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全力推动科学发展 锐意进取 加快富民强省步伐

2011-01-01 00:00:00杨晓荣赵亮张楚翌康爱国
新西部 2011年3期


  庄长兴(省人大代表)
  “十一五”时期,成阳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设西部强省”的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扎实推进,不仅实现了生产总值、规模工业产值、同定资产投资“三个过千亿”,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目标,而且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5年来,我们致力于狠抓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20:44:36调整到2010年的17:52:31;致力于推进西成一体化,举全市之力加快泾渭新区、沣渭新区成阳园区和高新区建设,成阳的投资吸引力和产业承载力明显提升;致力于优化发展环境,扎实开展双创工作,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致力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达到58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致力于增进群众福祉,认真落实富民惠民举措,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86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均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所有这些,都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成阳正在加快步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胡志强(省人大代表)
  提三点建议:一是要从战略高度提升榆林在全省发展的定位,像打造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一样,强力推进,把榆林打造成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在原有27条优惠政策的基础}2IM+DNgzT+QeZ+yborbLjQ==二,陕西省委、省政府能给予榆林更多支持;二是实施“引汉济渭”工程,建议采取水权置换的办法,增加榆林供水量。同时采取东线府谷岩溶水和西线定靖引水工程解决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用水问题;三是协调林业、土地、环保等部门增加榆林工业用地指标;四是切实增加榆林环境容量;五是在城镇化、扶贫、移民搬迁和医改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使榆林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上实现同步。
  
  陈强(省人大代表)
  政府工作报告非常令人振奋、鼓舞,完全赞同和拥护。报告有以下特点:一是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十一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二是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提出“十二五”要实现“三个上台阶”,进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体现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思想。三是突出调结构、转方式主线,提出在扩大投资的基础上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力度。四是高度关注民生,提出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思想。五是重视城乡区域发展,提出推动关中创新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六是把加强政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表明了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的决心。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报告和这次会议精神,实施好全市“十二五”规划,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一个突破、两个提升、五个翻番、一个持续跨越”的目标。
  
  刘银娥(省人大代表、银潮矿业公司董事长)
  政府应多方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引导民营企业家把企业当事业做,为民营企业适当配置资源,帮助其解决人才缺乏、管理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使民间资本有效得以利用,民营企业得以做大做强;二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客观上存在一部分农民进城镇后,无处务工,务农又荒废,生存和生活都存在困难等现象,应统筹考虑解决好这方面问题。
  
  张凯盈(省人大代表、中共定边县委书记)
  陕北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多方面优势和潜力,土地资源广阔,气候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无霜期短,经济发展较快,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基础条件。
  在陕北发展现代农业,关键要抓住四个重点:一是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现代农业。二是规模发展。抓好土地流转,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三是科技支撑。全面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四是组织形式。推行“合作社+农户”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等多种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现代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