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办学特色培育机制构建及其内涵探析——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2011-01-05 03:09陶永建方晓明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培育

陶永建,方晓明

(浙江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浙江杭州310023)

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培育问题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这一问题的提出符合高等学校办学的客观规律,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大众化过程中的迫切要求,是社会需求日益丰富多样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2010年上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章节中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唯有强化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如果说老牌大学的特色更多地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话,那么,应用型本科院校则需遵循特色形成规律,增强对特色培育的主动性,加强特色培育的规划和实施工作。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培育工作中存在着重外表轻内涵、重点面轻系统、重应景轻持续、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除观念和认识不到位外,主要在于对办学特色的培育活动缺乏从机制层面和视角的考虑,导致培育工作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和持续性。

一、哲学视角中的高校办学特色形成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处于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之中,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存在和发展的。矛盾的普遍性是过程的根源。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矛盾运动的过程。办学过程中的矛盾有许多,但主要矛盾只有一对,即办学主体“理想发展目标”和“现实发展状态”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学校特色培育过程的始终。正是这对根本矛盾的同一和斗争的交替,推动了办学主体的办学思想、经济社会的利益需求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的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校特色的形成。高校办学特色形成是一个由孕育到成形、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过程,可以将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特质:孕育阶段。特色不是凭空产生的,最初都需要有一粒“种子”或一个“胚芽”。这样的种子或胚芽,就是孕育着学校特色的“特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自我发展总是潜在地包含着多种可能途径和趋向,或者说有一些“种子”或“胚芽”。这些“种子”或“胚芽”在事物内外矛盾的作用下不断分化。而在分化中那些较能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并能保持某种协调关系的“种子”或“胚芽”逐步占据优势地位,提供了特色形成的可能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办学传统、办学理念、校长和教师素质、生源质量、教学条件等方面,总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方面,即总会有一些特质。这就为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一些特色“种子”或“胚芽”之间展开竞争最终成为“特色胚”提供了可能。

第二,特点:过渡阶段。特点是特质的发展,是特色的初始,但还不是特色本身。特点突出的是“点”,是相对独立的某一点。如果说处于孕育阶段的特质带有一定的隐蔽性,那么,它在形成某种特点之后,就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开始显现了。特点是从特质发展成特色的过渡,既是特质从隐到显的飞跃,又为特色的形成进行量的准备,酝酿新的突破。

第三,特色:成熟阶段。某一特点扩展到办学的各个过程和各项要素中,并得到巩固和完善,就形成了学校特色。与特点的“点”不同,特色的“色”具有整体性、弥散性,标志着一种新的平衡的建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机制由若干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具有不同的层次,即各成体系,又按一定的方式结合为一个整体。组成机制的各要素及组合方式,决定着机制的功能。机制中各构成要素功能的发挥,是在整个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与其它要素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机制既不是单纯涉及对象的构造,也非仅仅涉及对象的工作和运行,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结构与运行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从中体现的规律。

图1 高校办学特色培育机制模型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个具体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过程,是由多种因素的矛盾运动推动的,主要可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两类。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如前所述,从内因方面看,有的特质像干瘪的种子,先天性潜能很小,对全局工作影响的力度有限,难以形成气候;而有的特质则像饱满的种子,潜能十分丰富,能对全局工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特质就容易成为特点并发展成为特色。其次,从外因看,特点能否发展成特色,还决定于是否具有合适的外部条件,使“种子”能享受阳光雨露,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大树”。因此,高校特色培育机制的结构,包含两个彼此关联的子机制,一个产生于院校内部,由自主意识和已有的观念及办学水平支配的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调控等工作方式构成的内部机制;另一个是由外在条件和环境构成,对院校特色培育产生激发、引导、促进、保障等作用方式的外部机制。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笔者认为,其共同构成院校特色培育的机制体系。见图1。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培育的内部机制

特色培育的内部机制,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而言的,是指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产生、影响特色培育的因素及其运行系统,即应用型本科院校围绕特色培育对目标理性设计并加以实施的过程。笔者认为包括来自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特色培育动力,特色选择与内化,培育过程中的自我调控等内部系统和运行方式,反映了特色培育过程的各种内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内部机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培育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从学校内部来阐述特色培育的各个子机制,主要包括内在动力机制、选择内化机制、内在调控机制,其相互关系如图2。

(一)动力机制

动力,原本是指使机械运动的作用力,后来用以比喻推动事物前进运动的力量。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动力机制是特色培育机制的基础。

1.传递并转化市场竞争压力。西方大学特色培育的动力,是在与社会需求的互动中形成的。“大学办学特色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大学办学特色的价值必须取决于其对科学发展、最终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实际贡献的大小。离开这一衡量标准谈大学办学特色,是没有价值的”①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第一小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7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对着“市场”的选择和竞争。有来自社会公众认知评价的外部压力,来自人才需求方的压力,来自国内各类学校的竞争压力,来自国外留学市场的竞争压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先天条件的不足,面临生存危机与发展困境。因此,该类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需求,在办学的某些方面开拓创新,努力创建办学特色,提高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的不可替代性,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比如,可以在重点大学办学的“薄弱方向”异军突起,特别是可以在重点大学无法周到地为地方或者部门、行业培养急需人才的领域施展本领。

图2 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培育内部机制要素及关系

2.激发师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培育的动力,归根结底,在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内在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欲望的激发和调动。要办出特色,从根本上说,要靠学校中的三类群体,即治理者、教师、学生。具体来说,上述三类人员在办学特色培育中居于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而办学特色的培育,可以让三者在目标上得以统一,在行动上得以协调。具体发挥作用的途径如下:

第一,发挥治理者的主导性作用。这里重点是指校长,可以这样认为,办学特色是校长个性特征的外显,它不仅体现着校长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体现着校长自身的工作威望和行为风格。诚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2]。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长,其可以说是学校中最能强烈感受到学校办学条件薄弱、外部竞争激烈的个体。

第二,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教师是已有特色的传承者,特色目标的实践者。办学特色其实也就是不同特色教师的个性、兴趣、知识、气质、品德的结晶。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其施教的学生往往基础知识并不十分扎实,学校提供的教学科研条件往往无法和重点大学相比。因此,他们内心也常常有着很多困惑和矛盾,比如学科型人才培养的思维和学生知识素质的矛盾,从事学科性研究的意愿和无法获得该方面科研条件和课题的矛盾,自身知识能力结构和学校对其的知识能力结构的矛盾等。因此,他们有着参与学校特色培育的强烈动机。

第三,发挥学生的基础性作用。学生是一所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毕业生则是学校主要的“产品”。衡量一所高校是否有特色,主要或者最终是要看培养的人才是否有特色。因此,学生既是学校特色的主要体现者,也是办学特色的重要参与者。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包括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3]。个体智力的差异,不在于有没有某种智力,而主要在于不同智力因素在不同个体中组合的方式与比例差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往往兴趣广泛、头脑灵活、实践能力强、个性比较突出。只要特色培育目标符合他们的成才需求和智力特点,他们同样有着强劲的动力。

(二)选择内化机制

对于高校的办学特色,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细分。笔者认为,从高校三大职能角度来考量,即人才培养的特色、科学研究的特色、社会服务的特色,是特色的主要方面。因此,特色可以理解为将特色建设目标内化到三大职能实践而形成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选择内化机制,可以分为分析选择机制和内化机制。

1.分析选择机制

办学特色培育的首要工作是选择特色方向和建设目标,这需要学校专门研究分析校内外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办学历史、传统和优势,以及社会需求,研究兄弟高校特别是同类高校特色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从共性和个性差异中选择本校的特色建设目标,力求扬长避短,集中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推出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科技和服务。一是从办学历史、传统和办学条件方面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多数院校升格之前为高职高专,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传统,办学条件往往一般。因此,特色培育目标分析选择要注重错位竞争,寻找合理的生态位,发挥自己的“应用型”传统和长处,正视办学条件总体比较薄弱的不足,求真务实地选择特色建设目标。二是从举办者方面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由地方政府举办,或者是省级政府举办,或者是省市共建。因此,特色培育目标选择要强化“地方性”和“应用型”,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是从人才的社会需求看。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呼唤大量专业对口、规格对路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因此,特色培育目标选择要结合生源、社会需求特点,强化“应用型”特色的培育。

2.内化机制

选择了办学特色培育的方向后,要通过规划编制、制度制订、计划制订、文化建设等将特色建设目标渗透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定位、专业、学科、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内部管理等办学要素中,内化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方面的职能中去。一是要制订专门的特色培育规划;二是在学校制订综合性发展规划或者单项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特色培育目标的指引,将特色培育目标的任务和思想落实到各项规划内容中去;三是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建设也要统筹考虑特色培育工作。

内化机制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办出特色,必须以凝炼办学理念为基础,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想、职能使命、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学校文化等重大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并形成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办学思想体系。其次,强化应用型办学定位。科学定位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基础。类型定位方面,应立足应用型本科层面,谋划技术教育特色;层次定位方面,应安于应用型本科层面(属于5A2),按行业分设专业,面向一线实际工作,为学生就业做准备;人才定位方面,应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办学核心价值和终极追求;服务定位方面,应立足地方,依托行业,服务区域,围绕所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地方牌和行业牌。再次,突出学科建设的应用性。学科建设是特色形成的龙头。在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上,要注重一体化建设,既强调有成熟的学科和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为支撑,更要求有稳定的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为基石,侧重以专业背景和行业背景分析为基础,针对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具有职业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专业结构群,并以此整合师资力量。第四,强化师资队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特色形成的关键。从目前和长远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瓶颈,是缺乏适应办学需要的优秀教师和工程师,特别是具有工程经历或背景的教师。应通过增量吸引机制和存量优化机制,着力实施“双师”素质建设。第五,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是特色形成的根本。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打造有别于学术型大学的特色品牌,必须以学研产结合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在目标定位的适应性上,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在功能定位的互补性上,主要整合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和资源优势,实现间接教育环境与直接生产环境的融合;在模式定位的延展性上,主要为构建产学合作、模块化教学、订单培养等多种实践模式。

(三)内在调控机制

特色培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做到实施计划和调整计划的统一,理念与实践的统一,整体提升与突出优势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需要检查评估(与建设目标的吻合度),调节修正(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形成并完善特色定位的科学决策、分层细化和评价调适机制。

首先,要做到坚定实施和灵活调整的统一。办学特色建设目标确立后,必须加以大力实施和发展,创造条件加以保障。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实施过程也就是检验特色建设目标是否科学的过程,若发现不是很妥当,便需要适当地修正;还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特色培育目标做适当的完善。其次,要做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办学特色培育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的过程。可选择从一个或若干个方面进行重点培育,其它方面兼顾,等培育到一定阶段,再围绕特色建设目标,对其他特色培育点加以重点突破,即采用“逐点点亮”的方式实现整体特色的凸显。再次,要做到中观引导与微观指导的统一。办学特色的培育,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运动和自上而下运动的集合体。为此,设立特色建设目标后,既需要以学校的层面制定包含着特色培育目标的各项规划、计划、政策,同时,也需要鼓励和提倡在学校设定的特色培育目标的框架指导下,培育出与局部结合良好、富有个性的子特色。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培育的外部机制

外部机制指学校外部环境、因素构成的对特色培育产生激发、引导、促进、保障等作用方式的系统。伯顿·克拉克认为,“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4],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除了高等学校自身内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以诱导进行演化。随着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从法律层面上讲是独立法人,逐步获得了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办学主体意识日益觉醒,这将大大增强我国高校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的动力。

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培育的外部机制,包括引导激发机制、促进保障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引导、促进和保证特色培育活动的开展。

(一)引导激发机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以外因为依据。政府要将高校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法则来引导激发应用型本科院校培育和强化特色,以此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第一,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市场的对接。增进高校与市场对接主要包括以下若干方面。在专业设置上,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开展专业设置与调整。在人才培养上,积极引导和支持其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应用为主导,以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根本,以学产研合作教育为主要培养模式,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引导建立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评价机制;在教师职称的评聘上,不以学术论文为主要评价标准,而是把应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作为主要考核指标;鼓励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进修。在科学研究上,改革现行单一的大学科研评价机制与标准,把应用型科研的发明专利、知识产权、技术转化成果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指标。在学产研合作上,鼓励和支持相关行业、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学产研合作战略联盟;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将科研成果进行市场推广转化工作。

第二,建立分类评价和资源配置方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类型更加多样化,学生群体也更富个性化、多元化。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同质性的学术化人才评价和院校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要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分类评价”的原则,根据办学目标和任务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包括教师岗位、学生发展和教育资源配置评价。另外,根据国内外高校的经验,特别是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条件投入高于学术型人才的情况,要建立分类投入政策,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办学所需成本的差异,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倾斜。

第三,遴选和培育若干所样板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政府在研究型大学中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在高职院校中实施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但是对处于中间地带、承担着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主要任务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却缺乏足够的引导、鼓励性政策。政府可以选择若干所具有较好基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试点高校,探索经验,树立典型,引领同类高校,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真正发挥其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上半年,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经审核,批准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其中有浙江科技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这必将对同类高校产生良好的激励和示范作用。

(二)促进保障机制

首先,真正落实其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是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身独特风格和优势的必要条件。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但真正使学校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等教育大众化,既为政府部门改变对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提供了契机,也对政府部门提出了更加迫切的改变高校管理体制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政策研究,通过规划、法律、经济、评估、信息服务等手段,科学规划高校的区域布局和层次结构,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分析预测和宏观管理,增强其与市场对接的权限和能力,使其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营造高校间公平竞争的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大学在相互竞争中依凭她所拥有的自主权所作出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行为过程和结果。如果没有大学之间公平竞争的机制,就会失去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政府总体上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合理规划高校层次、类型、区域、结构的布局。但同时,基于市场信息变化迅速,政府不可能做市场信息的全知全觉者,而应更多地运用竞争法则,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而现实中这方面的障碍还不少,如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及其教师在项目申报、评优评奖等方面常常承受着比较严重的“身份歧视”。

再次,促进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作。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主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企业要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提供支持。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关键措施是安排一学年时间用于学生实习,若没有企业在学生实习方面的深度支持,是不可能实现培养目标的。因此,政府要创造条件促进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合作。这也是德国、日本、英国应用型高校发展的规律和经验。因此,政府可借鉴英国、德国等政府做法,制定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相关政策,促进校企合作培养,实施实习岗位制度化。还可借鉴对企业科研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推进校企合作教育。

[1]孙孔懿.学校特色形成的过程与模式[J].教育导刊,1997,(3):18-19.

[2]陶行知.陶行知选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06.

[3]钱国英,等.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1.

[4]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13.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培育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