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3/UfngwhJTJS56nhQx8D6pTp.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3/H4GqxbnMHG75GTDYRwmCXq.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3/EovLaMUdC75gJRSoNyM6xM.webp)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上个世纪30年代,一首《大刀进行曲》诞生在抗日的烽火硝烟中,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这首歌曾经风靡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响了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70多年来,它激越澎湃的旋律穿越了历史时空,仍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回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曾经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抗日歌曲,就是以国民革命军29军大刀队的事迹创作改编的。当年,是29军这支富有传奇色彩的部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他们生活战斗的足迹曾经遍及河北的大片土地,部队官兵在长城喜峰口战役、卢沟桥保卫战中抵御外辱、浴血奋战深深影响、点燃了整整一代人的抗日激情……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档案,就是当年国民革命军第29军留存的珍贵历史记录——《29军官兵新决心》,它真实记载了这支部队从1932年至1936年期间形成的行动口号和军纪军规。
档案有关人物简介
军长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山东乐陵人。祖辈本是书香门第,世代为官,后家道中落。幼年时宋哲元就接受了儒家思想教育,7岁随舅父沈兰芬读书,熟读《四书》,《五经》,仰慕古代圣贤,同情下层百姓。13岁时从军,后加入冯玉祥部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22年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25混成旅旅长,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称赞他“勇猛沉着、忠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1924年10月冯部改编为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1925年秋任热河都统。1927年5月,冯玉祥率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西北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宋哲元任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同年11月兼任陕西省主席。1930年,率部参加中原大战,中原大战使西北军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场内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让宋哲元等西北军将领深有感触,29军建军伊始,宋哲元就明确提出“不参加内战,枪口对外”的口号。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1935年11月26日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宋以29军军长兼任委员长。1937年七七事变时,宋哲元率领部队奋起抗战。1940年4月在四川绵阳病故,享年55岁。
副军长佟鳞阁(1892——1937)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高阳县边家坞人。少年入私墪,就读于舅父胡光先生门下,读经学史。1912年冯玉祥在河北景县募兵,佟麟阁应召,开始军人生涯。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队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35军军长、暂编第11师师长等职。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复作出了贡献。193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驻守平津一带。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南京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二级上将。1946年,北平市政府将南沟沿改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唐元村人。自小就受儒家教育,他从进私塾读书,以致后来上的临清高等小学堂学的是四书五经,忠、孝、仁、义从小便在张自忠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次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1914年,他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队,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第59军军长等,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部南下抗战,任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1940年5月1日,在枣宜战役中英勇殉国。牺牲后被南京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
档案形成的背景介绍
说起国民革命军第29军的形成,应该追溯到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早年冯玉祥的起家部队是北洋第16混成旅,后来发展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这支部队长期驻扎在贫困的西北地区,武器装备简陋,士兵大多比较淳朴,训练刻苦,惯于征战。当年的西北军曾把“救国家爱人民”六个字醒目地写在臂章上,作为部队官兵恪守的信条,这一爱国爱民的传统也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29军。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阎锡山倒蒋失败后,名噪一时的西北军也随之瓦解。吉鸿昌、孙连仲等部相继投靠蒋介石,庞炳勋、孙殿英等部脱离了西北军,西北军余部约4万人在宋哲元、张自忠、冯治安、孙良诚、张维藩等人的带领下,退入山西南部。1931年1月,国民政府授命张学良将这支部队收编,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宋哲元任军长,秦德纯、刘汝明任副军长,下辖冯治安任师长的第37师,张自忠任师长的第38师,全军编制约22000人。同年6月,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
创建初期的29军由于缺少军费来源,官兵在军械、给养、薪饷上都无法与中央军同日而语。装备极其简陋,特别是武器装备一直得不到有效补充,重武器极少,枪械多为土造,多数破旧不堪。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补充武器弹药的不足,宋哲元雇佣京津巧匠铸铁,打造了一批大刀,发给官兵使用,还特意聘请武术高手,设计了一套适合对付敌人刺刀的刀术,让部队勤加练习,从此,大刀就成为29军的重要武器之一。每天清晨,各连队都把士兵拉到外面练战术、拳术和刀术,从军官到士兵舞起大刀来各有高招,令人望而生畏。经过艰苦训练,这支部队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战斗力。
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就此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事变第3天,宋哲元即率29军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哲元等分属军人,责在保国。谨率所部枕戈待命,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奋斗牺牲,誓雪国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镇压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准备随时向关内进犯。在日本入侵、民族危机深重的形势下,军长宋哲元提出了“枪口不对内”和“中国人不杀中国人”的口号。士兵在吃饭前,要唱《吃饭歌》:“这些饮食,人民供给;我们应该,为民努力。日本军阀,国民之敌;为国为民,我辈天职。”29军还沿用了西北军举行国耻纪念的办法,编有《国耻歌》,令部队演唱。每逢国耻日,二十九军全体官兵都吃印有“勿忘国耻”4个字的馒头或禁食一天,提醒官兵们勿忘国家的灾难和中国军人的责任。同时,部队经常举行国耻演讲,揭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罪行。
1932年8月,在张学良的大力推荐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任命宋哲元为察哈尔省主席,29军也从晋南移防察哈尔,从此,总算有了名正言顺的正式防区。29军驻防察哈尔不到半年,长城抗战爆发。1933年元旦,日军在山海关制造事端,2月9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和侵华日军发布了侵略热河的军事命令和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