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的信(组诗)

2010-12-31 00:00:00旧海棠
山花 2010年17期


  用壮观的语言告别,
  用漆黑的理想安慰。
  我一时陷入黄昏
  不可挽回的秋天。
  我只有安静着不说话,
  不呼吸,不生恨。
  接受蛇齿一样接受一场抉择。
  我所有之前热爱过的事物和你们都将成为我永远
   的回忆,
  我所有之前去过的地方和想去的地方都将成为我
   的牵挂。
  
  
  学会复制生活
  是一种安慰。小麻雀,榕树叶,
  秋天的湖水;有时往南吹有时往北吹。
  蓝天被白云追的很高,
  白云随蓝天铺的很薄。
  十字路口站着等待过马路的人,
  我在其中,我们回家。
  回家后无非是吃晚饭,给孩子洗澡,
  遇着孩子不听话
  就抱她去露台上看月亮。
  
  亲爱的,太阳下山时,
  要迁移的鸟儿
  哭了,流下安静的眼泪。
  她未挣扎,
  只需要天黑下来。
  
  
  要下雨了,城市所有的楼宇都模糊不清,
  一些被城市禁止的杂物欢快地飞在空中。
  回家的车辆堵在路上,车里的人像白鸽子
  再也不愿意伸出头来。我们一时成了孤单的人,
  在一个人的国度里
  回忆往事,听情歌,做下半生的抉择。突然醒悟,
  原来我们一直都是这样活着。
  
  
  太阳下山前
  被女儿认作缠在电缆上的气球。
  我们去买玉米,咖哩果,
  和明早的鲜牛奶。
  她走在我后面,拖鞋里进了小石头,
  她弯下腰,
  看见路边的小野花。
  当她发现妈妈不见的时候
  她发现了我遗失多年的生活。
  我揣着童年
  躲在小树林里不说话。
  
  
  这一日无所得。秋老虎趴着不动,
  搭拉着眼皮像阉了的太监。
  暴雨时关闭的泳池这天格外热闹,
  乳房下垂者含蓄地躲在角落地不时地提示她的女儿:
  慢点,慢点。你小心呛着水……
  这一日实在无所得,我仅遇见了中年以后的自己。
  
  
  秋天里,皱纹落在你的眼角,
  枝头上的柿子像恋爱一样红,
  你坐在树下,一封早年的信件露出一角。
  
  你几乎忘了她是谁,
  方格上尽是些发霉的斑点。
  你锁起眉头,
  一次旅行眼看着逐渐在斑点里壮大……
  
  你叹息已接近中年。已接近中年,
  已接近中年,
  往事只能回忆。
  
  
  止于欲望的风停在雨后,
  鸽子停留在窗棂前。低头
  看故年,你孩子一般的模样。
  哪知道进入中年之后会是这般的荒凉:
  
  你长久地呆在一间只有时间的屋子里,
  怀念疯长,
  你却叫不出她们的名字。
  你只道:她们追着风,追着风
  追着风……
  追着风分享放学路上捡到的东西。
  
  
  如果无处去,就去荔枝公园走走,
  那里下午安静,浸月桥上偶尔有人走过,
  都是慢悠悠的,
  生怕一会儿就走完了。
  被微风吹着的
  荔湖,一周都设有长椅,
  不管是坐着人的还是没坐着人的
  都面向湖中心。
  
  诗人简介:旧海棠,生于1979年,安徽临泉人。现居深圳。
  
  编后记:本期推出三位女诗人的作品,可谓“新红颜写作”。“新红颜写作”不是一两个女诗人的事,它早已暗中汇聚为一股文学的潮流,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女性正在逐渐成为当代诗歌创作主体,其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女性诗歌发表量逐年增长,尤其在年轻一代中有高于男性之势;此外,女性诗人所占比例也明显增加,有影响的女诗人越来越多。当然,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有:女性受教育人数与比例增加,大学文科主要人群发生变化,以女性居多,因而导致文学创作主体和人群的变化;另外相对而言,女性生存压力少于男性,因而可以更专心于创作;同时,网络的普及促进了女性创作——学习交流更为便利,居家写作也自由方便,传播也更为迅速便捷。“新红颜写作”应该是现代性与中国性的结合。“新”,乃是其主体是自由独立之现代女性,而且,其指向应该是创新,是一种自由自主自然自发的创造,更凸显女性意识;“红颜”一词则具有中国传统美学色彩,是来自传统的,吸收了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学,因此,又有传承。所以,应该强调“新红颜写作”的两个特征:一是其女性的维度,女性在历史上尤其在中国传统中是弱势群体,“新红颜写作”的命名,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对女性诗歌命名;二是其中国性的维度,因为,此前的现代中国女性诗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西方现代诗歌的亦步亦趋,基本上是模仿、借用、引进,当然,也有部分是转换性创造,但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个性,缺乏独特性。最后,从诗学本体来说,由于女性诗人天生依赖经验与感受,就会打破更依赖理性和观念写作的男性诗歌霸权。从更大的文化文学意义上,新红颜写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冲淡当代诗坛的争斗、暴戾、萎靡之气,回复诗歌最基本的品质:真、善、美与爱。
  ——本辑特邀主持李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