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永水,吴桂云,林宏岳
某部飞行员体质量指数和腰围及相关因素调查
纪永水,吴桂云,林宏岳
体质量指数;腰围;危险因素;飞行员
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是反映超重、肥胖和腹部脂肪蓄积的重要指标,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糖代谢紊乱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的高风险因素[1]。为了解飞行员超重、肥胖状况,以及其对飞行人员健康的影响,笔者对某部682例飞行员进行了BMI、WC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1 调查对象某部现役飞行员682名,均为男性;年龄22~55岁,平均(34.1±7.5)岁。其中,≤30岁326名,31~40岁169名,41~50岁179名,≥50岁8名。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1.2.1 询问调查与体格检查到飞行部队进行实地调查。内容:①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身体锻炼情况;②体格检查:用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测量空腹体质量、身高、WC、血压,计算BMI(BMI=kg/m2);WC的测量力法:让受试者直立,两脚分开30~40 cm,用没有弹性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髂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1周,在正常呼气末测量WC的长度。
1.2.2 生化指标检测调查对象检查前1 d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次日晨抽取空腹血,常规方法检测血脂、血糖、肝功、尿酸等。
1.3 超重和肥胖标准BMI值24为超重的界限,BMI值28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1]。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标准[2]。
2.1 682名飞行员体质量检测结果682名飞行员BMI检测范围20.4~33.6 kg/m2,BMI≥24 kg/m2358人,异常率为52.5%;其中BMI≥28 kg/m245人,肥胖率6.6%。不同年龄段飞行员BMI检测结果见表1。
2.2 682名飞行员腰围(WC)检测结果682名飞行员中WC≥85 cm 277名,异常率为41.6%。≤30岁组67名,异常率20.6%;31~40岁组91名,异常率53.8%;41~50岁组114名,异常率63.7%;≥51岁组5名,异常率62.5%。各组比较,31岁以上各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30岁组(P<0.001),31岁以上组间异常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3 BMI与WC相关性比较BMI≥24 kg/m2358名中277名WC≥85 cm,即BMI与WC均超标者占受调查人数的40.6%。BMI≥24 kg/m2358名中81名WC<85 cm(22.6%),其中≤30岁组41名(50.6%),31~40岁组18名(22.2%),41~50岁组21名(25.9%),≥51岁组1名。WC<85 cm的81名中,24≥BMI<25 kg/m251名(63%)。见表2。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BMI≥24 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质量正常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质量正常者的2~3倍。男性WC达到或超过85 cm者患高血压的危险约为WC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其患糖尿病的危险约为2.5倍[1]。因此,超重、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682名现役飞行员BMI、WC调查结果显示:①本组飞行员的超重率、肥胖率、WC异常率分别为52.5%、6.6%、40.6%,不同年龄组,超重率、肥胖率、WC异常率不同,有明显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②在BMI、WC超标飞行中,高血压病、MS及糖代谢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BMI、WC正常组,提示超重、肥胖的飞行员容易患高血压、MS及糖尿病,超重、肥胖已经影响到飞行员身体健康;③本组体质量超重者中,22.6%飞行员WC在正常范围内,即体质量增加,腰围没有超标,提示肌肉型BMI增加在飞行员中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单纯以BMI衡量飞行员体质量超重存在一定偏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年龄组BMI与WC符合率不同,≤30岁组为62%,41岁以上组则为84.4%,提示随年龄增加腹型肥胖逐渐增加。
军事飞行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力、脑力消耗大,必须要有充足热能供应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高空作战环境。因此长期以来,飞行员伙食标准、热量供应比较高。当热量摄入与体能消耗失去平衡的状态下容易造成体质量增加[3],这是导致体质量增加主要原因,尤其在年龄较长的飞行员中更为明显。现行的飞行人员体格鉴定条例对现役飞行员体质量、腰围缺乏严格限制,超标者不能得到及时矫正;飞行员本人对体质量增加的危害知晓率不高,不能主动接受医学干预,也是体质量超标重要原因。特殊的飞行环境对飞行员体质量也会产生影响[4]。
表1 不同年龄段BMI检测结果
表2 BMI与WC相关性
体质量控制,首先要提高飞行员对体质量增加的危害知晓率,自觉控制体质量;悉心指导科学膳食,提倡均衡营养,有利于控制体质量;将体质量列为现役飞行人员健康标准,严格控制体质量。【参考文献】
[1]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营养学报,2004,26(1):1-4.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0.
[3]胡鸿群,屠晓钢,乔凌.飞行人员膳食调查与身体质量指数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226-227.
[4]于青林,田亚平,郑红霞,等.飞行员体重指数变化与航空环境的相关性[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8):987.
[2010-09-12收稿,2010-10-17修回]
R181.39
B
250031山东济南,456医院(纪永水,吴桂云);250021山东济南,济空司令部门诊部(林宏岳)
2.4 BMI、WC与高血压、高血糖、MS的关系在BMI≥24 kg/m2358名中检出高血压42例,检出率11.7%;BMI正常组检出14例,检出率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39,P<0.001)。在WC≥85 cm 277名中检出高血压患者42例,检出率为15.2%,在WC正常组检出14例,检出率为3.5%,两组比较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χ2=29.91,P<0.001)。BMI≥24 kg/m2组检出MS34例,检出率9.5%;BMI正常组检出10例,检出率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08,P<0.001)。在WC≥85 cm 277名中检出MS43例,检出率为15.5%;WC正常者组MS检出率为0.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3.92,P<0.001)。在≤30岁组未能检出MS患者。682名中血糖>6.1 mmol/L 11例,11例中BMI<24 kg/m21例(χ2=6.61,P<0.05)。
[本文编辑:李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