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加快城镇化与应对农村人力资本溢出问题研究

2011-01-01 00:00:00张艳华孙长学
经济师 2011年1期


  摘 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乡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时期。文章概述了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变动趋势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主要特点,进而分析研究当前农村人力资本外溢效应问题,并就积极应对这一问题,以加快农村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人力资本 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58-03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乡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时期。按照中央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精神,我国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各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步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未来五年的城镇化水平将有一个较快提升。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将有大量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而优先转移到城镇的主要是举家迁移、在城镇有固定职业的常住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继续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和结构将进一步削弱,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隐忧,甚至进一步固化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因此,在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同时,要加强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公共投入,在改善农村就业环境的同时,预见性地缩小由于人力资本外溢造成的城乡差距。
  一、“十二五”时期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
  1.“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变动趋势。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城市化率处于高速发展期。根据塞穆尔·H·霍雷斯顿(Samuel H.Preston)对1950年~1970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包括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考察,发现其比例关系大约是1:2,即工业劳动力占全体劳动力的比例每增长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增长2%。以此为参照,在2000年,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就应该上升到56.4%,但到现在我国城市人口依然没有达到这个比重,我国改革开放前20年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户籍制度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形成了很强的张力,促进城市化率快速提高。1995年我国城镇化率为29.04%,2000年城镇化率为36.2%,年均增长率为4.5%。2009年城镇化率为46.6%。从城市的集中程度来看,我国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数目1949年为12个,1980年为45个,1989年为58个,1994年为74个,而到了2002年则骤增至450个。我国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数目,1978年为13个,1993年为32个,2002年为171个,2005年为181个。
  世界银行在1995年对城市化率的比较分析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一般为75%,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为60%,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为28%。2003年、2006年和2008年,我国人均GDP先后跨过1000美元、2000美元和3000美元,200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到今年“十一五”规划期结束,我国人均GDP将会接近或超过4000美元,在“十二五”时期还将超过5000美元,成为中高收入国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是必然趋势。按时间序列预测,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3%左右。国家信息中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城市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上将呈现出逐步小幅加速增长的态势,到2015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3.5%左右,“十二五”时期,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左右。
  2.“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及主要特点。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表明:“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年转移900万人,其中以农民工形式的年转移600万~650万人。《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同样预测,“十二五”期间,通过农民工形式每年新增转移也大约在600万~650万人。以上两种方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析主要基于增量转移,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不容忽视,即已经转移城镇就业的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因为,我国现有城市化率的统计口径包括了1.45亿左右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有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等同的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待遇的农民工,也包括约1.4亿在镇区生活但从事务农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些并没有真正转变身份的人口约占城镇总人口的一半。若将这部份人也都转为城镇居民,则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还将增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预测,我国农村还有1亿6千万剩余人口需要转移,而其中约1亿2千多万在城镇流动就业。若“十二五”时期将在城镇有固定职业的人全部纳入城镇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则年均约2500万人。
  “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城镇工资率等因素紧密相关,在转移形式、地域分布等方面呈现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一是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减少,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以中西部地区40岁以上、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劳动力为主,转移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农民工就业吸纳能力总体加强的同时,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十二五”期间,受我国内需市场的加速扩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城镇化发展形成的新动力以及比较优势的区域转移等因素的支撑,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望保持8%~9%以上,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将会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有望进一步提高,将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就业机会。同时,对农民工素质、劳动力培训和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民工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三是农民工就地就近向中小城市转移面临新机会。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施,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都将强化中小城市的产业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创造条件。四是举家迁移人口不断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加快转移。农民工对子女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更加关注,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更加追求城市生活,农民工家庭在流入地居住长期化趋势明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2009年外出农民工中,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占全部外出就业农民工的20.4%。“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举家迁移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
  二、当前农村人力资本外溢效应分析
  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是指附着于人力资源上的知识、文化、技能等人力资本积累量,在趋利动机驱使下,随着人的流动产生的对流出地在人力资本投资回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人力资源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造成流出地人力资本的外溢。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农村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表现为显著的外溢效应。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对农村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国家长期对农村公共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没有留在农村,削弱农村内生发展能力的积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主要表现为,在长期城乡二元经济制度下,农民要想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贫困落后的生活面貌,跳出农门,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只有通过求学接受高等教育一条路。因此,农村孩子一旦有机会上大学,离开农村,即便在城市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考虑到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他们也很少愿意返回农村建设自己的家乡,农村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没有形成对农村应有的回报。
  2.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对缩小城乡差距产生极为不利影响。优先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程度较高,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儿童和无技能的人。2008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4%,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仅占4.3%,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重高达84.2%。相关调查表明: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中,93.8%的人把城市作为首选的工作地点,不足7%的人首选愿意回到县城、城镇或农村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阻碍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吸纳新技术的能力弱,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内生发展能力相对衰退。
  
  3.大大加剧农村社会的凋蔽,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弃田外出务工,在农村就形成了大量妇女、儿童、老人留守的独特现象,以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显现。留守老人无人照料,以往乡村那种和睦、友邻、尊老抚幼的社会伦理基础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传统宗法约束力日益下降,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甚至家庭教育出现缺失,对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许多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已经比较严重。
  4.农村公共事业缺乏人力去组织和实施,村民自治组织受到挑战。农村集体建设缺失劳动力,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渠道泥沙淤积严重。尽管农民深知水利灌溉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但苦于村里缺乏壮劳力而无法得到修缮。乡村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分化越演越烈,乡村也没有作为共同体存在的社区基础,乡村农户之间的协作也越来越困难。
  5.农村社会管理和基层党的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农民的政治参与度下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后继乏人,村级党组织成员工资收入减少,待遇降低,缺乏工作积极性。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能力不足,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政府治理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积极应对农村人力资本溢出、加快农村发展的政策建议
  要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原则,积极解决农村人力资本外溢产生的不利影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使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仪器设备、图书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保障农村人人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相应减少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合理调整城乡教育布局,在城乡教育适度规模集中的同时,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实现教育分散到集中的合理过度,保障留守儿童得到高质量的教育。扩大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覆盖范围和补助标准,逐步实现全覆盖。
  2.以实施农村免费中职教育为手段,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把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农村人力的最现实途径。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就业的园艺、农技、农业、林业、生态等职业教育,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基金,促进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适应新农村变化,培育新型农民。建立农村中职教育和现代农业示范区间的校企互助合作关系。办好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把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基地。
  3.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政府投入,增强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能力。适应城镇化发展、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趋势,增加对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提高标准,并将其纳入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管理和建设。当前,随着城乡居民对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下转第62页)(上接第59页)等社会资源的追求,要重视社会事业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绝不能让社会事业成为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的阻碍。
  4.建立引导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健全帮扶制度。一方面减少农民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费用支出;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的引导建立起农民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逐步减轻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使农村发展建立在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之上。同时,做好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帮扶工作。建立以城带乡、对口协作的人力资本交流机制,继续完善大学生村官配套制度,建立常态化的城镇教师、医生、科技工作者的对口支援、帮扶、交流和轮岗等机制。破除城乡人力资本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5.增强农村内生发展能力,防止农村人力资本过度外溢。农村人力资本外溢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但目前一些地区农村人力资本过度外溢,已严重影响到农业技术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当前,要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契机,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公司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通过专业化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此提高农村产业本身对农村人力资本的需求,促进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转产转业。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可以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农村新经济组织。主要途径是推进“三大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制、社区股份合作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经济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内生发展能力及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注:本文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一个人力资本的视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YB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勇等.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外国理论动态,1998(12)
  2.霍丽.城乡二元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研究.北京: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