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式作为信息网络,可以帮助人们重构將要记忆的内容。在不同的篇章模式下,读者头脑中被激活或重构的结构图式可以作为一种框架指导填充语篇中的相关信息,从而有助于记忆相关的词块。
[关键词]词块;认知图式;语篇;篇章模式;记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3 — 0123 — 02
词块在心理词库中通常以整体储存或提取,从而减轻了语言处理和产出的负担,对词块的注重和学习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语言使用的地道性,准确性和流利性。自然话语中的90%是由那些半固定的语块结构来实现的。(杨玉晨,1999)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词汇知识深度的重要性,并阐述了词块习得及教学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记住英语中大量纷繁的词块,仍在进一步探讨之中。本文试图將词块习得置于语篇之中,在充分的语境下,运用认知图式对不同篇章模式中的词块进行记忆。
一、图式理论
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而將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赵艳芳,2001)安德森,皮尔逊和巴特利特將图式用于追忆故事并得出结论:记忆不是复制,而是根据大脑中已有的图式重构將要记忆的内容。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过程是在图式指导下进行的。当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已形成的各种图式与足够的信息相互作用时,相应的图式即被激活。安德森(1983)认为,在阅读理解中,图式便于选择、注意和记忆重要信息;使读者便于记忆和回忆。
二、语篇下的认知图式与词块记忆
语篇类型有许多种,如诗歌、广告、学术讨论、故事、演说等等。一些学者用内部标准对篇章进行分类,即说明类,叙事类,描写类,辩论类和指导类,这些篇章类型与不同的认知过程相联系,通过许多篇章形式及其变异表现出来。不同的篇章类型有不同的信息组织方式。比如,故事是篇章中较常见的一种体裁。故事体裁常被称为故事语法。下图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语法结构图。
此图表明:故事由背景和情节组成,情节由事件和反应组成,反应由目标和显性表现构成,显性表现由行动和结局构成,结局由事件和事件组成。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图式可以代表各种文本的结构上的规律性。图式体现了文本的宏观结构的表征。不同体裁的文本的组织方式都有着固定的结构和特点,这些都是图式的体现,即文本的结构图式。上图所示的故事语法实际上就是结构图式的体现。通过体现文本的信息组织方式,结构图式可以作为一种框架来指导读者將语篇中的相关信息填充到这个框架中去,从而帮助读者记忆相关信息中的语言形式,这其中就包含一些相关的词块。
三、语篇下认知图式在词块记忆中的具体应用
篇章模式(textual pattern)是从篇章的形式及内容结构入手,对篇章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篇章类型不同,建构篇章的模式也不同。篇章模式主要有: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 -solution pattern);主张—反主张模式(claim -counterclaim pattern);叙事模式(narrative pattern);提问—回答模式(question -answer pattern);概括—具体模式(general -specific 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