮食消费量约为1.31亿t,粮食一直以来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粮食危机长期较为严重。2008年世界总人口数67.5亿人,人均产量就达到约0.33t,即每天 0.90kg。非洲人均粮食消耗量仅0.43kg/天,东非一些老百姓每天只能吃到1到2餐,而且食物分量只有西方人的1/4到1/10,食物营养也低。
表2 萨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亿人
非洲有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如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热带面积占全洲95%以上,从温度角度来看,热量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非洲的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农作物种类最丰富的大洲,为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同时非洲有世界上著名的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等,这些长河大河为非洲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保证。但土壤条件较贫瘠,有机质缺乏,撒哈拉沙漠及南部的纳米布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就占到全洲面积的三分之一,在撒哈拉沙漠和热带雨林之间的地区——萨赫勒地区是降水量少且季节变化大的地区。这些地区地势较平坦,气候却属于干旱半干旱特征。降水量少且变率大,水分条件制约农业发展。尤其近几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也加剧了非洲的干旱,使缺水地区农业生产的形势更为紧迫。
世界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传统农业阶段,人们对自然环境依赖较强,对不利条件改造的少;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生产以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化肥化等为特点,对不利的自然条件等做到改进,因此,农业生产效率较高。
非洲的农业生产绝大部分地区处于传统农业社会阶段,非洲大多数农作物生产以分散的小农经营为主,生产技术落后,90%的农业生产仍然靠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农药、化肥、良种也未被广泛使用,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很低,目前仅有6%的种植面积有灌溉条件,低于世界18%的平均水平,其他94%的种植面积处于粗放经营气候旱涝不定的地区,而且使用的化肥数量也很低,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非洲每公顷可耕地仅使用23kg肥料,撒哈拉以南地区仅为9kg,而亚洲为151kg。在非洲,普遍实行土地休耕、轮作,土地使用三四年后往往因贫瘠而被遗弃,土地利用率低,非洲整体的农业发展水平尚处于农业发展阶段的低水平阶段。利用自然改造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有限,这是非洲粮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非洲是世界上殖民地统治开始比较早结束比较晚的地区,在殖民地经济时代,非洲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园,利比里亚、加纳、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经济完全依赖一两种热带经济作物,独立后,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换取外汇满足经济发展的资金,这些国家仍然重视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忽视粮食作物的生产。然而受国际市场原料替代品的影响,这些热带经济作物的价格呈下降的趋势,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并不能换回本国所需的粮食,一些国家的粮食自给率在20世纪60年代自给率曾达到80%,但现在却不足50%;粮食进口依赖日益严重。在发展战略的制定上,长期忽视农业,片面追求工矿业发展,企图以工业化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非统组织就建议将财政预算的1/5到1/4用于发展农业,但实际上很多国家仅将财政预算的1/10用于农业生产,有的国家甚至仅有1/20。农业投入不足,忽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潜在的生产力难以发挥,粮食问题日益严重。
非洲粮食问题的解决主要靠发展农业生产,单纯依靠国际援助或者通过发展优势的采矿业赚取外汇来弥补粮食的不足都是不安全的,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条件走重视农业生产的道路才是解决非洲粮食危机的根本。
非洲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洲,非洲的实际耕地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比例为2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7.2%和亚太地区61.4%,只有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才能很好地利用有利的农业资源,改造不利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粮食产量的增长。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农业投入,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适当的利用国际援助。
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地区,自然条件具有多样性,适合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如雨林地带适宜发展林业,沿海沿河地区适宜发展渔业,草原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而目前非洲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处于优先地位,因此,结合地区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重视粮食生产。
目前解决非洲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实现农业生产的水利化、机械化、化肥化和良种化,这些措施可以增加非洲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的单产,增加粮食的供应量,但这种生产方式是以消耗能源资源为动力的,非洲作为传统农业社会为主的地区,如果依赖能源的消耗来实现农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在其他地区引发的农业生态问题,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避免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公茂刚,王学真.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06)
[2]李淑芹,石金贵.全球粮食危机与非洲农业发展[J].世界农业,2008,(10)
An Analysis of African Food
Guo Cuien,Wang Ping
(Hebei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Chengde,Hebei 067000)
Poverty is the most prominent development bottleneck in Africa at present.The poverty conditions are various,and the basic problem is food.How to solve hungry and half hungry people's food problem is the primary task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of African food issue and reasons,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food problem.
Africa;food;hunger incidence
F307.11
A
1005-1554(2011)02-0118-03
2010-10-11
郭翠恩(1969-),女,河北定州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地理教育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