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理财的好管家

2011-01-01 00:00:00邬汉文
新西部 2011年3期


  提起刘公民局长,在华县行政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中,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工作,他的为人,做事,在群众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先后担任过农村乡镇政府的镇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办主任、经发局局长等职。2007年11月,他又被任命为县财政局局长。从上任的那天起,他就坚定信念,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财政工作干好。三年来,他呕心历血,艰苦奋斗,带领财政局领导一班人,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想尽千方百计争取资金,跑项目,从而确保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责任目标的实现,为华县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百名省、市、县人大代表评为“满意公仆”。华县财政局也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刘公民三十多年工作中所形成的工作习惯,也是他敬业精神的具体表现。
  2007年11月,他被任命为县财政局局长,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考验。从经发局局长到财政局局长,这不仅仅是职务的变动,而是一切又得从头学起。为了尽快熟悉财政工作,上任后,他就先后跑遍了全县十几个乡镇的财政所进行调研,了解乡、镇财政的实际状况,并虚心请教财政方面的专家、老师,一点一滴地学习财政理论和财政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凡是财政局的人都知道,别人下班了,他还在办公室;人们时常看到,夜晚他的办公室,时常亮着灯,有时他一学就是几个小时,等他回到家里,已经是夜深入静。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他基本掌握了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摸清了全县财政的家底,终于把财政业务知识与实际工作较好地结合起来,从一个财政业务的门外汉,成为了一名财政工作的行家里手。
  在经过多次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刘公民认为要抓好全县的财政工作,就必须从财政局内部管理工作开始抓起。他首先完善了财政内部管理体制,对局内的各股室,进行了科学的分设,从工作职能、职责到制度、工作流程进行了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一人管多账,不利于工作的旧模式,把管事和管钱分开,工作相互配合,达到互相监督的目的。其次是实行财务公开,特别是对大笔开支,经领导办公会研究后,由财务股执行。局监察股每月要对内部各股室和局属各单位的账务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提交局长办公会,由主要领导逐个谈话,提出整改意见。第三是把决策与具体管事分设,避免了权力过分集中,不利廉洁自律的弊端,并完善了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为了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刘公民在财政管理改革中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制定和完善了十项内部管理制度、办法以及股、所、单位和个人的职责,酝酿起草了涉及全县性工作的六项管理办法,向县委、县政府提议并配合县上有关部门审核全县所有吃财政人员资料,从而清理和纠正了吃财政空名的问题。同时,加强了公车购置、审批环节和程序及公车处理的工作程序制度。在局机关内部,制作了监督意见箱和行风、政风监督公示牌,公开局长办公室和手机号码,给每个办公室制作并摆放了廉政警示牌,促使全体财政干部时刻保持廉洁,做一个人民放心的理财人。
  人们知道,华县是闻名世界的“钼都”,钼业收入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85%以上,由于钼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给全县财政增收造成了很大困难。2010年,县内经济实体下滑趋势明显,国家减收政策集中出台,华县的财政收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刘公民带领全体财税干部,齐心协力、知难而进。他教育大家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念,想方设法增加财政收入。他经常不分昼夜地到市上、去省上争取政策,争取调度资金。在他的辛勤努力下,积极与省市财政部门衔接,并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成功申报了国家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百万亩设施蔬菜示范县等项目落户华县,共计争取资金3224万元。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华县成为继韩城市之后国家在陕西省内确定的第二个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为了争取这个项目,他多次去西安,到省上有关部门,最终使这个项目成功定点华县,年争取资金2200万元,使全县60岁以上的老人都享受到了国家阳光政策的温暖。在他的带领下,全局系统上下共同努力,使中省转移支付资金的增量不断加大,当年争取到转移支付资金24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2010年,全县财政支出达到11.5亿元,但在国家有关政策和项目的拉动下,华县在确保工资、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的情况下,县域经济也出现了稳步增长的好势头。
  在局机关内部,刘公民局长坚持用人才,而不是看谁工龄长短,资格老幼,受到了全局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他到任以后,在加快局内改革的同时,提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到中层领导岗位工作,而且有才、无德的人他坚决不用。他认为,一个人德才兼备,是工作称不称职的关键,一个人不具备这两点,工龄再长,资格再老,也一个不用。局里有的人为想进中层,给他送钱送礼,甚至托人说情,都被他拒绝了。他语重心长的对来人说,你们不要送礼,只要你们有才,大家都认可,你们的工作岗位,局里会考虑的。就这样,经过考评,局里先后提拔7名德才兼备、大家公认的同志到中层领导岗位上工作,在局机关树立了正气,有力地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心底无私天地宽
  
  记者在华县财政局采访时,听到有关股室的负责人说得最多的话是,刘公民局长确实是个干事业的人,而且对自己、对大家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要求大家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大家做不到的,他自己也做到了。
  政府接待办主任任新房说:刘公民局长是我们大家公认的好领导,他为人正派,心底善良,工作细致入微。他上任后,在县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加大的情况下,为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他从来就没有休过节假日,工作总是没黑没明。
  在建设会计函授学校大楼的工程中,从原材料购买整个环节,他要求供货单位把价格压到最低限度,但材料质量要绝对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他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到工地看看。自从他调财政局工作后,只要想到某一项工作,时间再晚,他都要给工作人员打电话,进行落实,那怕时间到了半夜。
  任新房说:他来这几年,没有在财政系统安排过一个直系亲戚。平时为了工作,他大公无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县上领导给局里批点钱,他总是节省着花。他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工作从来没有昼夜之分,每天下班,走的最迟的是他,晚上办公室关灯最迟的也是他,在全县也难找出第二个。
  财务股周震股长说:刘公民局长工作从来不讲私情,虽然有时批评了谁,别人也许当时不理解,但过后细想,总是心悦诚服。他调任财政局长后,在车辆管理上,局里健全和完善了车辆管理制度,对车辆的油费每月实行一次性包干,避免了私自用车,节约了费用。他本人患有支气管炎、低血糖病,为了不影响工作、有时连病也顾不上看了。一次,他因病正在县医院打吊针,当得知别人要给他汇报工作时,他立刻就走出了病房。还有一次,他正在办公室工作,低血糖病犯了,头发昏,别人看见他痛苦的表情,劝他休息,但他说啥都不走,只是吃了几块冰糖,叫人在灶上拿一个馍吃,又继续工作了,从没有因病而影响工作。在县会计函授学校大楼工程建设后期,楼前的小桥还没完工,那时正值国庆节,他刚做完胆囊摘除手术,还未出院,但因心里不放心,就穿着病服来到现场查看,亲临指导。今年元旦刚过,天下雪,考虑到台阶光滑,担心同志们跌倒,他就叫人给台阶上铺上垫子,这才放心。每遇天阴下雨,在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首先强调安全,特别是有车的人,他更是关怀备至,一再嘱咐开车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这已成了习惯。他就是这样的人,别人想不到的小事,他都能想到。
  国资局张耀灵局长说:刘公民总是忘我工作,工作总是以细著称。在日常工作中,他对同志的要求严,但对自己要求更严,而且总是时常坚持带病工作,精神非常感人。“我记得,一次他去省上跑项目,不慎把腰摔伤,大家都不知道,我们打电话向他请示工作,他没有说自己摔伤,只是说到家里来。我们到他家后,才发现他身上缠着绷带,人躺在躺椅上,听我们汇报工作,答复我们的提问,令我们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国库股吴华红股长说:刘公民局长到任后,为了做到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他把国库股从预算股分设出来,谁管理、谁拨付,职责明确。局里还出台了财政资金内部运行管理办法,这个办法把预算内、预算外资金以及专户资金的运行模式规定的十分明确,达到了相互监督的目的。刘局长受命于危难之时,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财政收入。他除了到省、市跑资金、跑项目外,还加强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又协调县上组织了财税收入大清查活动,清理小金库,清理银行账户,包括局内的账户也进行了清理,把原来不合规定和政策执行到期的账户全部撤销,从源头上遏制了小金库滋生的土壤,使财政资金步入了良性运作。刘公民局长不食烟、酒,从来不接受别人的请客吃饭,即就是别人出于感激,请他吃饭,他也坚决不去。
  是的,刘公民就是这样的人。在财政局任职三年来,他坚持正义,禀公办事,大公无私,一身正气的做人原则,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干部职工心中。每时每刻,他想到的只有工作和财政事业,只有同志。在他的桌上,有一份记载着全局人员的生日表,每逢谁的生日,他都要委派局里的同志送上礼物,以示关怀。每逢春节,他同样首先想到是老同志,让有关人员带上东西前去看望,并且要询问老干部还有什么困难、要求和建议。干部职工的红、白喜事,他都要尽量参加,有时实在去不了,都要让人把礼带去……
  而在他心中,惟独没有自己。岳母病逝他对谁也没有说;女儿出嫁,给80多岁的老父亲过寿,谁也不知道;女儿生产病重,因工作繁忙,几个星期他都没有到医院前去探望;自己做手术也要放在国庆节,不想因病耽误工作和打扰任何人。
  他经常说:我以《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三篇”为座右铭,像郭孝义那样,清清白白做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己不正何以正人?要干好工作,首先要清清白白做人,做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教导的“五种人”,即“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才能做到视金钱如粪土,拒腐蚀、永不沾,才能在政治经济上永立不败之地。
  这就是刘公民。县上一名主要领导说:华县这样的财政,还得有公民这样的人来管。这是对刘公民最好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