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是公安工作不竭的动力源泉

2011-01-01 00:00:00李政
理论观察 2011年3期


  [摘要]推进管理创新是新时期赋予公安机关的新挑战、新目标,作为基层公安机关要善于运用多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理解管理创新的内涵,体验创新的要求,提高创新的勇气,投身创新的实践,尤其要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机制,创新环境诸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基层公安机关;跨越式发展;动力源泉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3 — 0039 — 02
  
  新的历史时期需要一种新的作风。目前,全国公安机关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管理创新已成为新时期发展的主题。继2009年12月18日,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各地政法系统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普遍开展了形式不同的社会管理创新活动。作为基层公安机关在这场变革中,如何能更好地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更加有效的方式维护本地区稳定,保一方平安,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形象,努力开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新局面,其根本出路就在于不断推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要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提高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能力的重要途径认真抓好,抓出实效;在全体干警中树立一种强烈的创新精神,在改革创新的公安实践中,把管理创新理念融入每个干警的思想和行动中,使之成为今后工作的重要思想支撑。
  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提到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加完备的体系框架中;进而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12月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更加把“社会管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蓬勃向上,国家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根本的改善。伴随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强烈冲击,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具体表现为:一是随着我国社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不断涌现,与原有的社会阶层之间,由于利益获取及利益分配方式的不同往往会产生各种矛盾与纠纷,这些矛盾与纠纷一旦没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便极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农民工待遇问题、土地拆迁问题、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青年学生以及企业下岗职工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等等;二是我国目前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给社会管理带来严重的挑战,如何对这一流动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保障其各项社会福利,让这部分人不会因心理失衡而导致行为失控,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三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庞大的网民队伍已成为社会交往关系最复杂、最广泛的群体,进而引发的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网络违法犯罪,亦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四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其社会诉求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维权意识亦更加强烈,因而对政府的意见不断增多,干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在过去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而今也成为了大问题,过去不是矛盾的,现在亦变成了矛盾。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过去总认为发展慢了不行,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之后,发展快了问题更多、更棘手、更复杂;五是社会转型后出现的价值真空,社会失范等问题而引发的社会风险,如官场的腐败,经济领域中的黑幕交易,个别“官二代”“富二代”的无所顾忌、肆意枉为,弱势群体中部分成员因遭受不公平待遇后,绝望无助,铤而走险等等,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社会管理。正如日前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所强调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运行。把我们现有的一些已经制度化、法律化,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社会管理要求做法给改变了,探索一些、建立一些、培育一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办法。实践证明,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不可能有政治、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因此,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到“事关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是十分必要的,是新时期赋予公安机关的新挑战和新目标。
  二、推进管理创新是继承和发扬公安优良传统,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
  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在长期的公安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扬的群众路线、专门工作、典型示范等许多优良传统,是公安事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当前,公安作风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与人民群众和时代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工作中个别干警存在不思进取,思想僵化,因循守旧,自以为是,孤芳自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不良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在基层分局开展的“警力下沉,管理创新”活动中,这些思想反映得更加明显和突出。从社会角度看,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给加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给统筹化解社会矛盾提出了新课题;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心态发生重大变化,给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给维护社会稳定提出了新课题;网上斗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给“虚拟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随着公安事业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公安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为老作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更要以积极进取的姿态,用管理创新的作风来抵制不良作风。管理创新,就是要不断创造和培育一种新作风、新意识、新风范。只有高扬管理创新的旗帜,把创新作为公安事业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发展、新进步。
  三、推进管理创新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时的理论品质,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公安事业也是如此,亦需要在长期的公安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实践证明,公安各项工作和队伍建设要取得跨越式发展,登上更高台阶,就必须靠创新的作风做保证。如果缺乏这种管理创新的作风,公安工作的战斗力就会削弱,就不能长久。只有高扬管理创新的旗帜,始终保持管理创新的作风,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从而开辟公安事业的新境界,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创造性地向前发展。
  管理创新的思想和作风不是凭空而来,需要精心培育。党的优良传统是这样,公安事业的优良传统也是这样,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期总结和培养呵护,管理创新不是故作姿态的特立独行,也不是矫柔造作的标新立异。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要使这种精神和风尚在广大干警中尉然成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必须常抓不懈。因此,作为基层公安机关要善于运用多种积极的手段和方法,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理解管理创新的内涵,体验创新的要求,提高创新的勇气,投身创新的实践,尤其要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把管理创新作为一种新的作风来培育,就要积极倡导创新的思想意识。所谓创新的意识,从根本上讲,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就是敢闯难关,敢冒风险,就是以审时度势的勇气直面难题,如果缺乏这种创新的意识,就不会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就不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吸取新的实践经验。如果缺乏这种创新精神,我们就不能正视公安基础性、瓶颈性、源头性的矛盾。如果缺乏这种创新的精神,就不能瞄准公安事业科技发展前沿,在建立现代警务机制上,在构建“打防控”一体化上,在加强公安基础建设上,在解决队伍突出问题上实现创新和突破。
  ——把管理创新作为一种新的作风来培育,就要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所谓创新能力,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突破前人,提出新见解、新设想的能力,就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再强烈,也只能是徒叹奈何,甚至可能走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刻苦学习,勤奋思考。作为人民警察,就是要深入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条例,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学习公安事业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全体干警中形成认真学习,积极探索的好风气。目前,分局机关应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构建基层现代警务机制这一主线,坚持“连续性、开创性、操作性、实效性”的有机统一,以做实做强警队为重点,大力推进公安基层所队的规范化、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所队的工作水平和队伍的战斗力。
  ——把管理创新作为一种新的作风来培育,就要不断建立创新的机制。事实证明,培育创新的作风,就要有一套完善的体制和机制做保证。要有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凡是有利于公安工作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措施,我们都要大力支持,并且以超前的眼光,大胆增加创新投入,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积极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载体。“警力下沉”就是管理创新的重大实践,切实把工作成果体现在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上,体现在公安机关“四个能力”的提高上,体现在基层一线民警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上。在公安工作实践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大背景下,要改革创新,构建适应现实斗争需要,提升警务效能的现代警务机制。做到基层所队机构设置合理,警力配备基本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各项警务保障全面落实,警务机制不断完善,警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所队的满意率显著提升。
  ——把管理创新作为一种新的作风来培育,就要不断营造创新的环境。管理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是一个从量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因此,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保证。要按照上级领导机关的总体要求,根据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激发全体民警的创新活力。要倡导一个“创”字,推崇一个“新”字,只要有利于公安事业发展的事情,就要大胆地想,勇敢地试,坚决地做。从机关到所队,都要开动脑筋,在公安实践中发现新思想,鼓励新方法,扶持新经验,为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墨守成规往往最省事,最稳妥,而革故鼎新却充满艰辛,有时还要承担风险。基层所队要在执法实践中更多地总结新成果、新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分局整体工作的管理创新达到更深的层次。
  管理创新是党的生命,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公安工作永远保持青春活力的力量所在。只要全体干警都积极投身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事业,公安工作一定能够登上新的台阶,创造新的业绩。
  〔责任编辑: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