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辑与记者的工作矛盾,在新闻单位是司空见惯的。然而,这种矛盾所导致的对于媒体的危害,许多人还没能重视。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首先编辑和记者都要树立对社会效果负责的基本观念。
[关键词]新闻线人;记者;信息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3 — 0085 — 02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媒体相继打出了“重奖征集新闻线索”的口号,于是有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一批以此为生的新闻线人。他们可能是第一时间打进新闻热线电话的人,也可能是距离新闻最近的人,也可能是直接目击事件全过程的人。新闻线人正逐渐成为新闻行业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昼在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职业。在北京,自从《新京报》打出了“首期万元线索大奖”的口号后,很快就有人“得头筹”,一篇引起较大反响的核心报导的线索提供者吴先生和王先生获得奖金10000元,这是迄今国内最高的新闻“报料”奖。
一、新闻线人的界定与分类
所谓“报料”,是指非法专职新闻人员,有意识地追寻或偶然发现新闻线索并主动提供给媒体,媒体给予一定的报酬的行为。提供线索的人被称为“报料人”或“线索人”,或者是“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介获得报酬的人”,他的出现是媒体有偿征集新闻线索的结果。新闻线人要关系广、信息灵、有新闻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勤快,常走在最易获得新闻线索的单位和场所。在我国,报料最早兴于香港,前几年才为广东所效仿,并很快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媒体流行,央视的“焦点访谈”是较早受益于报料的栏目。北京晨报将新闻线人分为三种种类;专业新闻线人、副业新闻线人、客串新闻线人。据测算,在郑州,职业报料人每月有六至十余条有价值信息提供给媒体并被采用,至少可获得300至500元报酬。
二、新闻线人产生的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张辉锋先生介绍,新闻线人从本质上说,从事的是一种交易行为(用自己获取的信息去获得媒介给予的酬金),其成因是媒体进入市场后竞争加剧,各媒体要求新闻产品差异化丰富扩展新闻源。从一定程度上讲,新闻线人的出现是中国媒体通联制度的进一步延伸,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越来越市场化。新闻行业企业化的管理、自负盈亏等一系列的革新,必然使新闻业为争取自身利益而不断扩展新闻源,以吸引读者。这样从某一程度上讲,获得新闻源即线索也就意味着拥有了财富。引进完善的新闻线人制度,就成为新闻媒体竞争的手段之一。
政治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民主程度越来越高,也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媒体报道的自由得到了保障之后,新闻的多样性、丰富性必然要求新闻线索的丰富、及时。而新闻源的获得仅仅依靠记者是不够的,还需要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于是新闻线人的出现、发展、成熟也就很自然了。
文化方面,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要越来越高了,受众总是希望能在众多媒体中获得越来越多别人不知道的信息,读者的好奇心要求媒体有更多、更深层次的报道,这就逼迫媒体不得不发掘一切新闻资源来获取线索,满足受众的要求。利用新闻线人补充、扩充新闻源,就是媒体采取的应对措施之一。
所以,新闻线人的产生与整个社会大气候有关,它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
三、新闻线人带来的问题
新闻线人一方面丰富了新闻媒体的新闻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自身生存压力、信息的社会价值、与记者间的竞争等问题。
1.生存压力问题
2003年,广东境内出现了职业新闻线人受到揭发报复的事件,其中,广东普宁市两名烟草报假线人“在8月10日暗访被制假者活活打死”。广州街头出现偷拍违章行人车辆缴费的人群也受到被拍者的干扰。所以新闻线人的生存状况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关法律人士认为,应将新闻线人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对待,国家应为他们在法律政策上加以明确的规定,给予名分,而且聘用单位还应认真考虑新闻线人的价值。
2.提供信息的社会价值的问题
新闻线人的出现虽然丰富了新闻源,但它也存在线索费用高的问题。由于新闻线人一般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或培训,他们选择新闻的标准也往往不合乎新闻规范,这就为新闻单位筛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增加了难度,劳动量也相应增加。
3.与记者之间的竞争问题
有人提出新闻线人会对记者的地位构成威胁,而笔者认为,新闻线人与记者之间虽确实有一定的竞争性,但不会在本质上动摇记者的职业地位。因为新闻线人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且素质一般不高,在这两点上完全不能对记者够成威胁。
面对如此问题,需要相关法律规范对新闻线人的职业要求,思想道德素质、人身安全及保障都有所涉及。
四、新闻线人流行反映了什么
当今,新闻业对新闻线人的重视,使得新闻线人的职业越来越流行,但是新闻线人的流行究竟反映了什么呢?目前,新闻线人在地方和中央的媒体中普遍出现,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业务现象,但实质上是对党的新闻传统的一种回归,也是对我们当下诸多新闻理念和认识的革新。
1.回归传统:贴近群众的报道要求
与我们主流媒体长期沿用的通讯员制度不同,新闻线人提供线索获得报酬,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交换行为。但笔者认为可以把新闻线人看成是我国新闻事业传统“通闻制度”的一种补充与扩展。因为新闻线人从身份来看,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他们散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种领域。
强调新闻报道的群众性和民间性是党优良的新闻传统,陈力丹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党报和党领导下的我国传媒的新闻源,一直是新闻社一家,党领导的中新社稿,内部也有规定,内地的传媒不得采用。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公众对新闻信息要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越来越迅速,面临这样的现实环境,作为党的喉舌耳目的党报自身也需要考虑以适当的方式改变新闻源单一的问题。”为此,他建议我国的党报除了采用新华社的电讯稿之外,还应采用国外通讯社的新闻,回到1941年《解放日报》的做法。除此之外,作为当今我国媒体重要新闻信息提供者的新华社,自身也在新闻源上有了新的变化,使用新闻线人、有偿征集新闻线索的做法,可视为在此方面的一大举措。进一步看,这不仅是在力图拓展新闻的来源,还是对党和政府媒体群众性、民间性新闻传统的一种回归,因为新闻线人是身处百姓中间的记者的耳目,他们所提供的新闻线索,有着不可比拟的民间性、社会性,更贴近现实、贴近群众。
2.落脚民间:新闻内容和制作的社会化
“新闻线人”体现了邓拓先生提出的“群众内容”和“群众写作”的精神。在业务层面上,这两个“群众”形式恰好反映出我国媒体在新闻内容和制作流程上的社会化、民间化趋势。在新闻内容方面,如上文所述,线人向媒体提供的线索和自己写的报道,绝大多数是社会新闻,是典型的“群众内容”,当受众已在大众传播中取得了决定性地位的今天,这是传媒赢取受众、站稳市场的必然要求。传媒只有树立平民意识、贴近受众,敏锐地捕捉到受众感兴趣的问题,告知受众最可能需要以及尽可能详尽的信息,使媒介内容与手中的关注点契合,才能赢得受众的眼光和市场。
另一方面,新闻线人所体现的“群众形式”在于它革新了新闻制作由媒体包办的传统观念。在我国的电视和广播媒体中,新闻制作的社会化趋势已经显现,制播分离的模式正在一些传媒的实践中初步取得成果。但报纸传媒基本上还固守着“新闻制作的流程由传媒独自完全的模式”,眼下,新闻线人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或者自己采写报道在媒体上播发,这说明他们正逐渐参与到报纸(尤其是晚报、都市报)新闻制作的流程当中来。新闻线人虽然绝大多数还仅停留在向报纸提供线索的层次上,而且新闻线索和投稿都面临记者和编辑的“把关”,但这不能否认新闻线人已经初步具备职业记者的敏感,他们的介入使得制作新闻的传统模式开始松动,呈现出“采发分离”的社会化色彩。
3.信息有价:新闻资源不再无偿
媒介进入市场,作为信息的消费者,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尤其是晚报、都市报的市场更是带有了买方市场的色彩。再有,受众对新闻有着多媒化、差异化和地方化的要求,这就促使媒体千方百计地扩大信息来源,提供独家新闻,而另一方面,传媒的同质化竞争使记者要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大量的社会新闻、突出新闻和独家新闻,殊非易事。
总之,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看,新闻普遍雷同,独家新闻就成为供不应求的稀缺资源,一线记者分身乏术,作为“替身”的新闻线人就应运而生,日益走俏。因此,新闻线人“以本质上说从事的是一种交易行为”,线人和媒体都把新闻资源当作商品接受。对媒体而言,信源有偿并不是亏本的买卖,虽然表面上成本增加了,但实质上媒体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了。
4.互动参与:消极受众到积极受众
新闻线人对当下传媒新闻理念重要的革新之处还在于:它更新了以往对“受众”一词的消极理解。新闻线人向媒体提供线索、参与新闻制作的行为,既可看成一种态度的反馈,也可看作是一种新闻的传播。这里的“新闻线人”已经是以发掘与传播信息来赢利的一种职业及至一种媒介了,它甚至还有向组织化、专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只是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我们把线人提供资料称为“前新闻传播”也许更贴近一些。
在新闻媒体眼中,线人又是它的受众,只是他们比其他的受众更深入地参与到了传受互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受众分为消极受众和积极受众,前者接触媒体,是为了了解新闻,后者除此目的之外还有着主动寻找信息、介入新闻传播的动机。故而媒体和这样的积极受众之间有着比与一般受众更为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见于两点:一是新闻线人提供线索的早晚、线索的真假、新闻价值的大小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媒体社会新闻的质量;二是新闻线人由于职业性质掌握着更多的信息资源,他们本身就是媒体不可忽视的一个受众群。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开通新闻热线越多、为之提供报料的线人越多的媒体,往往既有较好的社会公信力,又有良好的市场效益。所以聪明的媒体还会把自己的新闻线人也当作报道的题材。如苏州电视台提出“18新闻线人”节目,根据线人提供的新闻线索由记者来采制新闻,还设立了“‘18新闻线人’英雄榜”栏目,播出线人自采的新闻图片、录像、稿件,这既是一档常规的电视节目,也是电视台“笼络”线人的高明之举。
现在,新闻线人越来越引起新闻业的重视,他们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有人统计,当前北京各主要都市报的热线版新闻有80%来自线人报料。2003年3月,新华社通过在伊拉克当地线人提供的线索,得以在全国第一个发出伊拉克爆发的信息。认为一种新生事物都有其成长的过程,新闻线人行业有待完善与改革的地方还有很多,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胡春阳,报料的缘起和价值〔J〕.新闻爱好者,2004,(04).
〔2〕萧燕雄,周少四.新闻线人制度保护刍议新闻传播〔J〕.新闻爱好者,2004,(04).
〔3〕李晓敏.报料的特点〔J〕.新闻爱好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