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认真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等一系列崭新发展理念和重大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国家、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发展问题上重大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创造。刘思华教授在不久前召开的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五届论坛的大会发言中论述了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问题。本刊将刘思华教授的发言整理后,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记者: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涵。它必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和文明理论由原来局限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的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呢?请您给我们谈谈好吗?
刘思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而且是对生态自然发展的经验的深刻总结与高度概括。这是科学发展观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根本含义。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以生态为本。在此,广义的“生态”,既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双重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和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有机统一观。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的内在统一。因为,21世纪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纪,无论是全面发展,还是协调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都是与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不可须臾分离的发展,离开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发展即绿色发展就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言。当然,也就没有科学发展可言。由此,我们必然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发展属性和特征。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它的理论内涵,不仅涵盖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而且涵盖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思想观念。如果说,生态文明与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涵,那么完全可以说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用之义与重要内涵。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也是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绿色经济的实质是经济生态和谐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生态和谐协调发展。正是从“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生态和谐协调发展意义上说,生态和谐协调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和谐协调发展的根本基础。它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现实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哲学层面上,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经济学层面上,是生态自然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观有机统一的绿色经济发展观:在社会学层面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观。
记者: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那么,发展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尺度又是什么呢?尤其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实践选择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尺度是什么呢?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解决的首要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刘教授,您能谈谈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尺度吗?
刘思华:当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和发展绿色经济,是人性化和生态化的崭新的现代文明、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既要保证满足全体人民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利益;又要保证非人类生命物种的生存健康与安全发展的需要和利益。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实践选择的两重终极目的和价值尺度,这是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为导向的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归宿。因此,我们重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寻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人与人的发展问题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两者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确立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于是,我们把人和自然都是发展的终极目的的双重价值取向理论,运用到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中来,不仅是经济智慧的升华,而且是生态智慧的升华;不仅是生存智慧的升华,而且是发展智慧的升华,必将引起包括新兴、交叉科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尤其会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带来革命性变革。
总而言之,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就是努力探索一个当今农业、工业、生态文明并存的“三元文明结构“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超越发展,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国、生态文明富国,在发展中国家率先把十几亿人口带进生态社会或绿色社会,即是生态(绿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是在21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高层次含义。
记者: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都必须也应当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形成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和经济和谐一体化的绿色形态。请问,为什么说绿色经济既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又是和谐社会的最佳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呢?
刘思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内在统一的全新的文明形态。21世纪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纪。这个新世纪的社会形态的主导形态是生态文明或绿色文明,它们也是和谐社会的主导社会形态,这个新世纪的经济形态的主导形态是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它们在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也是和谐社会的主导经济形态。首先,从绿色经济本质属性来看,我曾作过这样的概括:绿色经济是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概括。它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这就确认了绿色经济的生态经济属性,揭示了它的可持续经济的本质内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经济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形态,是生态经济形态的现实象征与生动概括。其次,从现时代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绿色经济正在朝着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继农业文明的农业经济、工业文明的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之后的崭新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并且现实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再次,从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演变的客观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后工业文明形态,绿色经济是一种后工业经济形态,而包括信息经济在内的知识经济,既是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突出表现,又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后工业经济,是从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向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转型的经济形态,必然充当了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黑色经济和绿色经济的中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绿色经济重新界定为: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有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和谐社会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必然也应当是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铸造绿色经济形态,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经济属性和可持续经济特征的最充分体现。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与生态经济本质的最充分表达。因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经济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当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尤其是对于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是自然生态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正是自然生态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才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本质集中体现在人、社会、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生态经济可持续本质的社会。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工业文明社会的人与自然相分裂、个人与社会相脱离、自然与社会互损而付出双重代价的基本特征的否定,是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双盛、个人与社会双强、社会与自然双赢,达到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至高境界,最终创造一个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真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旨。再次,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只能是也应该是符合建设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绿色经济;只有发展绿色经济,才能建设生态和谐与经济和谐相统一的和谐经济。从自然生态意义上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从社会经济意义上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因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趋势;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更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文明进步的势不可挡的大趋势。
记者: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施生态主导型的发展战略,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同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刘教授,请您谈谈实施生态主导型发展战略的要点好吗?
刘思华:我认为实施生态主导型发展战略的要点是:(1)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形态,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四大和谐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生态文明的这种总体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与根本目标,将成为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旋律和大趋势。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含着“四大和谐协调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旨,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完全一致,这种一致要求实施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2)从我国实践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些小地区,大力提倡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市(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使一些城市、地区在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不仅在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而且超越工业文明,正在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方面前进,这实质上体现了“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战略。(3)当然从当今我国的总体上看,生态危机还在加深,它在本质上不仅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危机,而且是中国人民的生存危机,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的危机,真正缓解和克服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现代化的基本战略,实施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4)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须把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四大和谐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根本目标和运作航标,就必须要求实施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体生态一体化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它在本质上是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这种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应当视为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用绿色崛起带动和平崛起,走绿色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实施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在经济领域内,就是实施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战略。这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重大战略。
记者:刘教授,您上面谈到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即可称之为生态社会或绿色社会。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随着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过程和自然界的生态过程已经完全相互交织与相互融而浑为一体。当今维系人类生命和非生命形式的这个濒临失衡的球体上,客观存在的只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当今社会主义也是这样的有机整体,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共荣的社会有机整体发展形态。您能再进一步谈谈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吗?
刘思华: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在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首先,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生态文明之说,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必须是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共荣、生态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华文明建设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和谐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形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旨,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理论的生动体现。
其次,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经济同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经济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后者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分裂、社会与自然相互损的基础上;前者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因此,绿色经济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是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现代经济,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和社会经济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可持续性的和谐经济。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生态环境等社会各个领域,各种要素及各个关系之间互相协调、相互融合的和谐发展状态。我曾把这种发展状态概括为: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自身关系和谐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人们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发展,并最终达到自身关系和谐发展,实现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
由上可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建设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相统一的现代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发展生态效率、经济效率、社会效率相统一的现代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生态公平、经济公平、社会公平相统一的现代社会。这样的现代文明形态和经济社会状态,就标志现代中国跨入了生态文明社会。
记者: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长期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进程中,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制度基础和体制环境呢?(下转第10页)(上接第7页)
刘思华: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基础和体制环境。这是中国经济体制的第二次革命,即经济体制的生态革命。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之所以呈现逆向运动,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初步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能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巢臼,仍然保留着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基本特征,甚至可以说,还是一个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体制,它实质上是建设工业文明的经济体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沿着工业文明发展“体制化”的方向前行。所以,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克服工业文明发展那种牺牲生态环境的制度与机制,显得勉为其难和无能为力。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各国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基本上是以人与自然、生态经济相分裂与对立为特征的,使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真理。在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坚持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使我国物的世界大大发展,初步实现由贫穷向富裕的根本转变。但是,初步建立起的现代市场体制没有克服当今世界各国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这就是没有超越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相分裂与对立的根本特征,仍然是一种生态外生的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的一个根本方面。它还存在着排斥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生态要素,以及市场主体的厂商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发展的尖锐矛盾;从而经济运行不能反映生态学真理,在创造物质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富裕的同时,消灭了生态生产力,使我国生态资本有效供给不足、生态贫困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正反两方面事实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同国家宏观调控与政府监督对经济社会的主导性调控作用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内在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现代经济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素与内在机制,就能表现出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制度优势,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体制即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一个根本方向。
因此,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生态内生经济体制,这就是以生态可持续性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推进生态掠夺型的工业文明经济体制向生态发展型的生态文明经济体制转变。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能反映经济学的真理,又能反映生态学真理,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发展绿色经济“体制化”的正确方向和重大任务,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方向与重大任务。
早在10多年前,我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一书中批判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与主要弊端,就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本身,应当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根本转变。这种体制的要义应是基于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的生态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的生态内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现行的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超越与理论超越。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都内在要求现行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克服自身的根本缺陷,使之具有生态向度和人文向度及其统一性,真正建立起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生态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在理论上,尤其在实践上,都是21世纪中国改革与主展的方向。
记者:刘教授,您的谈话使我们对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明确的认识,真是受益非浅。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建成绿色经济强国、生态文明富国、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谢谢您!
(责编: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