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陕西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主题为“开创陕西‘十二五’发展新局面”记者会,这也是本次大会举行的首场记者会。省发改委、教育厅、工信厅、财政厅、人社厅、住建厅、卫生厅等省政府7部门一把手激情对话参会记者,畅谈民生话题,解读“十二五”规划。
祝作利:突出抓好“58123”项目
“从总体看,‘十二五’规划《纲要》既充分贯彻了中央精神,又具有鲜明的陕西特色,既体现出很好的继承性,又适应了创新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具有诸多新亮点。”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说,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新亮点提出全面建设富民强省“十大工程”,突出抓好“58123”,即5个过2000亿元、8个过1000亿元、10个过500亿元、20个过200亿元和30个过100亿元的项目。实施好这些项目,规划的目标就有了把握,美好蓝图也就能够变为现实。
杨希文: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学前教育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各级财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达33.39%,位居全国前列。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表示,今年省财政计划新增教育经费24.8亿元,比去年投入增加48.2%。其中新增基础教育经费58亿元,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实现城乡一体、标准统一,逐年提高。每年我省将安排学前教育经费2亿元,支持城乡幼儿园建设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等。
李子青:刚就业大学生可住公租房
“去年我们推出‘4+1’体系后,刚就业大学生就可住公租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子青说,我省已建立的“4+1”住房体系,是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四类保障性住房,还有一类是商品房。据介绍,“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妥善解决254万户城乡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5年内将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10万套,其中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发放租赁补贴165万户。2011年,将安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5万套。
蒋跃:2015年提供就业岗位350万个左右
省工信厅厅长蒋跃说,到201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9000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速达到16%以上,占全省GDP的45%,实现税收1800亿元左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累计超过2.5万亿元;工业提供就业岗位350万个左右,工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6%以上。
刘小燕:“十一五”民生支出5532亿元
“全省民生支出5年累计达到5532亿元,是‘十五’的3.5倍,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比‘十五’末提高11.9个百分点,这在陕西历史上是空前的。”省财政厅厅长刘小燕说,过去的五年,我省累计向农民群众发放惠农补贴资金和减轻农民农业税费负担364亿元元。教育支出累计完成127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完成1233亿元;医疗卫生支出累计完成440亿元。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人均达到21.5元,新农合覆盖率达到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5%;解决了835万元的饮水安全问题。
刘少明:今年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50元
省卫生厅厅长刘少明向媒体通报,“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力争2015年达到人均300元,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同时,参合农民住院政策补助也将随筹资增加而逐步提高,使广大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实惠。加大定点医疗服务行业行为监管力度,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据介绍,今年陕西省农民新农合筹资标准将从150元提高到200元,住院报销比例达到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6倍。
鬲向前:社保标准将与物价挂钩
“作为人社部门,今后五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找到平衡点,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成果全省人民共享,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省人社厅厅长鬲向前指出,“搞好收入分配,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也关系到经济的良性循环。”据悉,从今年开始,陕西省将切实解决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偏低的问题,力争“十二五”末达到全国平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