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霉菌
木霉又称绿霉,为食用菌主要竞争性杂菌,分布广,对多种食用菌子实体寄生力很强。蘑菇、香菇、草菇、平菇、凤尾菇、金针菇、猴头菇、木耳和银耳等几乎所有食用菌在制种和栽培过程中都会受其侵染危害,发生轻时局部范围少出菇或出现斑点菇,重时导致整批菌种报废或整床培养料毁坏。
1.症状识别:培养料染菌后初期产生白色纤细致密菌丝,逐渐形成无定形菌落,以后从菌落中心到边缘逐渐产生分生孢子,使菌落由浅绿色变成深绿色霉层。通常菌落扩展很快,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几天内木霉菌落可遍布整个料面。通常接种时消毒不严格、棉塞潮湿、生产环境不干净易染病,菌丝愈合、定植或采菇期菇柄基部伤口多易受感染。
2.防治方法:①注意接种箱、接种室、栽培菇房及有关用具的彻底灭菌,保持生产环境洁净。防止消毒时使用甲醛过量,以免甲醛变成甲酸形成酸性环境。②根据病菌和食用菌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尽可能利用不适宜木霉生长的环境条件,先让生产食用菌发菌良好,形成竞争优势。例如香菇菌丝25℃生长最好,16℃时菌丝生长速度快于木霉菌丝,25℃以上则木霉菌丝快于香菇菌丝。故香菇接种后先在16℃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待菌丝占满料面后,再逐渐升温到25℃,避免木霉侵染。③尽量选择低温干燥季节栽培,菌丝愈合阶段覆盖塑料膜,注意适当通风降湿,后期揭膜不宜过早,以防病菌侵染。生产菇房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左右,并保持清洁卫生和通风良好,避免或减少侵染。高温潮湿或多雨季节加强菇房通风排湿,勤翻堆。播种后或生产期间发现木霉污染,立即挖除,同时注意把死菇、老根清除干净,防止病菌菌丝扩散蔓延。④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当菌种袋或菌种块局部发生木霉时,可用1%克霉灵,或0.5%多丰农,或0.1%施保功,或0.1%扑海因,或0.2%食用菌专用万力,或2%甲醛溶液注射或涂抹,也可用10%漂白粉溶液局部涂抹。菇床培养料发生木霉时,可直接在污染料面上撒薄层石灰粉,控制病菌扩展蔓延。⑤必要时用克霉灵、多丰农或施保功拌料防治。
二、青霉菌
青霉也称蓝绿霉,是食用菌制种和栽培过程中常见污染性杂菌。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引起蘑菇、平菇、凤尾菇、香菇、草菇和金针菇等食用菌子实体发病,影晌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1.症状识别:培养料面发生青霉时,初期菌丝为白色,菌落近圆形至不定形,外观略呈粉末状。随着孢子的大量产生,菌落的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绿色或蓝色,生长期菌落边缘常有1~2毫米的白色带,扩展较慢。老菌落表面常交织形成一层膜状物,覆盖在培养料面上,与空气隔绝,分泌毒素,可致食用菌菌丝体坏死。制种过程中发生严重时,可致菌种腐败报废;发菌期发生较重,可致局部料面不出菇。
多数青霉菌喜酸性坏境,培养料及覆土呈酸性时较易发病;食用菌生长衰弱时易发病,凡幼菇生长瘦弱或菇床上残留菇根没及时清除,均有利于病菌侵染。
2.防治方法:①认真做好接种室、培养室及生产场所的消毒灭菌,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加强通风换气,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②调节培养料适当的酸碱度,栽培蘑菇、平菇和草菇的培养料可用1%~2%的石灰水调节pH值至呈微碱性。采菇后喷洒石灰水,刺激食用菌菌丝生长,抑制青霉菌发生。③菌袋局部发病时可注射15%甲醛溶液,段木料发生青霉时可用石灰水洗刷,菇床上发病可用1%克霉灵、0.5%多丰农、0.1%施保功和0.1%扑海因溶液喷洒防治。 (广西 张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