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运用及前景

2011-01-01 00:00:00颜岩欧阳健
银行家 2011年6期


  2005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迅猛,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发行量从2005年的2100亿元飙升至2010年的16131亿元,增长8倍多。信用债市场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在直接融资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发债主体的信用风险逐渐暴露出来。虽然在中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信用违约事件,但随着发债主体不断多样化,这一风险不可避免的要暴露出来。间接融资方面,不良贷款等风险问题一直困扰着存款类机构。真正需要贷款的中小型企业的需求难以满足,大型国有背景企业贷款占比偏高。
  归根结底,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如信用债和贷款)与信用风险无法分离,投资者无法实现相对高收益和低风险的“兼得”,同时风险偏好的投机者也无法单纯实现信用风险带来的收益。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的信用风险转移主要通过担保的方式实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便应运而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指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及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简单的基础性信用衍生产品,即可交易、一对多、标准化、低杠杆率的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edit Risk Mitigation Agr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