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市化进程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规律。如何记载其历史演变过程及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河南焦作市山阳区的发展变化为例,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山阳区的历史演变过程
山阳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 1987年,焦作市政府对城区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市中心城区以群英河为界,河西为解放区、河东为郊区。1991年4月,郊区更名为“山阳区”。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些城中村、城边村的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纷纷更名为“××实业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对外叫“××实业公司”,对内是“××村民委员会”。至1998年3月,山阳区再次区划,将原来的三个办事处区划成七个街道办事处。
2000年以后,焦作市政府对城市居(职)委会再次进行资源整合,各街道办事处对已经名存实亡的“城中村”职委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区域进行调整,形成了现在的社区。2005年,全省对乡镇机构进行了撤并。山阳区结合本地实际,对仅有的两个乡进行了机构精简和更名,至此,从新中国成立迄今,已有近50年历史的两个乡不复存在。若干年后,那些早就销声匿迹的小村庄,那些形形色色实业公司等城中村,恐怕在人们心中连印象也没了。山阳区的演变过程,说明了建立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档案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2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建立档案信息的必要性
2.1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档案建立与保管。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消失的村名分别要经历几次更名和变迁,就如同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总有一些老地名在消失。我们应认真对待这些消失(被更名)了的村名、地名,收集其历史存在时间、地域、名称、影像资料等,建立专门的档案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将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2.2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经历的演变过程。所谓“城中村”、“城边村”,一般都要经历几次繁华时期。以山阳区为例,随着城市的扩张,其大量土地被征用,集体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当时,全山阳区几乎所有的“城中村”、“城边村”都成了市委市政府命名的“小康村”、“明星小康村”。而今,这些“小康村”、“明星小康村”的演变都只能被历史记载。
2.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痛点”。“城中村”、“城边村”是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扩张中的产物,因为,说它是农村,它处在城市的中心位置,说它是城市,其管理方式、人们生活保障根本无法与城里市民相比。同时,这些地方也成了流动人口集散地,特别是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的村民们,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对流动人口登记管理等方面信息缺乏经验,使得一些地方成了犯罪分子的隐身之地。如果把这些信息都能摸排清楚,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卷宗,对今后的“城中村”、“城边村”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老村名、乡(镇)办名称是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变迁的刻痕印记,它见证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和演变中的发展过程,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村庄、乡(镇)办事处所处的方位、地域以及民俗、风情等传统习惯和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文化、方言和村情等特点。这些都是国家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农村城市化转型过渡时期不可多得的信息。把这些村庄、乡(镇)办事处在农村城市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真实记录下来,作为史料永远保存是十分有益的。文字记载主要有村庄名称、方位、人口、户数、各个时期的经济状况、历史名人、行政管辖、街巷道路以及地名沿革、地貌走向等,诸如四合院、文化大院、庙宇、寺堂修建的时间和古树的树龄。还有改革开放以后新农村建设中的楼房、排房、四合院和小康之家等,有历史价值的应把其全貌拍录下来,以便重建时仿效。这样,让后人能认识了解和研究这些“城中村”、“城边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真实情况,也为今后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提供宝贵经验。
总之,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切实加强档案管理,留存真实记忆,不仅能反映农村历史沿革、变迁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也能为今后农村城市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来稿日期:201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