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寨:在云朵中摇曳

2011-01-01 00:00:00党青
新西部 2011年3期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的三条断裂走向,收藏了数万人的呼吸。
  处在龙门山后山断裂带的四川茂县,距离震中直线距离仅几十公里。当时,茂县几乎两天两夜完全与世隔绝!于是,才有了第一批15名勇士伞降茂县……
  茂县崇山峻岭中有一个羌族聚居区,汶川大地震使这里90%的羌寨塌毁,羌族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地震过后,这里的羌人和震区所有灾民一样,踏上了艰难的重建之路……
  日前,听说茂县牟托村、坪头村等地新建的羌寨堪称重建精品,不禁怦然心动。当我们急不可耐地驱车踏上这片土地,仿佛真的来到一片世外桃源。
  牟托村地处于茂县与汶川交界处,这里有一条条幽静的木质景区栈道,一个个生态观光园,一幢幢融合了现代元素与羌族风格的崭新民居,掩映蓝天之下……
  牟托村口,一个造型简易的木楼上,放置着一面特制的羊皮鼓。“牟托”在羌语中是“天官赐福”之意。据说500多年前,牟托寨有一座古楼,分上下两层,位于寨门之上。二楼供奉读书士子的守护神——魁星,可见牟托人杰地灵,一定有不少饱读诗书当了大官之人。一楼置特制的羊皮鼓,村寨的村规民约都在这里制定,违反村规者便被逐出鼓楼,鸣鼓49次后,便不再是牟托人了。
  如今的牟托村,除了羊皮鼓记录着羌人的历史,更多的羌人文化则书写在那一幢幢精美绝伦的建筑中。
  不难看出,无论是牟托村,还是坪头村。这里几乎所有的羌寨重建都定位于观光旅游。每一幢建筑,可能都是一个农家乐。有些农家乐的门口,甚至挂着成都一些影视学院实习基地的牌子。
  对这些羌族百姓来说,居所的重建已经完成,而生活的重建则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