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以来,不屈的中华民族面对自然灾害的重重考验,展示了民族的凝聚力与政府的领导力,而灾害过后我们总结反思救援实践,仍有可改进之处。通过分析救灾跟踪报道以及官方应急预案、救援工作纪实等文本,我们审视救援工作的视角落在自然灾害的伴生危机——心理危机上,对心理危机的救援应是贯穿救援工作的始终,所以在此意义上,我们结合案例来探索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思路的优化之法,势必要提高我国心理救援工作的地位,加强心理救援能力,最终形成生命救援与心理救援并重的双核心救援机制。
[关键词]自然灾害;心理危机;政府救灾思路;心理救援
[中图分类号]D6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3 — 0019 — 03
当自然界的异变对人类社会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时,便可将其称之为灾害。①长期来看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最大限度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恢复为灾害事件所打破的社会平衡,将有效提高社会满意度、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反之则可能导致危机进一步扩散,引起公众对政府的不满与质疑,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应对思路是构建自然灾害管理机制的基石,在具体的自然灾害处置与救助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性作用。在当前提倡以人为本、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从更为全面、更为系统、更为人性化的角度审视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优化自然灾害应对思路,无疑有助于我国政府在今后更有效解决地自然灾害事件,从而塑造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巩固政府合法性基础。
一、自然灾害受灾群众的心理危机分析
被誉为“现代危机干预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提出“当一个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困境时,他先前的危机处理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无法应对眼前的处境,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②发生前鲜有征兆的自然灾害,迫使受灾群众脱离了日常的生活环境,被置于一种自身无法控制的情景中,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陷入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作为自然灾害无法避免的伴生危机,虽然不会造成现实中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但会引起受灾群众个体产生一系列不良的身心反应,主要包括:情绪反应异常、认知障碍、生理反应异常、行为异常、交往异常等五个方面。③心理危机所带来的非常态高度压力,不仅严重损害了受灾群众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使受灾群众做出某些非理性选择乃至过激行为,从而影响政府灾害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心理危机会在短时期内极大地冲击受灾个体原有的价值观念,如果放任其发展或处置不当,这种负面能量会经由公众媒体、人际网络等渠道向未受灾地区蔓延,影响外界群众的心理状态,干扰公众对政府的自然灾害处理过程及结果做出适当的评价,威胁政府公信力的确立与提升,最终导致社会基本价值判断体系的动摇。因此,笔者认为解决自然灾害所引发的心理危机,是政府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任务,从受灾群众心理危机视角探究如何优化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体心理危机
在危机事件的强烈刺激下,受灾群众个体将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根据临床心理学,应激(stress)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为适应或应对某种意外的重大环境刺激,而产生的涉及身心两方面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是通过多种多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从“过程”角度加以分析,应激是由应激源、中介因素和应激反应三部分构成。应激源指向个体提出适应与应对要求的各种环境刺激物,中介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控性、个性特征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④,应激反应则是应激源同中介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由应激而引发的个体心理危机主要包括,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