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建召
(湖南省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 南县 413220)
支原体、衣原体是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NGU)的主要病原体,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道炎,女性多表现为宫颈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1]。该病临床过程隐匿、迁延,症状轻微,不易引起患者和医生的重视,由于用药无严格限制,所以其致病性和耐药性己成为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2]。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和衣原体(CT)在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的感染情况,笔者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送检的泌尿生殖道感染者进行支原体和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1 检查对象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NGU)支原体或衣原体阳性患者共258例,男性185例,女性73例。年龄16-61岁,病程2d-3年,多数患者有婚外性交史或配偶感染史。男性患者主诉有程度不同的尿道不适、刺痒、排尿时或尿后灼烧感等尿道炎症状。女性患者有部分泌尿道症状外,还有白带增多、阴道及外阴瘙痒等症状。
1.2 实验室检查 被检测采样者1周内无抗生素使用史。男性尿道拭子于尿道内2-4cm处取样,女性拭子于宫颈内1-2cm处取样,部分做尿道、宫颈双采样。衣原体检测采用衣原体试剂盒(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直接定性检测(胶体金法)。支原体试剂盒由珠海斗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试剂盒包括两部分:①UU-Mh培养液;②药敏试验板。培养基试剂条中药物依次为四环素(TET)、左氧氟沙星(LEV)、红霉素(ERY)、交沙霉素(JOS)、强力霉素(DOX)、环丙沙星(CIP)、美满霉素(MIN)、罗红霉素(ROX)、阿奇霉素(AZI)、克拉霉素(CLA)十种抗生素。取所需数量试剂复温至室温,将药敏板条固定于酶标板架上。棉拭子插入培养液中充分振洗并在瓶壁挤干拭子,将混有标本的培养液100μl加入各微孔中;加矿物油1滴覆盖;置板条于35℃-37℃培养24-48h,分别记录结果。
1.3 支原体培养和药敏结果判读 各微孔变红混浊,表明有污染,不应报结果,应重做试验或做其他检查。培养及鉴定孔由黄变红表明有支原体生长;24hUU孔变红为UU生长,判断为UU感染;48hMh孔变红,为Mh生长,判断为Mh感染。2孔均变红为UU、Mh混合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支原体感染 在258例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阳性率74.81%(193/258),其中女性阳性为79.45%(58/73),男性为72.97%(135/185),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衣原体感染 258例患者做衣原体抗原检测,阳性率为44.96%(116/258)。男性的衣原体阳性率为65.52%(76/185),女性为54.79%(40/73),男性的阳性率显著地高于女性(P<0.05)。
2.3 支原体、衣原体双重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双重感染率为19.77%(51/258)。男性感染率为23.24%(43/185),女性为10.96%(8/73)。支原体、衣原体双重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例(%)]
2.4 支原体的药物敏感率比较 支原体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见表2。135例支原体感染中,UU感染人数95人,Mh13人,UU+Mh27人。不论是单纯感染,还是混合感染,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克拉霉素的敏感性都是最高,其次强力霉素和阿奇霉素也比较敏感,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红霉素敏感性最低。其中,UU对大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高于Mh,而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Mh的敏感性高于UU,UU+Mh混合感染的敏感性均明显较单纯感染者低。
表2 支原体的药物敏感率比较[例(%)]
泌尿生殖道系统炎症大多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NGU),而NGU中通常又以衣原体为主要病原体(约占50%),支原体约占30%[3]。支原体是能在细胞外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引起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有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除引起NGU,导致不孕不育外,还可引起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肾盂肾炎、盆腔炎等[3]。随着衣原体、支原体检测方法在国内的逐步推广,近年来,由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所致的NGU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4]。我们研究发现,本院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的支原体阳性率达74.81%,女性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生殖道的特殊环境适合支原体寄生并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致病有关;衣原体阳性率44.96%,男性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性生活活跃有关。
支原体感染类型中,以UU最为常见,其次为UU和Mh混合感染,而单纯人型支原体感染较少见,提示Mh多以复合感染的形式存在,与文献报道相一致[5]。支原体缺乏细胞壁结构,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对其作用不大,必须用抑制微生物DNA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方可奏效,以往经验性用药往往推荐红霉素和四环素等抗菌药物作为首选。敏感性均较高的药物是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和克拉霉素,而红霉素、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低。因此,临床医生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宜选用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和克拉霉素作为首选药物。不同类型的支原体的药敏谱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UU和Mh感染人体后,自身的代谢不同,引起耐药谱不同。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原体的敏感率仅60%左右,红霉素甚至低于20%,较以往报道明显下降,故临床上需改变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习惯。UU和Mh混合感染后,大部分抗生素的敏感率均明显较单纯感染者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可能是支原体发生混合感染后,易发生多重耐药。因此,临床医生在选用药物时,对于混合支原体的感染患者,宜选用联合用药。特别提出的是,虽然左旋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UU的敏感率较低,但是对于Mh感染的女性患者仍可考虑联合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和克拉霉素使用。因此,临床医生按照性别来选用治疗药物很有必要。总之,近年来随着支原体和衣原体检出率的上升,县级医院应加强支原体、衣原体的联合检测,及时根据药敏结果,按照患者不同性别以及支原体感染的类型来选用药物,对于提高NGU治愈率、缩短用药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1]张淑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6)∶53-54.
[2]郝金中,韩 晶.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特征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6)∶705-707.
[3]段 贞,陈 玮,李 浩,等.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衣原体、支原体检测与药敏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 894-1896.
[4]杨 斌,郭兆旺,陈超群,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2)∶23-24.
[5]刘光兰,叶校根,龙胜举,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