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十二五”宏伟蓝图的《黄陵县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日前正式出台。按照“城乡政策衔接、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差距缩小”的要求,强力实施“煤油化工强县、特色产业富民、文化旅游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均等配置资源,破解二元结构,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目标。预计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5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2.36:1,城镇人口达到8.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目标。
特色产业支撑城乡一体
产业是发展经济、富民强县的根本。黄陵县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旅游资源和世界苹果优生区的优势。近年来,该县围绕这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炭、旅游、苹果三大产业,现在已成规模。在“十二五”期间,黄陵县将继续围绕煤炭石油、苹果、旅游三大产业,把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任务,统筹谋划,整体推进。
工业发展围绕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坚持园区承载、煤炭主导、化工提升、石油增效,加快推进煤油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度转化,实现工业经济扩量增效。加快县属煤矿资源整合,推进黄陵矿业、建新、建北等大矿达产达效,加大上畛子、高松树等区块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到2015年全县煤炭产量达到2500万吨。以店头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载体,以焦化园区、煤矸石电厂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煤炭下游产品和精细煤化工。全力支持延长石油集团、长庆油田公司加大石油勘探、开采力度。到“十二五”末,形成以店头、双龙、腰坪石油煤化区块为主体,店头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上翟庄科技产业园为核心,白酒、建材、电力生产基地为补充的“一区两园三基地”新型工业体系,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80亿元。
农业发展围绕“三塬两川一河”的农业产业布局,在三大塬区优化品种、提高标准,以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苹果为目标,全面普及苹果标准化生产、精细园艺化管理技术。建设20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川道地区依托城区、矿区和工业园区,突出发展棚栽业、特色种养和三产服务业,实现川道产业在最佳适宜区合理覆盖,建设川道地区设施农业和特色种养基地,形成“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的新格局。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全县苹果产量达到28万吨,全县50%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组织。
文化旅游业发展围绕世界华人寻根圣地建设,做大做强黄帝陵核心景区,大力度推进黄帝文化园区建设,启动实施黄帝文化博物馆、黄帝功德坛、游步道工程,深入挖掘黄帝文化底蕴,精心打造以祭祀乐舞为主题的大型系列文化旅游演出产品。同时,加快桥山森林公园、万安禅院、紫娥寺、秦直道古代军事遗址等连线景点开发,形成以黄帝文化园区为核心连接东西两线的旅游环线,把黄陵建成国家重点文化旅游城市和陕西北线旅游首选目的地。到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20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城乡一体
项目是经济的引擎、发展的载体。黄陵县把项目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支撑,紧贴国家政策,对接省市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将精心谋划一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等项目,着力提升项目策划、论证、包装水平,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牢牢把握项目争取主动权。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包抓、目标责任管理、“五个一”推进、投资环境“一票否决”等项目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配套资金等关键问题,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跟踪管理,全程监督,确保项目建成精品、群众满意。
城镇建设拉动城乡一体
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城乡发展的龙头。黄陵县把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中华民族圣地、黄帝祭祀之乡、历史生态名城、幸福宜居家园”的城市定位,优化东区功能、提升改造中区、加快建设西区、发展梨园新区,着力抓好商业街河滨路、轩辕街仿古改造等市政工程,规划建设西区城市公园和马山山体公园,全力打造沮河沿线景观长廊。突出抓好店头镇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镇建设,加快隆坊、双龙、田庄等小城镇升级改造,拓展城镇空间。新农村建设坚持撤小并大、合村并居、整合资源,抓好农村新居工程和旧村改造建设,配套完善供水、供电、道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探索建立农村社区化管理机制,建成一批独具特色的中心村和农村新型社区,逐步实现农村人口集中居住、集中管理、配套服务,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文明。到2015年。全县共设置138个行政村,农村社区服务覆盖达到60%以上,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675人,力争撤县设市。
民生工程建设加速城乡一体
从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黄陵县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目的,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增加群众收入,提供均等服务,真正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共享型社会事业体系,实现省级教育强县目标。在医药卫生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和县乡医院标准化改造,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体设施建设,抓好文化惠民工程,争创全省文化先进县、省级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示范县。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加快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灾救济和社会救助机制,积极探索开展“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城乡社保体系有序接轨,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到2015年,全民医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同时,深化省级平安示范县创建活动,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实现省级法制县创建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乡一体
保护生态,治理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黄陵县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以建设“绿色家园、生态黄陵”为目标,巩固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封山禁牧、基本农田和生态林业建设,加强沮河、洛河、强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大力气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倡导绿色消费、拉动绿色生产、实现绿色增长。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5%,城镇人均绿地面积7.5平方米,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