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风雨交通情 甘洒汗水献运政

2011-01-01 00:00:00邬汉支杨涛
新西部 2011年1期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国有四维,礼仪廉耻。
  ——陈增发
  
  从1998年上任至今,他在运管处领导岗位上已经走过了整整13年。13年来,从整顿交通运输秩序到应对突发事件,从2003年“非典”时期到当年8月的二华洪水灾害;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到各县、市运政工作一线,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表现出他那卓越高超的领导能力和精湛不凡的管理水平,所到之处都洒下了辛勤的汗水。13年来,为了渭南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运政队伍的建设,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劳累,他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和率先垂范的模范行动,时刻感动和影响着在他身边工作的每一个人。他为渭南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壮大,书写了一节交通运输管理人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辉煌篇章。
  他就是渭南市运管处党支部书记、处长陈增发。
  
  思路敏锐创新
  
  长期以来,陈增发十分注重个人思想修养,坚持不懈地抓好个人以及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思想紧跟不断变化的改革发展形势,从而练就了他审时度势,工作干练,一丝不苟,严格管理,雷厉风行,深入实际,处理问题果断的严谨作风。1998年上任之初,面对当时全市运输市场秩序混乱,运输主体弱小,运政管理队伍松散的状况,他从整顿机关工作作风、纪律抓起,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压实担子,使机关的工作面貌在短期内有了大的改观。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他多次深入全市¨个县、市(区)运管所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甚至跟车上路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善运政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为正确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全市道路运输业的实际,他积极探索,勇于改革,立志使道路运输管理成为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行业。
  上任伊始,面对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混乱、无序竞争的局面,陈增发从市场整顿入手,大手笔开展了11个县、市(区)运政联台稽查。由市运管处分两组,分片包干。此次整顿历时10天,效果十分明显。从此以后,市运管处每年一个重点、每年一种形式,先后开展了运输市场整顿、规范客运、货运市场秩序、运输市场交叉稽查、“利剑一号”、“百日行动”等形式的整顿活动。在强大的声势震慑下,渭南全市的运输市场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实现了“车进站、人归点、站管车”的行业管理目标。对于客运工作,陈增发有独特的看法。他认为,目前客运大都是个体经营,缺乏改造监管主体,既不利于行业管理,又不利于安全生产。他提出了对客运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不允许单车经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的改革思路,这在当时交通运输行业算是一个不小的“地震”。实践证明,从2003年开始,交通运输部才陆续提出运输企业公司化管理的说法,渭南市公司化改造的提出,比交通运输部整整提前了两年,此举解决了客运主体多、小、散、软的局面,客运企业由963户调整到37户,渭运集团、澄城客运集团等二级、三级客运企业由此壮大。
  面对运输线路无序竞争,经营者动辄就上访的现状,陈增发早在2002年就大胆地提出客运经营“两个区域”的设想。即:将渭南市境内线路资源留给三级以下的营运企业,把跨市、跨省的线路资源留给二级以上的营运企业,使他们各自都有发展与生存的空间。“两个区域”的概念。也吻合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
  客运是运管工作的门面。对于客运,陈增发曾经说过,客运市场已经饱和,其发展以稳定为主,以农村为主攻方向,宜向农村辐射。2003年,在他的指导下,蒲城县以“多元化投资、公司化管理、规范化运营”的思路,建成了农村环形班线,满足了沿线9个乡镇,53个行政村,20余万农民群众出行的需求25c64ae471a201b1efd5625af7872ca6e27b65f5c56c7613be77faaadf05b0f5,为全市发展农村客运提供了示范。2004年全省运管工作会议代表到蒲城参观,省交通厅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陈增发再次把农民出行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他指出运管部门应该解决好“三个如何”的问题。即:如何服务三农,如何帮助农民致富,如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道路运输上来。并把白水县作为试点,多次调研,实地考察,发展农村道路客运。这一思路的出台,极大地方便了城乡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群众出行,都能像城里人坐公交车那样坐上班车。随后陕西省政府在白水县召开了全省通村客运工作现场会,渭南市发展“三农快客”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经过市运管处的努力,到2009年底,渭南市各乡、镇全部通了班车,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了96%以上,为促进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货运是运管工作的发展方向。通过结构调整,全市货运企业由7612户调整到3452户,货运车辆发展迅速,仅2009年就新增车辆22285台。如何让快速发展的货运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就成了陈增发的一道心结。2009年3月,他大胆提出了发展农村三级物流的设想,以大荔县为试点,指导其在盛产农副产品的村镇建站设点,组建农用运输车队,开通配载线路。11月市交通运输局专门在大荔县召开现场会,标志着县为中心,乡为站、村为点的农村三级物流建设试点成功,并全面推广。2010年,大荔县农村物流中心服务中介机构已达300多个,2000多个物流代办点,产品运销经纪人1.5万人,实现了26个乡镇,城乡物资“门到门”、“店至户”、“点对点”的产、供、销、储、运、配一条龙的运输服务体系,全年为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信息化是运管工作的支撑。2003年。他首先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运输管理现代化的工作思路,在一无技术借鉴,二无资金保障的条件下,他痛下决心,建起了渭南信息中心,为车主和货主搭建了货运信息平台,并为所有营运客车和危险品货运车辆安装了GPS终端,用科技手段强化安全管理。不仅如此,在他的指导下,信息中心还承担了省交通运输厅的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六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站场建设如火如荼。到2009年底,全市等级客运站发展到105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13个,新建农村客运招呼点1536个。渭南客运中心站已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市客运站场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现任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时任省运管局长吕东昌同志曾多次说过,渭南运管处是个出经验的地方。这是对陈增发最好的褒奖。
  
  提高全员素质
  
  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是抓好运政队伍建设的关键。在多年的领导岗位上,作为党支部书记、处长,他经常对大家说:“坚持友谊和谅解比什么都重要的原则下的团结,班子成员要由求同存异提升到求同化异的团结。”在工作上,领导成员相互尊重,分工明确,该谁分管的工作,谁负责管理。每遇重大决策,班子开会研究决定,他决不独断专行。在他的正确领导下,渭南市运管处的领导班子,已成为全市交通运输业管理的战斗核心。
  1998年上任之初,面对社会上对运管人员存在的诸多看法与偏见,陈增发从思想政治工作抓起,用传统道德的观念教育干部职工,教育大家做好本职工作,并把每周一作为固定的集体学习时间,坚持雷打不动。学习时事政治,传达有关政策文件精神、解析人生,以此来提升机关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治鉴别力,用“六心”、“六爱”、48个字教育和约束大家。为了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身体素质,磨练精神毅力,运管处开展了军事化训练。他经常说“吃不了苦,百事无成”。军人出身的他,在整个军事训练中要求非常严格,早上六点半,下午两点,他准时督阵,指导动作要领,而且从不“缺课”,运管处机关也形成了半军事化管理。为了尽快克服一些青年职工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单位的凝聚力,在陈增发的提议下,运管处组建了职工军乐队。他说,青年人贵在教育引导,要把青年人从小时以外的时间利用好,让大家掌握一门乐器,多一门手艺。乐队刚组建时,大家底子薄、基础差,他专门聘请了专业老师进行培训,自己也亲自上阵。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工作,训练时间选定在每天上午七点至八点,晚上七点到九点,双休日也不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强化训练,大家进步很快,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便能演奏一些小的曲目。2007年,运管处邀请了安徽省六安市交通乐队来渭交流,在市中心广场举行了秦皖交通职工联谊音乐会,让当时观看演出的各级领导耳目一新,赞不绝口,他们说,运管处真是人才济济。从此以后,每逢市上有重大活动,运管处的军乐合奏便是不可缺少的节目。一些友好单位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也多次邀请运管处的军乐队参加演出。
  渭南市运政管理人员占到全省运政管理人员的六分之一。树立运管人员新形象,是运政加强自身管理的重要工作。1998年4月,陈增发果断决定,进行全市运政执法人员军事队列表演,并邀请市上几套班子领导观摩。当罄齐化一的运政队伍迈着正步经过主席台前时,全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庆活动中,陈增发又出新招,决定在全市交通系统进行演讲比赛、军事队列比赛、文艺演唱比赛。盛夏7月,酷暑炎炎,参加参赛队员个个汗流夹背,他们犹如行军,连续作战,却毫无怨言。正是这一次,蒲城县运管所女子方队闪亮登场,后又代表市运管处参加省运管局的比赛。市运管处演讲队参加全省运管系统比赛,一举夺得第一名、第二名。从此,渭南市运管处名声大振。一位曾经在县上任职的领导说,我心目中的运管人员就是“嘴里叼个烟把,手里提个摇把,裤腿挽个半扎”。今天看见他们踢正步、练军姿,还真是不一样。就这样,渭南市运管处便成了省运管局、市交通运输局的招牌,每遇大型活动,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无不胜。二华抗洪救灾自编自演的诗朗诵,获得省交通运输厅的特等奖;“5·12”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市运管处紧急组织货运车辆30多辆,火速赶赴灾区执行救灾物资运送任务。陈增发在工作中,还亲自创作了散文诗《牵挂》,在《中华风》等全国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荣获全国诗歌一等奖。这首《牵挂》,既是他真情的流露,也是对英雄的赞歌,更是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文化的诠释。市运管处自编的节目诗配话,就是根据他的这首诗创作的,无论是在市上演出还是在省交通厅演出,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不仅如此,市运管处每年还举办一次执法人员培训,定期强化法律知识、执法程序,着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陈增发提出的口号。多年来,他心系群众,换位思考。每年车辆年审期间,市运管处都要组织专门人员到县(市)上上门服务,为经营者节约时间和费用。为提高办事效率,市运管处建成了渭南运政大厅,为经营者提供一厅式、一条龙服务。不仅如此,他还提出:要不断改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要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市运管处还从社会上聘请了义务监督员来监督运管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全市运管行风、政风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处机关多年被市政府纠风办评为行风政风先进单位。
  抓人才培养,是抓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陈增发特别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2008年运管处由副处级单位升格为正处级单位以后,他用两年时间,千方百计将5位副职由正科级提到副处级职位。对待年轻同志,他平常注重压实担子,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工作环境。几年来,全处先后有23名同志走上了科级干部的岗位。他平时总是说,要把同志培养成人才,要把年轻同志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干部。为了加强教育工作,他亲自带领大家前往铜川市郭秀明村,韩城市郭孝义村,富平县习仲勋陵园等地参观学习。让大家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现在运管处党员人数已达50多人,占到机关总人数的40%。
  
  工作深入一线
  
  在日常工作中,陈增发对全处干部职工常说的一句话是:“作为党员,在党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要顾全大局,不计安危,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1年4月,市客运总站发生了严重的堵车事件,作为处长,当时他正在医院打吊针,得知情况后,他二话没说,立即拔掉针头,亲临事发现场,耐心地为广大车主讲解国家交通运输的有关政策规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心、用政策感化车主,终于使一场严重的堵车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防止了矛盾的激化。他的这一义举,让广大车主折服,有关部门和领导十分满意。
  2008年1月25日,一场大雪覆盖了全围大部分省、市,渭南也是一样,道路积雪严重,思想敏锐的他,首先想到的是交通客运车辆的营运安全。晚上8点,他便电话通知各科领导,提前做好准备,第二天一早6点多,他就带领大家到客运站,仔细查看车辆防滑链的安装情况,在日后的几天里,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客运站、停车场检查,不放过细微的安全隐患。从而有效地保障了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在除雪保畅通的工作中,发挥了运输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他被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评为“农民工平安返乡(岗)安全优质服务劳动竞赛”先进个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8.0级地震,震波也影响到了渭南,在别人惊恐万分,不敢上办公楼的情况下,他却那样从容,震后半小时便在9楼办公室召开了领导会议,分析了地震的有关情况,启动了全市道路运输的应急预案。他带头向地震灾区捐款300元之后,又向党组织交纳了1200元的特殊党费。上级部门要客运车辆,他研究问题到深夜,第二天又早早送行拉运救灾物资车辆赶路,还多次随运输车队上西安、宁强、四川等地检查救灾物资的运送情况,现场解决问题。上级要救灾车辆,他又彻夜不眠,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调配车辆,并亲自到四川成都救灾一线,慰问有关工作人员和司机,一天打几十个电话。嘱咐带队领导注意车辆和人员安全,并在自己办公室,度过了四个不眠之夜。他的长篇散文诗歌《牵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的。当全体入川人员全部安全返回后,他那颗悬了很久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生活廉洁自律
  
  作为渭南市运管处的党支部书记、处长,多年以来,陈增发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深知从政贵在自律,并随时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警示自己、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十几年来,陈增发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他每天坚持上午七点到办公室,读书、看报、批阅文件,写体会文章,且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他经常对别人说,只有这个时候最清静,最能静下心来。他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与修养,注重学习中、省、市有关党、政、纪的各项规定,坚持由“知党纪”向“守党纪”转变,由拥有反腐倡廉知识向提高廉政建设能力转变,自觉做到“以写促学、以讲促学、以用促学”,撰写了《提高信息化管理,是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之我见》,《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学习贯彻党章是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的坚强保证》、《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提升道德素质标准》等学术论文,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路,促进行风、政风建设措施的落实和自身拒腐防变能力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他自觉接受艋督,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度原则,特别是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上,把好民主推荐关、组织考察关、集体决策关以及检查监督关四个关口;在资金使用上,实行科室、主管领导、主要领导联签会审,层层把关,增加透明度,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重要物资采购上,按规定办事,坚持集体采购制度。
  带头廉洁自律,是陈增发严格要求自己,刚直不阿,人格魅力最突出的特点。从政以来,他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市委“十不准”的各项规定,从当处长的那天起到现在,他从来没有在单位领过一分钱的出差费,也没有报销过一分钱的医药费。自始至终坚持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任职13年中,他有多次出国出境考察的机会,但他一次也没有出过国、出过境。他的爱人在市中心医院是一名普通的医生,母亲病逝,他悄无声息;女儿出嫁,他没有声张,也不接收其他人的礼钱,没有大操大办。多年来,在工作岗位上,陈增发有多次同内公务活动,和他随行的人员都想借此旅游一下,他认真对随行人员说,咱们出来是开会学习,不是来游山玩水的。以至后来单位的人员都不愿意同他一块出行。他乘座的工作车辆,是省运管局统一配备的,没有超标配备和自行购置。生活也比较节俭,时刻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对待同志,他却关怀备至。每遇春节,他首先想到的是已经退了休的老同志,并及时到家慰问;单位职工的婚丧嫁娶,他都亲自参加,送上组织的温暖。
  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副书记张明亮对陈增发作了中肯的评价:多年来,陈增发以他人格的魅力,工作的激情,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精神和思维超前的工作作风,让渭南交通人折服。每遇重大自然灾害,他都及时组织救灾车辆运送救灾物资,为救灾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在新的形势下,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运输企业公司化改造,发展农村“三农快客”的新思路,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对工作,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思路超前;对同志,他侠肝义胆,一片赤诚,是一名十分难得的好同志,好领导!
  是啊,十几年来,陈增发思维敏捷,超前的工作思路,给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干部职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渭南市交通运输业的健康、超常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和交通运输局领导的一致好评。渭南市运管处也先后被中共渭南市委、市人民政府,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连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创佳评差”先进单位,“抗击非典”先进单位。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运管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运管处党支部也多次被中共渭南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他连续4年被中共渭南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公务员。陈增发最爱唱的一首歌是《为了谁》。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事业,为了交通运输事业,他满腔热情唱出了心中的无悔,实践着他的人生价值,他是无愧于时代的共产党员,是领导干部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