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们的常识中,当年的红军都是从江西出发,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还有一支红军队伍走的却是另一条线路,而且在他们抵达陕北前,就已经开辟了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并组建了关中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支红军队伍中,先后出现了86位将军!
他们是谁?他们开辟的根据地在哪里?
年末的隆冬,山道上寒风凛冽。刚刚落过一场雪的秦岭脚下行人稀少,车辆寥寥。
葛牌镇是位于陕西蓝田的一座古朴的小镇,窄窄的街巷,排列着一座座看上去已有些年代的老房子。油漆斑驳的木板门脸,记录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荣盛,以及或喜或悲的故经传说。
那么,77年前曾经建立在这里的穷人政府,它们肯定还记得。
1934年农历腊月的一天,年味儿越来越浓的葛牌镇突然出现几张陌生的面孔。当地人当时并不知道,一段后来被载入革命史册的重要事件就要在这里发生了。
红军来了
“三个大脚女人,背着三锤鼓,边敲边舞边唱。”
葛牌镇上的很多老人都记得77年前的那个冬天出现在街上的这一幕,包括当时年仅10岁的裴建强。
“以前,葛牌镇人还从没见过大脚女人,所以大家都觉得新奇。大脚女人操着安徽方言,唱着‘说凤阳,道凤阳’的曲调,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来。”裴建强回忆说。
当时葛牌镇驻守着一个维持地方治安的民团,头目叫郑孝仁。几个卖唱女人的歌声,引起了民团团丁的兴趣,他们干脆将她们带到驻地的院子里去唱。
几个女人暗暗高兴,因为这正是她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没错,她们都是红军女战士,刚刚从河南转战到此,来葛牌镇就是为了打探郑孝仁民团情况的。
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根据中央指示,在中共鄂豫皖省委领导下,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战略转移。
红25军是一支非常年轻的红军队伍,当时的军长程子华只有29岁,军政委吴焕先27岁,副军长徐海东34岁,而团营干部大多只有20岁左右,年龄超过18岁的战士就算是老兵了。
经过几场恶战,他们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转战千里抵达蓝田。葛牌镇是他们决定要拿下的一个据点。
几个红军女战士将葛牌镇民团驻地的地形、人员、枪支等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他们走后的第二天,是大年二十九,葛牌镇逢集过会,几个化过装的红军战士混杂于人群中,继续侦察地形和敌情。
1935年2月3目,大年三十,红军包围了葛牌镇,打响了奇袭的第一枪。
葛牌镇民团分队长宁平安正在家准备过年,忽然听到深山里传来枪响,不知底细,带领着30多个团丁企图顽抗,刚爬到镇东边的牛家梁山腰上,就被山顶冲下来的红军打了个晕头转向,宁平安被活捉。
“郑孝仁的师爷胡仔泥正在镇街上一家大烟馆里睡觉,听到枪响一骨碌爬起来,一丝不挂地穿过镇街,逃往牛家梁,街上的人看了都笑,红军也以为是个受了惊吓的百姓。”裴建强回忆说。胡仔泥逃出街道,因天气太冷,便一头扎进路边的一堆苞谷秆里,向路边的住户大喊“拿衣裳来”,穿上衣服继续往山上奔逃,被守在山上的红军逮了个正着。
红军进驻了葛牌镇街。
除夕之夜,数九寒天,许多红军战士却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冻得直打哆嗦。但是,没有一个人进老乡家里取暖,而是在空场院或者房檐下铺草宿营,围着一堆柴火挨到了天亮。
不一样的春节
“打完了那一仗,就到了新年。”裴建强说。
天一亮,红军在镇上的戏楼前召开群众大会,把没收地主的粮食、大肉分给了老乡。红军战士端来米饭和烩菜送给老乡吃,老乡们也把自家的酸菜、鸡蛋、花馍馍送到红军的住处,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过了个大年初一。
谁成想,第二天,红军就接到情报说,国民党第42师126旅的两个团正气势汹汹地分三路向葛牌镇扑来。当时,雪越下越大,红军战士冒着寒风大雪,快速抢先占据了葛牌镇与九间房交界处的文公岭,将进攻的敌人引进埋伏,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
这场恶战,歼敌5个营,其他敌兵不是被俘,就是溃败逃跑。后来,有史料记载:“这一仗,敌军的伤亡惨重,红军的伤亡很小,原先准备运送伤员的担架,有不少又空着抬回来了。”
2月7日,大年初四,红军在葛牌镇街道上召开了建立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大会。老乡们把戏楼围了个水泄不通,只听站在戏楼上的红军首长宣布:“张步赢、杨印堂当选苏维埃政府委员,也就是穷人主席!”百姓们奔走相告,这“穷人主席”就是帮咱穷人说话的“官”啊!
当时的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管辖地很大,包括现在的葛牌、草坪、玉川、蓝桥、红门寺以及秦岭口、西牛槽、万灯寺等8个乡、294个自然村,面积达765.3平方公里。
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一建立,就立即组织贫苦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以抗捐、抗税、抗债、抗粮、抗兵的“五抗”口号,宣传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解决劳苦大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红25军司令部政治部在大年初二(2月5日)颁布了《关于商业政策问题》的布告,首先对横行乡里,垄断市场的恶霸开刀,限制葛牌镇街的“逢元和”商号、联保主任家经营的肉店发展,没收了“逢元和”商号的50石(1万公斤)粮食,全部倒在葛牌镇街的戏楼前广场上,由苏维埃政府主持,分配给了当地贫苦群众。
“葛牌沟有个穷苦百姓叫王老六,人称六先生,来葛牌镇街卖柴,回去时,红军还以苏维埃政府的名义,分给他一担包谷。”裴建强回忆说。
区苏维埃政府还把黎元沟、金坪、铁索桥、七里店、瓦房庄等地的财主的粮食、棉衣、钱财等分给了当地群众,而对街上其他的中小商业则给予保护,积极支持发展,稳定集市贸易,促进商品流通和繁荣。这一举措一下就得到了群众的拥护。
为保卫来之不易的苏维埃政府,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支援红军大部队,苏维埃政府还利用红军交给的一批枪支弹药,建立起民众的革命武装队伍——赤卫队,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田银斗兼任赤卫队司令。
这支穷人自己的队伍很快由二、三百人发展到500多人,他们身背长枪、大刀,肩扛长矛,以葛牌镇为根据地,活跃在蓝田、商县(今商州区)、柞水、山阳、镇安等县交界处,配合游击队打击敌人,两次烧了附近民团的炮楼,打土豪,惩贪官,很受百姓欢迎。
红歌诞生地
进驻葛牌镇的红25军共计2000多人,他们分散开来住在百姓家里,没地方住的才住到户外。
“红军里的几个女兵住在王家米店中,将自己背的铺盖在地上铺上就睡觉,王家媳妇腾出来的炕,她们都不睡。”裴建强回忆说。
裴建强还记着这样一件事儿:有一匹战马负了伤,经过医治也是救不活了,红军就把马给杀掉了,然后将马肉送给邻近的家家户户。大家开始都不敢吃,有位红军战士说:“军医验过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