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复杂形

2011-01-01 00:00:00
银行家 2011年6期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国内流动性收紧、信贷增长放慢、利率市场化提速”和“国际油价不断走高,全球通胀不断升温”的复杂形势,刚刚经历近几年高速发展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发展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如何积极应对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2011年4月26日至27日,《银行家》杂志与负责全行金融市场业务,业已形成涵盖代客理财、直接债务融资、债券、外汇、贵金属及相应衍生品投资等金融市场业务交易平台的中国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在杭州共同举办了“中国银行业‘十二五’金融市场业务高峰论坛”。邀请国内金融市场业务的著名专家学者、监管机构负责人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外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条线同仁500余人,围绕“理财、外汇与贵金属”、“债券承销发行与投资”等主题,就未来金融市场业务发展面临的形势、难点、创新机理和监管变动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以期为促进银行业金融市场业务在“十二五”期间的快速、稳健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本文选取其中的精彩发言与观点(按论坛流程和嘉宾发言顺序),呈现其文,以飨读者。
  
  中国银行业金融市场业务发展与展望
  赵品璋:金融市场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力
  
  “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业从容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危机中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中国金融市场业务在危机中经受了历练、收获了辉煌。短短几年,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规模超过3.8万亿元人民币,理财发行规模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金融市场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力。
  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民生银行经过15年的奋斗和努力,业务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递增,为推动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发展的同时,民生银行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强化金融市场业务的支柱地位,保证银行战略转型的顺利实施。
  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四次上调准备金率,两次加息,国际油价不断走高,黄金白银价格屡创新高,美国主权评级被调低,输入性通胀因素不断增加,中国银行业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着严峻挑战。为确保金融市场业务的主力地位,商业银行在短期内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应对阶段性的货币紧缩政策及准备金率、利率上调带来的影响,二是如何化解房地产政策调控措施对房地产业和相关产业链的影响,三是如何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升级换代和金融改革加速过程中寻找新的商机。从长期来看,同样需要破解三个难题:一是如何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危机环境,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机构间的互补性,三是如何实现自身组织制度的改革,转变原有的金融模式和商业模式,以迎接金融市场业务新时代的到来。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
  
  王松奇:大力开发优质金融产品,集中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是我国自有“五年规划”以来最为出色的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是本届政府领导人对改革开放30年发展经验的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的鲜明特点,就是它非常清晰地勾勒出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路线图:一是大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二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内生上解决生产动力问题,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真正转变,首先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同时,对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内的多个方面进行积极、彻底的调整。
  2011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已上调了四次,利率上调了两次,而通胀态势却基本未得到根本缓解。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把物价上涨控制在可容忍的限度内,这是否预示5%的通货膨胀率或将成为常态?我认为,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可以做一些调整,更多地使用汇率来调整国际收支。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央行可能还会继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若CPI一直在5%上下,升息至少还会有两到三次。今年2月底,俄罗斯的CPI是9.5%,印度为8.8%,巴西是6.5%。由此可见,通货膨胀已成为全球性通胀,而不仅仅是我国。但我们的政策应如何调整?我认为,调整的目的是让整个金融体系最有力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比如,中国民生银行开发的许多好的金融产品,就体现了集中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调整目的。银行业都应以此为目标,通过大力开发优质金融产品,实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闵路浩:科学发展银信合作业务,满足客户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
  银信合作首次出现于2003年,2006年开始发展,2009年以来发展迅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0年7月交易额达2.08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8月,银监会颁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72号文),规定信托公司在开展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应坚持自主管理原则,不得开展通道类业务。自此,银信合作业务规模逐月下降,2010年年底,银信合作业务规模为1.66万亿元人民币,下降4200亿元。
  2011年1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执行72号文件的具体规定,要求进一步压缩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规模,有效防控风险。2011年,银监会继续本着审慎监管的原则,强调信托公司在开展业务中应坚持自主管理原则,严格履行尽职调查和资产管理职能,使用监管评级和净资本管理办法引导信托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严格按照银监会有关文件要求开展银信合作业务,禁止双方开展通道式银信合作业务,禁止商业银行通过银信合作规避贷款规模隐藏风险的行为。同时,银监会鼓励双方科学开展银信合作,努力开拓高端业务,鼓励信托公司能够为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开发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产品和提供跨市场资产配置的能力,从而成为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门的一种重要延伸。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副巡视员)
  
  理财产品创新与投资策略
  李彬:体制优势是民生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中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中,银行理财业务像“凤凰涅”般迅速发展壮大,短短几年,市场规模已超过7万亿元,产品创新涉及保障房、环保、艺术品等新兴领域,成为中国理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以来,民生银行理财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10年,理财发行规模达到3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6%,是2008年的5.6倍。2011年1~3月,发行规模已超过1600亿元。近两年来,通过优化调整制度、流程和管理方式,强化合规经营,细化产品管理与客户服务工序,践行“业务流程一体化”、“风险控制前移”、“主动营销,从坐商到行商”,实现了产品创新与业务发展双丰收,走出了一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路。在发展理财业务的过程中,金融市场部坚持“创新、求变”的经营理念,紧跟市场,快速反应,先后推出了黄金、艺术品、外汇稳健型创新理财产品。2009年,创立“资产池”管理模式,推出资产池(“非凡资产管理”)理财产品;2010年上半年,大力发展信贷理财;2010年下半年,创新定向增发;2011年初,关注保障性住房和收益权项目,并积极探索证券投资理财产品。2010年,“非凡资产管理”当选《21世纪经济报道》“最佳银行理财品牌”,被“第一财经”评选为“2010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最佳理财创新银行”,而黄金理财产品获得“2010年中国十大最佳理财产品奖”。
  
  总结两年来的实践与发展,有如下感悟和思考。首先,体制优势是民生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关键。事业部体制确保了民生银行的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更加专业化、全面化、一体化,能更好、更快地联动市场、联动总分支行。其次,自主研发产品是理财业务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产品创新中,要清晰“哪些产品做规模、哪些创收益、哪些树品牌”,树品牌的产品必须是自主研发的。第三,强化风险管理,坚守合规经营。在开展理财业务的过程中,对项目的评审、风险管理流程要与开展正常信贷业务一样严格要求。现在的理财业务已经隐藏流动性风险和一些信用风险,而不仅仅是纯粹的中间业务。最后,强化合作共赢。如果说2010年是“银信合作年”,那么在2011年,金融市场部希望在信托公司外,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合作,使2011年成为银行合作伙伴多元化的一年。今后,理财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赖以谋生的手段,更应该成为商业银行参与国际化竞争、实施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业务。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总裁)
  
  战伟宏:不得合作发行高风险及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托理财产品。针对银信理财产品合作,2010全年,银监会一直都是在“引导”,即72号文也并不是要把银信合作这条路全部切断,只是强调信托行业和商业银行的合作要更加科学、规范。
  目前,银信合作监管的指导思想是“有保有压”,就是鼓励多做投资、少做融资,多做主动管理业务、少做通道类业务。2011年4月23日,在银监会第二次经济形势通报会上,对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专门指出,房地产的泡沫已经“越吹越大”,信托公司下一步在做房地产信托业务时要更加“小心”。同时,对于违规和高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在做好自身风险管理的同时,不得为该类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信托理财产品和其他融资产品,如票据或短融。当然,商业银行不得替信托公司发行房地产信托产品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被全部“堵死”,只是对高风险以及违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发行信托理财产品。总体来说,商业银行不得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高风险及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托理财产品。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部信托公司非现场监管处处长)
  
  翟立宏:从营销渠道层面逐步扩大到产品设计、投资组合等多个层面。从营销渠道层面逐步扩大到产品设计、投资组合等多个层面,将是理财市场中银行与金融同业合作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国家规范意义上的理财市场无论从理论探讨还是银行实践来看,只不过有7~8年的时间,因此实际上还属于一个新兴的市场。理论界和实务界大多是从市场需求、产品和服务、规则制度等角度进行探究,而对业态模式,即理财市场上最基本的业态架构和运作方式讨论较少。理财市场的子市场大概有银行、信托公司、券商、基金、保险、期货、私募基金等,这些模式在投资理财市场中,从业态模式上来说都有自己不能被其他业态模式替代的功能。从银行角度考察,相比其他同业,在发展初期是替代关系,之后进入竞争关系,最后必将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银信合作是国内理财市场的独特模式,它是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适应业务管制、长短互补的结果。从银信合作的未来趋势看,一是银信合作产品本身现在受制度约束和受制度变化所进行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有宏观层面的影响;二是银信合作下一步在基础制度层面上应做一些提升,而不是简单的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合作。当前,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理财类机构的合作,还停留在营销层面上。未来,将会从原先纯粹的纵向一体化,慢慢地扩展为横向一体化,把同业的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都嫁接起来。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
  
  探讨之一:新形势下的银信合作模式转型
  战伟宏:合作模式相比与信托公司的合作模式更加有利。我们希望银信合作下一步有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不是利用信托公司的通道,而是大家合作。因为信托公司在与商业银行合作的过程中,其本身在营销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且这个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而在非业务监管的模式下,商业银行要开展信托业务,短期内也不可能实现,所以这是一个较好的结合点。
  刘洋:未来合作的重点仍是对客户的选择。在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环境下,银行和信托还是要在投资和渠道上进行合作。银信未来的合作重点应该还是客户的选择,即普通投资人和高端投资人。在未来银信合作方面,对普通投资者的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更多对接结构化产品。针对高端投资人银信方面的合作,银行代理信托计划销售业务将是未来的一个主流。银行代理信托计划销售业务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银行代销的是信托公司的集合产品,现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银行主导型产品,我认为这是银行定制的雏形。信托公司有很多集合信托计划,为什么较难在银行柜台上销售?主要原因是银行要考虑销售风险,所以集合信托计划要首先符合银行的风险评审标准。二是银行能在一个项目早期,以股权等投资形式定制成集合信托计划,这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方向,即由银行的资产管理部门和金融市场部门主导,由主动管理经验丰富、市场判断更准确的一方牵头,由银行理财人员与信托经理共同设计成立一个信托计划,做成一个集合产品,然后把它交给各级销售部门销售,这样银行将获得较高额的收益,且是一个综合性的收益。
  (作者系中融国际信托董事长)
  
  翟立宏:最新的发展模式是信托公司和银行综合服务的“二位一体”。新形势下的银信合作转型,实际上应该是一种提升,是银行和信托制度的结合。银行会利用更多的信托制度,信托公司会更多地借助银行基本的综合性服务,信托公司越来越具有私人银行的角色。我认为,最新的发展模式将是信托公司和银行综合服务的结合,它们最终会走向“二位一体”。
  探讨之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前景及特色
  李彬:未来发展主要应解决四方面问题。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最首要的、最重要的问题是风险控制。在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在做理财业务的过程中,对项目的评审、风险流程与做一般资产业务是一样的。现在各个银行都在做的资产管理模式理财业务,实际上已与传统的理财业务有所不同,其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承担了流动性风险和一些信用风险。其次,开展理财业务,必须要遵守监管部门和银行内部关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各项规程。第三,要做好产品的信用分级和客户的风险评估,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开展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要做好投资者,就是要做好对购买理财产品客户的宣传、教育和信息披露。第四,要做到把握政策脉搏,深入研究市场,捕捉市场机会,争取在第一时间研发产品。
  罗继东:农合机构的理财业务发展特点突出。目前,农合机构理财业务发展呈现出下列特点:一是业务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2007年,农合机构首次推出全国首款自己的理财产品,到2010年,产品发行机构增长到150家,发行量年均增长超过50%。二是市场份额比重低,但市场发展空间大。2010年,农合机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在我国理财市场中的整体占比还不到2%,而农合机构资产和负债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三是服务水平不高,但市场把握能力强。目前,农合机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大多为投在债券、票据、货币市场类资产,在风险设计方面明显趋于保守,发行的保本收益型理财产品占比超过80%。
  未来,农合机构理财业务发展方向:一是创新业务模式,引导理财资金投资流向农村市场;二是承担农村投资者教育的社会责任,提高农村客户理财能力,实现财产性收入增长;三是走有农合机构特色的理财发展之路,摆脱理财产品同质化竞争局面。
  
  (作者系广东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
  
  探讨之三:中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对比
  李 彬:这种不同与中外资银行的不同管理模式和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关。过去两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大多集中在信贷类产品方面,外资银行则更多是与外汇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资银行要做理财产品,必定要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而外资商业银行、投行、资产管理公司各自的定位比较明确。另外,外资银行发展的是交易业务,这和国外金融市场已经处于较高发达水平有关,它们可在这个市场里自主研发产品而无需顾虑销售。而在中国金融市场环境里,中资银行想在市场上自主研发产品很困难。在前期,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也曾尝试跟着市场“步伐”,研究期货类理财产品,但发现这个市场目前的容量不大,如果理财产品投放进去,存在的风险该如何把控?当然,中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也存在很多相同点,它们创新任何一款产品都是在某种程度上逃避监管、跟踪政策、寻找政策带来的机会和市场发展带来的机会。
  翟立宏:中外资理财产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让利来笼络资金和客户,是一种营销方式,而外资银行则更倾向于直接获利。二是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更倾向于通过制度、政策规制来套利,而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更多的是通过技术来套利。
  外汇与贵金属市场
  杨越:民生银行已成为从事外汇和贵金属市场业务的“主流”银行之一。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提升,中国民生银行在外汇和贵金属业务上创出了一条“交易与销售并重”、“市场研究、风险管理与金融工程团队同举”的特色发展模式,视产品创新为业务发展灵魂,各种组合型产品、套利型产品不断推出。强化自主人才培养,高度重视与农商行、城商行等各类金融同业之间的往来合作。
  民生银行从2006年12月获得银行间外汇市场首批做市商资格起,现已拥有国内外汇市场所有有关即期、远期、掉期业务的经营资格。目前,即期交易量位居国内银行前10名,远期交易量位列前5名,连续多年获得“年度交易优秀奖”及“年度最佳进步奖”,多名交易员连续获得“优秀交易员”称号。2010年,自营外汇买卖交易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07%,远期结售汇交易量同比增长58%,结售汇掉期及外汇掉期交易量增长203%。
  在贵金属业务上,民生银行先后推出了包括黄金借贷、黄金即期交易、黄金远期交易、黄金期货交易、代理贵金属延期交易、黄金实物金条销售、标准仓单质押融资等贵金属业务及黄金类理财产品,几乎覆盖了贵金属市场目前所有可执行的业务。当前,民生银行自营交易境内外交易量达到每年200吨黄金、近600亿人民币的交易规模,黄金类理财产品2010年被评为“年度最具投资能力产品”。2011年,将继续推出人民币期权、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黄金进口寄售交易业务、纸黄金/纸白银交易业务等。显然,民生银行已经成为外汇和贵金属市场产品最齐全、交易最活跃的银行之一。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裁)
  
  谭雅玲:人民币汇率出现错位的关键是制度而非价格。目前,我们讨论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利大于弊。但只讲利不讲弊,可能会产生误导,给市场带来很多不确定影响。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论证,产生风险的最关键之处在于识别风险时出现了问题。
  当前,对外汇市场风险的识别已经出现了很多偏差,甚至是误导。
  一是现在的金融危机叫“新型”金融危机,过去的叫“传统”金融危机,传统和新型最大的差异是控制力,传统的金融危机没有控制力,新型的金融危机有很强的控制力。金融危机的结果不一样,传统的是破坏力很强的“杀手”,新型的金融危机会带来国家利益的上升。
  二是现在处在国际金融的新时代。最早时期被称为传统的金融时代,即美元一支独霸,后来是国际货币体制“三足鼎立”,现在则是美元回归大权的“新时代”。美国之所以这么疯狂地推广政策,是有长远战略设想的。人民币是一个信用和信誉货币,美元则是一个自由货币、主导货币,美元依然有优势、有实力、有势力,是世界货币制度的主宰,份额占比在60%以上。所以,风险现在仍处在错觉阶段,进而严重地忽略了制度,而人民币汇率改革重要的正是制度。
  三是国际经济金融格局未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金融发展的关键是经验和自我。目前,风险存在错行和错位,差异分化更加复杂。前面谈到我们的金融如此庞大,讲到了农村金融如此脆弱,说明我们国家的金融发展是有裂痕的,是不均衡、不稳定的发展。我们银行的产品相比外资银行的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量大、收益小,外资银行是量小、收益大。外资银行在产品设计上以市场为主,以经验、趋势为主,而我们在很多产品设计上,是根据现行的体制。所以,人民币汇率出现错位,制度是关键,而不是价格。货币国际化进程需要战略规划,更需要实力。
  (作者系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
  
  宋钰勤:黄金的资产配置功能进一步加强。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元和欧元的地位受到削弱,而地震、海啸和核危机使日元的地位进一步受到挑战,全球货币体系已千疮百孔,多方已对其提出了不同的质疑。
  金融危机后,黄金的货币属性重新得到提升。2009年10月,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所——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允许交易商将黄金作为所有商品的保证金。2010年3月,美国犹他州通过黄金白银成为合法流通货币的议案,同时,还有12个州正在紧锣密鼓地讨论这一问题。同年12月,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巴黎提出希望世界各国考虑将黄金纳入国际货币体系,作为改革的工具。同时,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工具更进一步得到加强,投资需求不断上升。2010年,全球金条需求量超过713吨,同比增长56%。根据上海金交所对中国可供投资产品的跟踪分析,从2002年1月到2008年6月,资产配置中的黄金占比基本维持在7.85%,股票、期货、基金等为32.12%,房地产资产为23.53%,固定收益类资产为21.18%,无风险资产(国际储蓄现金)为14.32%;到2009年6月,无风险资产降为9.89%,而黄金占比升到了16.74%。在国外,在养老等基金的资产配置中,黄金的占比为10%左右。此外,世界黄金协会2011年报告显示,经过21年的黄金抛售后,多国央行已成为黄金市场的净买家,2010年净买入黄金达87吨。
  (作者系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经理)
  
  探讨之一:拉动黄金价格十年上涨的关键因素
  王新佑:资产配置是拉动黄金价格十年上涨的关键。金本位制度退出之后,黄金也退出了货币体系,成为一种普通商品。从官方售金情况来看,在美元上涨、金价下跌的时候,欧洲央行都在卖黄金。又因为担心金价跌得太多,欧洲央行签订了《华盛顿协议》,规定每年最多只能卖500吨黄金,这样可使金价跌得不至于太快,这说明黄金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地位日益下降。“9.11”事件可能是美元和黄金价格关系的转折点,黄金作为保值避险资产开始受到投资者关注,并被大量购买。同时,美国“双赤字”政策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2008年的金融危机,接着是量化宽松政策以及通货膨胀,这些都是导致金价大幅上涨的原因。但真正拉动金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是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长期的投资,另外一个是短期的投机炒作。
  (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贵金属业务处处长)
  
  谭雅玲:黄金连续十年上涨,政策和战略起了决定性作用。目前,美元和黄金的报价及关联度在一定程度上已与过去关系相反,美元价格和黄金价格一起涨。黄金是世界性的概念,而美元是美国一国的概念,美国人是要世界性的概念,还是美国的概念?一定是美国的概念!美国不会轻易放弃美元,黄金是美元的战略筹码,美国现在所做的是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我们也应有战略远见和高度。
  
  孙建:央行增加黄金储备成为黄金连续十年上涨的主要原因。从2000年开始,黄金兑美元比率是上涨的,而之前十年几乎是下跌的。黄金价格走势受美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影响非常大,黄金与美元的背离走势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是密切相关的。各国外汇储备为达到保值目的,肯定要做一系列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央行都增加了黄金的储备。
  (作者系中信银行资金资本市场部副总经理)
  
  探讨之二: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谭雅玲:人民币升值不能缓解通胀压力。“货币升值能解决通胀问题”是教科书的内容,现在市场发展的形态已与传统截然不同。新兴产业或者是产业链的变更,还有全球产业链的分工都有很大的差异,且格局没有改变,垄断性较强。“货币升值解决通胀问题”是与情绪或心态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升值会带来很多的冲动、满足和不理智的想法,当年泰国就是希望借助货币升值转变为发达国家,这已经带给他们惨重的教训。
  对201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我认为上半年会有升值,下半年波动会扩大,而在波动的过程中很难排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
  刘煜辉:人民币升值与通胀的关系比较复杂。关于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有一个恒等式,即“实际汇率=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实际汇率不断有升值的压力,如果从名义汇率上无法表达,必然是从价格(通货膨胀率)上表达出来。这个效应在1990年代东南亚国家都得到了验证。从中国的政策选择来看,如果选择人民币升值应对通货膨胀,实际是处理等式的右边,先把货币升起来,然后把通货膨胀压下去。也可以有另一种政策的选择,就是处理等式的左边,使中国经济去掉人民币升值的势头。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经济一定要实现减速,就是经济要实现中长期的正的真实利率,去压制地方政府不断产生的投资冲动和要求,这是关键,但这是一个很难的决定。实际上,它已不仅仅是经济决定,而已是个政治选择的问题了,同时,它还是一个体制上的问题。我认为,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应采取降低国内储蓄率、调整经济结构等措施。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
  
  探讨之三:人民币期权业务发展的难点
  杨越:人民币升值的单边性和产品定价难是主要的阻碍。目前,该业务规定,只能企业买入期权,而人民币升值的单边性,使得银行报价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同时,这是一个新产品,在中国缺乏历史参考,加之人民币汇率受其他非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定价也是非常难的。基于这两点考虑,我觉得该业务要想正常发展还有待时日。
  孙建:商业银行管理期权的风险和难度依然很大。在市场双向波动时,对客户来说,人民币外汇期权业务对满足客户避险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非常一致的市场环境下,相对于远期等产品来说,期权就缺乏了吸引力。另外,由于目前银行的净头寸都是卖出期权,银行的波动率风险无法被有效对冲,导致银行管理期权风险的难度加大。
  王新佑:投机者不足造成交易活跃度不够和流动性不足。从交易方式来看,人民币外汇期权业务只允许企业买入。对期权本身来说,买入期权要付期权费,而银行收了期权费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一个金融市场若有效,则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企业要保值,背后必须有投机对手的出现,但根据目前的市场结构,银行很难扮演一个投机者的角色并拆分市场。
  债券承销发行与投资
  肖宇: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将成为商业银行转型的拳头产品。2010年底,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到20.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债4.3万亿元。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看,债券存量规模占贷款存量规模的比重仅为5%,与利率市场化要求的平均占比20%水平相差甚远,如果按照信用债券年均1.4万亿~1.6万亿元的平均增速来看,“十二五”期间债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几年来,银行间市场通过完善制度、丰富债务融资产品和扩大承销团成员参与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保障了债务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监管当局也加大了对风险防控的投入力度,信用风险防控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尚未发生真正的信用违约事件。从国际上看,只有经历过完整经济周期的信用市场才能成为成熟完善的市场。几年来,信用债市场的高速发展得到了市场各方面的“呵护”与“关爱”。从市场当事者来看,信用风险违约事件发生得越晚越好,越有利于监管各方实现监管竞争和提高效率。而从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信用风险违约事件发生得越早越好,这样可以让我国的信用市场尽快成熟起来,持续有效地担当起促进中国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任,成为金融脱媒、信贷收紧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主战场”。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总裁高级助理)
  
  诸建芳:二季度CPI水平或将为5%~5.1%。受政策因素影响,我国2011年的整体经济走势可能会呈现“前低后高”状态,从环比意义上说,下半年的增长要比上半年略快一些,但季度之间的差异会明显收窄。
  2011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呈现放缓的趋势。在投资方面,政府调控政策会带来房地产投资的下降。信贷投放量减少和对新开工项目的控制也会造成投资出现一定的放缓。在消费方面,较2010年会继续出现较明显的放缓,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包括汽车、住房装潢等,这种状态很可能会继续下去。在进出口方面,虽然目前公布的出口数据仍很高,但政府可能会逐渐取消一部分出口退税并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升值幅度很可能会超出5%,从而使后续出口增速出现下降,而进口由于经济放缓导致的内需下降,也会出现一定的减缓。
  二季度,CPI仍会在高位运行,大约在5%~5.1%的水平。三季度以后会出现一定的回落。这是因为:(1)全球范围整体货币环境已经逐渐从宽松转为稳定。(2)一旦美国进入货币紧缩通道,美元走高也会大大减缓输入型通胀压力。(3)国内供给的增加会带动农产品和食品类价格的逐步回落。
  由于目前整体的流动性仍然较为宽松,二季度,政策还会持续在紧缩状态,政策调控的重点仍会落在物价和房价。2011年6月以后,随着政策的重新评估和部署,着力点会转向经济增长。短期内,货币政策仍将继续使用数量型工具,估计在2011年中期还会有一次加息。此后,随着通胀压力的减轻,货币政策在年内也可能会从收紧转为稳定和相对温和。
  (作者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束行农:债券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阶段性投资机会依然存在。2011年,宏观经济总体上相对乐观,但面对准备金率上调、存贷比指标考核、美国经济好转后随时可能淡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资金面的不确定性明显加大。出于配置需求的考虑,我们认为,2011年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整体波动会处在相对较窄的区间内,仍有阶段性投资机会,出现大行情的可能性不大,加之资金面的突发性紧张可能会成为常态,交易型需求空间不大。
  目前,主流投资机构仍未能就债券市场投资形成一致的看法。从加息后收益率曲线中长端先陡峭后平坦,甚至出现收益率下降的情况,可以明显看到市场浮现的投资性需求,但配置型需求仍然是整个债券市场需求的主流。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备付金基本上下降到了历史低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存贷比相对较高,财政部国库现金管理也一直在高位运行,显示出资金面承受短期波动的能力正在下降。
  在具体投资品种上,一是国债,这是商业银行配置性需求的主体。除非资金面突然紧张或是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通胀以及外部经济、政治局势等出现较大反应,造成收益率曲线受到阶段性干扰,从而在中长端可能产生一个修复性的“陡峭”,但这也恰是国债配置的较好时机。2011年二季度可能是今年配置性需求的重点窗口期和债券投资做好储备的最优时间段,但受流动性紧缩和利率不断走高的制约,交易性需求可以少参与或不参与。二是信用债,无论从收益水平还是风险角度看,信用债收益率仍有可能继续上行但空间相对较小,加上现在信用债的收益曲线远远高于历史均值,信用债仍具有投资价值,而这种价值仍然来自于投资需求,而非交易需求。
  
  (作者系南京银行副行长)
  
  王蓉:充分发挥“租赁+融资/融物”关系,优势互补,互利共盈。民生金融租赁成立三年来,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公务租赁公司和最大的船舶租赁公司。今后,民生租赁希望能与各家金融同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租赁加融资、融物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盈。这是因为:一方面,租赁资产的风险较小。租赁和银行贷款不太一样,所有的租赁一定有个租赁物,对资金的终端使用者可以完全控制。另一方面,租赁一般都有稳定的现金流。此外,还可用租赁资产做一些信托和理财产品。
  (作者系民生银行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财务总监)
  
  探讨之一:2011年月度CPI最高点能否突破6%
  束行农:突破的可能性存在,但并不代表物价失控。目前,物价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仍然比较大,单月突破6%的可能还是存在的,但这并不代表物价是失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输入型通胀压力难以得到缓解,二是国内的资源性产品价格一直在上涨或在高位运行,三是过去两年大量的货币投放在今年对物价上涨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尽管政府在流通环节和配套的税收等环节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今年食品价格、房地产价格、投资品价格包括黄金白银价格的上涨,都是货币大量投放带来的结果。
  诸建芳:今年CPI突破6%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有五:一是中东、北非的局势在短期内虽然可能会恶化,并对油价波动产生一定冲击,但从油价整体走势来看,油价持续攀升或达到过去高点的可能性并不大。二是全球整体货币政策转向收紧,尽管美国的货币政策不会马上就转入一个收紧的状态,但从趋势来看,到年底还是会比目前偏紧。三是国内货币投放收紧的趋势仍较为明显,广义货币(M2)增长和其他指标已经出现了明显回落,这些指标快速回落后仍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对控制通胀预期会有较正面的帮助。四是CPI的“翘尾”因素也是前高后低,虽然2011年一季度CPI的涨幅比2010年四季度要高,但从价格上升动能来看,今年一季度已经比去年四季度有所缓和。五是今年政府对通胀的调控目标是4%,虽然4%从目前来看不太可能达到,但政府的管制会使很多方面的价格即使有压力也很难体现出来。
  探讨之二: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是否会出现信用违约事件
  肖宇:对城投债的担心更大。企业债务市场没有违约,只说明市场还不够成熟。我国信用债市场的高速发展是从2006年开始的,实际上才经历了六年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信用违约事件发生越早越好,越早肯定损失越小,越早肯定会完善得越好。从交易商协会的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底,评级为AAA级的企业数量达到150家。从协会通报的情况来看,A+企业的评级漂移达到45%,AA-企业向上漂移达到15%。而2010年下半年以来,发债企业的评级中心在下游,实体经济的增长和评级往上漂移是不一致的。近期,交易商协会已经签署了向投资人收费的评级模式,提出双评级制度和再评级制度。如果我国推出双评级制度,企业的投资价值和定价发行将以评级低的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引发信用违约事件?当然,信用违约事件的发生不一定出现在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从最近交易商协会召开的2011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来看,大家对城投债担心更大。因为城投债的担保还款能力是基于土地的担保,如果现金流的还款能力不够,有可能从城投债发生。总之,我个人很不希望信用事违约件发生,但从成熟市场的发展历史出发,又希望信用风险违约事件早日到来。
  高占军:未来实质性债务违约的概率增大。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最近十年中,没有一个发行体出现过实质性违约。但长远来看,发生实质性债券违约的概率会越来越大。原因有三:一是从发行人的角度来看,现在有20%的发行人是民营企业或城投企业。二是从评级的角度来看,AA-级以下的企业所占的比重已达15%,评级最低的甚至为BBB+。三是,在很多中小企业的集合产品中,不少发行体的评级非常低。
  (作者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
  
  探讨之三:2011年货币政策应以价格型还是数量型工具为主
  王蓉:应以数量型工具为主。这个问题自2010年以来,大家都特别关注,而且也一直存在争议。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之一就是要抑制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货币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要抑制通货膨胀应该有三方面事情必须做:一是必须要收缩流动性,减少货币供给。而减少货币供给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数量型的工具,央行今年已连续四次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二是控制总需求。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提高利率,因为提高利率可以提高融资成本,减少企业对贷款的需要。三是要控制住物价。
  因此,要抑制通胀,这三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做,而要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我认为还是要以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就是说以调整准备金这个工具为主。同时,再以价格型的工具,例如加息互相配合使用。
  探讨之四:当前国债和企业中期票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赵陵:债券市场的利空因素比利多因素多。主要原因有六:一是全球通胀生成的货币基础已然存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全球主要国家或经济体为了应对各种危机,不断印发钞票,过量的货币投放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造成包括输入性通胀、资产泡沫和大宗商品上涨等问题。二是中国会不会进入“滞胀”虽然还没有结论,但已经形成的一个共识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通胀会上升。三是当前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不会改变。有人以2008年的情况与当前的情况做比较,认为现在紧缩已经进入了尾声,我个人不太认同这一观点。四是银行配置债券的资金在不断减少。从负债角度看,受负利率持续影响,银行吸存压力越来越大,理财产品产生的货币效应对负债造成了很大冲击。从资产角度看,银监会出台的相关制度使银行“以贷养存”的能力大大削弱,特别是对那些与产业链条联系不是很紧密的银行冲击非常大。此外,准备金率不断上调的效用也很明显。因而,从资金面来说,债市蕴含了比较大的风险。当然,债券市场目前也存在着一些有利因素,毕竟有一部分资金是必须要用于债券投资和配置的,属于“刚性需求”,特别是在流动性阶段性宽松的时候,刚性需求对债券配置会形成一部分效应。六是从债券品种看,信用债在抗通胀方面是优于国债的。当然,信用债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供给方面,企业拿不到贷款后可能会促使信用债供给增加;在需求方面,由于银行过去很多表外资产要进表,也会对银行的资产配置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影响。
  (作者系光大银行资金部总经理)
  
  探讨之五:部分金融市场业务在民生银行的实践
  杨越:贵金属业务在民生银行的实践和发展。2007年初,民生银行开办贵金属业务。四年来,凭借领先市场的创新能力和“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多次获得上海黄金交易所“优秀会员”和各种单项奖励,是首批获人民银行批准具有的黄金进出口资格的股份制银行之一,在业内具有很高的声誉。
  产品上,已具有全面参与国际黄金市场即期、掉期、远期、借贷(拆借)及质押等除波动率外的全部产品。既推出了代客户买入到提取实物、套期保值的实物黄金业务和代理法人延期业务,又有为用金企业、产金企业规避金价波动风险的黄金借贷业务,也有既能实现保值又能套利的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业务。2009年,自主设计以人民币计价的贵金属远期交易业务,并推出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延期交易业务;2010年,推出国内首款“自主管理型黄金”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46.46%,被《理财周报》、“第一理财网”评为年度最佳投资产品,还推出了黄金寄售业务、代理个人T+D业务、黄金自营交易、黄金质押业务等。
  
  在交易上,连续三年位列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场内交易前三名。2008年黄金交易量206.6吨,交易金额406亿元人民币;2009年黄金交易量188.7吨,白银交易量1750.5吨,交易金额533.6亿元;2010年黄金交易量205.9吨,白银交易量11735.5吨,交易金额1130亿元。民生银行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最为活跃的两家银行之一,是国内参与套利交易最活跃的银行之一,自营交易收益率市场领先,还是国内全面参与LBMA、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四家银行之一。
  杨越:固定收益及衍生品业务在民生银行的实践和发展。2010年,中国民生银行固定收益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债券交割量(现货)278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5%,市场排名由2009年的第31位升到第6位,并获得全国银行间本币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奖”和全国银行间本币市场“最佳进步奖”。
  回顾成绩,主要得益于:一是高效的团队研究机制。研究团队专注宏观、政策等层面研究分析,及时把研究成果通过日报及周例会等方式定期交流。二是丰富的产品线。目前,产品线已经涵盖人民币和外币债券投资、债券市场自营交易、债券做市商双边报价、柜台报价、债券结算代理、利率互换、资金回购拆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代理投标等业务。三是门类齐全的业务资格。民生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取得了门类齐全的业务资格。包括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地方债承销团成员,企业债主承销商、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结算代理行、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同时,是首家获银监会批准办理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股份制银行、首批获得了以Shibor为基准的利率互换报价资格、首批获得了CRM(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交易商和凭证创设资格、首批公开市场CRM报价机构、首批完成中国信用衍生品CRM市场交易。四是严谨的风险控制体系。通过部门内嵌风控部门及行内与金融市场部平行的风险管理部的机构设置,在固定收益及衍生品业务上层层把关,严格控制风险。五是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交易员队伍是由从业经验丰富、市场知名度高的优秀本外币及衍生产品交易员组成,大多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及2010年市场收益率大幅上行的考验。
  肖宇:融资发债业务在民生银行的实践和发展。作为第一批获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资格的商业银行,民生银行融资发债业务已经涵盖了中国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私募债务融资工具等业务,并以“效率最优、服务最优”的经营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3月底,已为百余家企业成功发行1400多亿元的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既有国家电网、国电集团、长安汽车、潍柴动力、山钢集团、安徽高速、云南铜业等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又有奇瑞汽车、国丰钢铁、江阴澄星、天士力、富通集团等多家优质民营企业,还为重庆农商行、攀枝花商行、德阳商行等多家银行承销发行了30多亿元金融债券,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在利用好民生银行体制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业务优势。一是高效率的发行审批机制。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实施风险总监派驻制,风险管理前移,风险总监随时深入企业、深入客户,使风险管理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需求,极大提高了内部审批效率。二是快速反应的区域化管理和总分行联动机制。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实施区域项目经理负责制,总行搭建为事业部、分行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培训的对接项目经理管理平台,每个项目形成总分行事业部联动的专业化团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跟踪服务,极大提高了项目运转效率。三是标准化的服务管理模式。民生银行根据不同客户类别建立了流程化、标准化的业务操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效率。四是一体化的服务管理体系。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集市场研究、风险管理、项目运作、承销发行、后续服务、交易流通等职能为一体,为成功发行、分销提供坚强后盾,有效增强了债务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和资金划转的及时性、安全性。五是全方位的配套金融服务。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综合授信、理财融资、资产管理、风险规避、票据融资、贸易融资、现金账户管理、委托贷款等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服务。六是专业化的团队服务能力。该团队是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和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拥有财政部国债承销商资格,是首批获得企业短期融资券承销业务、中期票据承销业务和CRM(信用风险缓释合约)凭证创设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