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持续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和阳光信贷活动,大力推广《农户贷款证》和联保联户贷款,不断扩大信贷覆盖面,有效满足了农户、个体工商户的信贷需求,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据调查发现,山东部分地方出现了个别村不良贷款占比过高的现象,本文将就出现这一想象的原因及化解方法进行探讨。
个别村不良贷款占比过高,情况严重
截至2011年3月底,山东某县贷款29.05亿元,其中:农户贷款21.9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5.4%;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2.71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31%,其中农户不良贷款2.17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80.35%,占农户贷款的9.93%。农户贷款不良率高于全部贷款,高于公司类贷款。
从新发放农户贷款情况看,2011年1~3月份,该县新发放农户贷款15724笔11.92亿元,其中:“收回再贷”贷款1760笔1.77亿元,分别占新发放农户贷款笔数和金额的11.19%、14.87%;“借新还旧”贷款1446笔1.66亿元,分别占新发放农户贷款笔数和金额的9.2%、13.97%。这说明在新发放的贷款中,9.2%的农户还贷能力差,不能到期偿还贷款,办理了“借新还旧”。通过对该县518村98678户调查,发现有不良记录的5004户,有“借新还旧”贷款的6720户,这两种情况的农户占调查户数的11.88%。同时,个别村不良贷款占比过高,远远超过这一比例。下面重点选择五个村进行了调查分析,情况如下:
以上5个村有不良贷款181户,占贷款户数的33.21%;不良贷款余额827万元,占贷款总额的30.02%,其中:D村最差,不良贷款68户107万元,分别占全村贷款户数和金额的74.73%和51.94%;A村不良贷款12户81万元,分别占全村贷款户数和金额的9.09%和32.27%;B村不良贷款53户269万元,分别占全村贷款户数和金额的45.30%和39.27%;C村不良贷款25户257万元,分别占全村贷款户数和金额的15.24%和20.05%;E村不良贷款23户113万元,分别占全村贷款户数和金额的56.10%和34.14%。
截至2011年3月底,该县农户关注类、可疑类、损失类不良贷款分别为1675万元、20001万元和70万元,分别占农户贷款的0.76%、9.12%和0.03%,而这5个村的关注类、可疑类、损失类不良贷款分别占5个村贷款总额的3.61%、25.56%和0.84%,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个别村农户不良贷款占比过高的原因
民风差,信用环境差
一是个别村时常出现打架斗殴和上访闹事现象,部分村民游手好闲和玩牌赌博,出现过“村民因相互借贷、互相赖账而引发的打仗斗殴”现象,是当地政府挂号的“问题村”、“头痛村”。二是部分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在申请贷款之日起就没有打算还。三是呆账核销使一些农户产生了赖账心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信用社与农行合署办公时,对一些村集体贷款分劈到户、落实到户,最后对没有偿还的这些贷款进行了核销,使那些还贷的农户感到“吃亏了”,使没有还贷的农户感到“沾光了”。这种“依赖路径”使农户产生了“早晚被豁免”、“还贷是傻瓜”、“赖账不还”的心理,有钱也不还信用社贷款。四是部分村民认为信用社和其他国有银行一样,都是“公家”的,国家早晚会处理。
“执行难”诱导了多数农户不还贷款
该县2010年通过法院执行只收回759万元。通过调查发现,某钉子户1996年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虽然早已被起诉,但法院执行力度不够,只上门催收,不严格执行判决,使其至今分文没还,照样住“小洋楼”、开着小轿车,甚至对周围村民说:“我就是不还,能把我怎么样!”这种的执法环境对农户产生了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很多村民纷纷效仿,有钱也不还信用社贷款,从而出现了个别村“一户不还,其他户观望”的现象,造成了个别村不良贷款集中出现。
个别行业存在很大风险
通过调查发现,在这5个村运输户较多,绝大多数贷款是为了购车,在181户不良贷款户中购车的106户,占不良贷款户的58.56%,且单户贷款额度高,平均达到6.3万元。农村运输业贷款风险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个别农民司机法律意识淡薄,不遵守交通规则,加之不注意车辆维修与保养,不注意休息,疲劳驾驶,发生了交通事故。二是这些农户购买的车辆多数是大吨位运输车,超速超载,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一出现交通事故都是大事故。虽然购买了保险,但给对方的赔付远远超过保险额度,致使个别运输户因赔付而倾家荡产,更无力偿还信用社贷款。三是很多农户购买车辆,运送沙石等建筑材料,或在工地施工,因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严重,不能收回款项,致使不能偿还信用社贷款。
信贷管理粗放
一是个别客户经理信贷管理能力差,不会测算农户的实际贷款需求,不会测算农户的实际承贷能力,想当然评级授信。二是个别客户经理没有充分认识到运输行业的高风险性,没有规避措施,没有防范化解风险的方案。三是考察不严,特别缺乏对担保人资格的审查,出现了从事高风险行业的担保人为高风险贷款担保、互保和循环担保现象,致使担保流于形式。如果一户贷款形成不良,出于自身承担连带责任的考虑,其余户跟着不还,集中形成不良。四是部分客户经理催收不及时。特别存在“已讼了之”的错误认识,对已起诉、已核销、已置换贷款不管不问。不催收原不良贷款户,必然引发“羊群效应”,正常贷款户纷纷效仿,不还贷款,从而出现个别村不良贷款户增加。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的波动
一是自2010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打压高房价,致使多数开发商观望徘徊,当地建筑业发展速度骤减,致使很多运输车辆停运。二是当地小流域治理,禁止采石洗沙,也影响了运输业。三是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每年都会对一定行业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对农户影响较大。例如:当地洋葱、大蒜、地瓜和生产淀粉的专业户曾在不同的年份受到较大影响,在个别村、个别区域集中形成了不良贷款。
对策和建议
注重客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