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介绍了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3 — 0081 — 02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文化设施,是政府实现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造的重要方式,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嫩江平原,全市辖七个区、九个县(市),幅员面积4.24万平方公里,人口561.1万。共有12家公共图书馆。馆舍面积平均为1000余平方米,总计藏书量近179万余册,2010年全市购书经费73万余元,工作人员183人。几年来,我市公共图书馆由于经费不足,严重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3家县级公共图书馆年购书量为零,就连基本的报纸、期刊都不购入,阅览室无报刊、无读者,不能为读者服务。其余8家县级公共图书馆从100册到3000册不等,其中有3家在1000册以下,3家馆为3000册以上,1家馆为9000册以上,同时,我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年新增馆藏量差距也较大。新增图书最多的是拜泉县图书馆,新增量为9846册。图书馆缺乏政府的支持、缺乏财政投入,成为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2005年黑龙江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启动,作为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8年我市七个县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每个馆配置电脑25台,网络对外接口为10兆光纤。随着共享工程服务网点的完善,各县级公共图书馆纷纷开展服务工作,利用共享工程设备,通过卫星接收电影、戏剧、讲座等文化资源,免费为群众播放,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但也有个别县级图书馆因种种原因没有安装,崭新的先进设备几乎成了摆设,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
经费严重短缺,是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严重制约着图书馆发展和其他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然而也有县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如:龙沙区2009年投入300万元建成馆舍面积1500平方米的图书馆,现已对外开放;富拉尔基区图书馆和富裕县图书馆通过资产置换,馆舍面积分别扩大为1500平方米和2000平方米;拜泉县图书馆的3000平方米的新馆舍已落成,其它县级图书馆也在不同程度地扩建或改建中,因没投入使用,所以,在文化部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只有富裕县图书馆被评为二级馆;甘南县是我市一个贫困县,但甘南县政府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县文体局利用体育彩票收入购置10万元新书充实图书馆馆藏。这些图书馆在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中,无论是从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程度,还是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都领先一步。
2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公共图书馆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但仍然适应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主要有以下原因:
2.1 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发展问题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直接反映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规模、经费投入差距太大。如:富拉尔基区图书馆2009年新增馆藏购置费10万元,拜泉县图书馆新增购置费6万元,其它馆有5万、3万、2万、1万元、无投入等。各馆的服务能力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借借还还的水平上,同时,以陈旧过时的图书、落后的服务方式,缺乏新意的服务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缺乏政府的支持指导、缺乏财政投入,成为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是一个现实而又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2.2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在职能转变方面加快了步伐,财政收入也增加了,也加大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对公共图书馆投入上仍然少之又少,文化服务的主体单一局面没有任何改变。公共图书馆建设随意性大。县级图书馆大多是三馆联建,馆址建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没有标志性和中心性意识,每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严重影响了读者阅读环境,个别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甚至被抽调出去做其它工作,严重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模化。
2.3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对在岗人员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也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上进心不强、老龄化、业务水平不精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全市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知识的不断更新及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市公共图书馆馆员素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既懂图书馆业务,又精通各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3.加强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3.1立法保障公共图书馆经费的投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联于1949年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开办和管理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和地方当局的责任,必须有具体的法规”。我国公共图书馆缺乏基本的法律遵循,使经费投入上没有法律保障。目前,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的购书经费远远低于公共图书馆的普遍标准。根据国际图联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要求,一个城市每5万人口应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在我国,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46万人才有一座图书馆;齐齐哈尔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2所,共有藏书179万余册,市区总人口204万,平均17万人口拥有一座图书馆。2010全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73万元,购书2万余册,购书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图书报刊采购的局限性,影响了各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但我市在利用文化信息资源,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运行经费和资源建设经费无保障,影响了市民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按年人均公共文化服务的经费比例,来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增长,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维修、维护提供基本保障。
3.2加快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关健是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因此,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图书馆人才队伍,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关健。一是严把进人关,把有知识、懂技术、热爱图书馆事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图书馆队伍中;二是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技能,通过举办培训、讲座、业务交流、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在职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推行工作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三是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一方面有效缓解图书馆人力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社会公众参与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最好方式。在社会上倡导志愿者服务,诚邀社会公众参与,是对图书馆的一种宣传,一种结合各界力量,提高社会认知度,吸引公众重视图书馆的好方法。
3.3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近年来,随着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市公共图书馆在提供馆内传统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如通过组织开展公益性讲座、专题剪报展、知识竞赛等服务,拓展了服务领域。我市公共图书馆还应切实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从思想上认识服务的重要性,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尽力满足读者需求,使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我市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有限,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各地人文环境、经济特点,在藏书、服务等方面突出本地特色,开展特色服务。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发展趋势,通过服务读者的实践,不断地改进、完善、提高服务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以各地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形式,搭建起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要特别注意维护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
总之,构建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要承担区域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作用,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公共图书馆文化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构建新型齐齐哈尔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主持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EB/OL〕.http//gov.cn/zmyw200706c/cotent_651054.htm.
〔2〕大投入促进大繁荣——齐市提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EB/OL〕.〔2009.09.08〕http//www.hljjc.gov.cn/qydt/t20090908_450878.htm.
〔3〕富裕加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EB/OL〕.〔2009.12.07〕http//Qiqihar.dbw.cn/system/2009/12/07/0522534
84.shtml.
〔4〕李怡梅.长沙市公共图书馆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与思考〔J〕.图书馆,2009,(06):123—125.
〔责任编辑:李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