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离子交换工艺中钨锡分离新工艺(III)——钨精矿的焙烧预处理研究

2010-12-31 13:25聂华平王秀红万林生
中国钨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锡石锡矿硫化

聂华平,王秀红,万林生

(江西理工大学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钨锡矿是我国钨矿资源中的重要矿种。在钨的离子交换工艺中,锡是极为有害的杂质之一,钨成品中微量锡的存在,也会对其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等方面有着致命的危害。根据GB/T 10116-1988要求,在0级APT(仲钨酸铵)中,锡质量分数要求小于1×10-6,1级APT中锡质量分数要求小于3×10-6[1]。但随着我国优质钨精矿的日益匮乏,可供开采的保有资源中锡等杂质含量越来越高、形态越来越复杂,APT产品中锡超标的问题时而出现,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钨精矿中锡的赋存状态主要有两种,即锡石(SnO2)和黝锡矿(Cu2FeSnS4)[2]。在分离化学中,利用物质间性质、分子结构等的差异来进行杂质深度分离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笔者以锡石和黝锡矿在碱分解过程中的行为差异为基础,寻求钨锡分离的有效方法。这对于加强对锡的监控、保证产品质量、扩大钨资源来源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3-4]。

1 锡石、黝锡矿的碱浸出特性

为探讨焙烧预处理工艺对钨精矿碱浸出钨锡分离的影响,必须对钨精矿中锡赋存状态基本成分即锡石、黝锡矿的碱浸出热力学行为做一详细研究,这是钨精矿焙烧工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1.1 锡石碱浸出的热力学行为

在现有的有关文献中,关于锡石性质的描述,皆表述为锡石微溶于无机酸、碱,性质极为稳定。在碱溶液中,锡石发生如下反应[5]:

据文献[6]数据,可以求出该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为23 431.75J/mol,这就从热力学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其性质的稳定性。

文献[7]研究了锡精矿的NaOH压煮浸出行为。结果表明,在一般的条件下,锡石很稳定,没有合适的溶剂能溶解它。要想锡有所浸出,需采取高碱、高温、高压或球磨的条件:(1)苛性钠用量为理论量的250%~300%;(2)苛性钠浓度在450~500g/L;(3)浸出温度在250~275℃;(4)浸出时间在2~4h;(5)压煮或球磨。文献同时指出,在诸影响因素中,以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产物经鉴定为Na2SnO3·3H2O。

基于上述结论,笔者研究了NaOH浸出锡石时,温度、碱浓度对锡浸出率的影响规律。锡石取自珊瑚锡矿,锡主要以锡石形态存在,含锡63.01%,含硫0.62%。实验先安排在一般的条件下进行探索性试验,即碱浓度为500g/L,温度为140℃,时间为3h,在高压釜中进行,固液比(L∶S)为6∶1,锡矿磨至<0.043mm。锡的分析采用铝片还原,碘标准溶液滴定法。

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浸出条件下,锡的浸出率只有3.14%。由此可见,对锡石的碱浸出实验,安排在一般条件下进行已没有意义。在上述装置下,实验进一步安排了温度、碱浓度两个显著因素对锡浸出率的影响规律。

1.1.1 温度对锡浸出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碱浓度400g/L,L∶S=6∶1,时间3h,锡矿磨至<0.043mm(实验结果参见表1)。

表1 温度对锡石浸出率的影响

由表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Sn的浸出率略有上升,但在实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影响不大,这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一致。

1.1.2 碱浓度对锡浸出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温度170℃,L∶S=6∶1,时间3h,锡矿磨至<0.043mm。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碱浓度对锡浸出率影响

由图可见,锡的浸出率随碱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实验范围内,锡的浸出率随碱浓度变化很缓慢。

综上所述,在一般的条件下,锡石不容易被碱浸出,只有在高温、碱压煮过程中,锡石才有可能被大量浸出。钨精矿工业分解条件,温度一般在200℃以下,碱浓度在500g/L以下,因此,在钨精矿工业分解条件下,锡石的浸出率很小。

1.2 黝锡矿碱浸出的热力学行为

黝锡矿分子式为Cu2FeSnS4,如果实际参与反应的是SnS2,则反应按下式进行[8]:

由于缺乏有关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主要是SnS32-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数据,无法计算出该反应式的自由能变化,因而也就无法从理论上来判断此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及程度。不过,从多方面整理的资料来看,黝锡矿与NaOH有一定的作用能力,其程度比锡石要强烈得多。

实验研究了NaOH浸出黝锡矿时,温度、碱浓度等对锡浸出率的影响规律。原料取自某矿所产黝锡矿,含锡17.69%,含硫27.01%。实验安排在高压釜中进行,固液比(L∶S)为6∶1,锡矿磨至<0.043mm。

1.2.1 温度对锡浸出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碱浓度300g/L,时间2h。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温度对黝锡矿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可见,碱浸时黝锡矿的浸出率比锡石的浸出率确实要高出许多。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锡浸出率亦逐步提高,当温度高于140℃时,这种变化尤其显著。因此,碱浸时,就黝锡矿而言,反应适宜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有的工业生产使用高温高压进行碱浸,若矿中锡呈硫化物状态存在时,锡的浸出率可高达40%以上。

1.2.2 碱浓度对锡浸出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温度80℃,L∶S=6∶1,时间2h。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碱浓度对黝锡矿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可见,随着碱浓度的增大,黝锡矿的浸出率总体上是增大的,但增大的幅度不大,碱浓度从100g/L增大到500g/L时,锡的浸出率从2.70%上升至5.36%。因此,相对来说碱浓度对黝锡矿的浸出影响不大。

由此可见,钨矿物原料NaOH浸出时,其中所含杂质锡的赋存状态不同,则它的浸出率亦不同:以氧化状态存在的锡,浸出率小,危害性小;硫化矿浸出率较高,危害性大。粗钨酸钠溶液中的锡主要来自于锡的硫化矿。因此,为降低溶液中锡的含量可考虑将原料预先进行氧化焙烧,这对降低锡的浸出率有利。

2 钨精矿焙烧对锡浸出率影响的研究

2.1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主要是基于硫化锡在高温下会氧化成氧化锡。由上述的分析可知,硫化锡转化为氧化锡的程度是降低锡浸出率的关键。因此,在下面的实验中,主要是要考察钨精矿焙烧温度和时间对锡浸出率的影响。

(1)实验原料。钨精矿为赣州某矿山高锡钨精矿,化学组成见表2。

表2 钨精矿的化学组成 w/%

(2)实验条件。模仿工业浸出条件用碱浸出钨精矿:将钨精矿置于XMQ-锥形球磨机中,磨矿12h后过320目筛,取筛下部分进行试验。称取钨精矿100g,用理论量1.6倍、质量浓度为500g/L的NaOH溶液在沸腾状态下浸出3h之后抽滤、洗涤。

2.2 实验结果

2.2.1 焙烧温度对锡浸出率的影响

焙烧条件:将钨精矿在马弗炉中分别在温度为200℃、400℃、600℃、700℃、800℃下焙烧2h,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焙烧温度对锡浸出率的影响

由表可见:

(1)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钨精矿中锡的浸出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2)不同的温度阶段,下降的程度有所不同。温度小于500℃时,锡的浸出率降低极为缓慢,下降的程度几乎为零,温度升高至400~500℃,锡的浸出率只下降了百分之零点几,在温度达到600℃后,锡的浸出率急剧下降,跌幅最大,温度超过700℃时,锡的浸出率又变得很缓慢。

2.2.2 焙烧时间对锡浸出率的影响

焙烧条件:将钨精矿置于马弗炉中,温度设定为750℃,分别焙烧0.5h、1h、1.5h、2h、2.5h,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焙烧时间对锡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可见:

(1)在实验的时间范围内,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钨精矿中锡的浸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2)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下降趋势的程度亦不相同。在时间小于1 h内,锡浸出率降低最为显著,在焙烧时间超过1h后,锡浸出率的下降变得极为缓慢。这种规律可能与锡硫化物的氧化速度有关,即锡的硫化物在高温时,氧化成SnO2的速度很快,以至于在焙烧时间不到1h时,就基本氧化完成。

3 分析与讨论

(1)温度对钨精矿焙烧后锡浸出率的影响,呈现出先低后快再低的规律,这与锡硫化物的氧化温度有关:锡的硫化物如SnS2在温度低时,很难氧化成氧化锡(SnO2);随着温度升高,硫化状态的锡逐步开始氧化,并由表3可以推断出,在600℃左右急剧开始氧化,温度达到700~750℃时,氧化基本完成。所以再升高温度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2)钨精矿不焙烧时,得出锡的浸出率达5.96%,这说明本研究所用的钨精矿中锡的赋存状态大部分是硫化状态,同时也说明了硫化状态的锡在碱浸时浸出率确实较高,这与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在焙烧温度为800℃时,可以肯定钨精矿中的锡绝大部分转化为SnO2,而此时锡的浸出率只有1.04%,这说明在一般的碱浸条件下,无论从绝对值来看,还是相对于硫化状态的锡,锡石确实很难浸出,这同样与前面的分析相一致。

(3)钨精矿经过焙烧后,可明显降低锡的浸出率,此外,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焙烧也是有益的:①经氧化、挥发,硫、砷等杂质会部分除去[9]。②除去矿中残留的浮选剂。浮选剂的除去有利于碱浸反应的进行,残留的浮选剂可能附着在矿物颗粒上,以薄膜形式阻碍了反应的进行。③改变矿物的物理结构。在对矿物进行加热焙烧时,由于膨胀系数的不同和化学作用的渗透性以及固溶体的形成,都可使矿物解离、分裂、生成表面凹孔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钨的浸出率[10]。

(4)由于呈氧化状态的钼比较容易浸出[11],因此,原料经过焙烧会使钼的浸出率增大,这会加重后续净化负担。因此,对于高钼钨精矿,建议不使用焙烧法进行预处理。

4 结语

(1)实验研究证明,在一般的碱浸条件下,锡石(SnO2)很难浸出,其浸出率一般不超过5%。锡石的碱浸出率随碱浓度、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2)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锡石而言,黝锡矿的浸出率要大得多,在碱浸温度为160℃,时间为2h,碱浓度为300g/L时可达40%以上。黝锡矿的碱浸出率随碱浓度、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温度在140℃时影响最为显著。

(3)高锡钨精矿中,如果锡的存在状态呈硫化状态,从降低杂质锡浸出率的角度考虑,通过氧化焙烧使锡全部呈锡石存在是有意义的。实验所用的钨精矿,在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2h的条件下,锡的浸出率从不焙烧的5.96%下降至1.05%。

[1]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10116-1988仲钨酸铵[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

[2]李洪桂.稀有金属冶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16.

[3]朱 俊.中国钨资源前景探讨[J].中国钨业,1997,12(11):11-14.

[4]李洪桂,刘茂盛,孙培梅,等.适应钨资源形势的变化开拓钨冶金的新工艺[J].中国钨业,1999,14(5/6):137-139.

[5]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80.

[6]杨显万,何蔼平,袁宝州.高温水溶液热力学数据计算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7]钟 晨,陈淑瑜.用低品位锡矿制取锡酸钠的研究[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9,9,(1):35-41.

[8]陈寿椿.重要无机化学反应[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

[9]彭芬兰,温芳胜,戈保梁.利用介入法氧化焙烧降低黑钨精矿中的杂质[J].云南冶金,2003,32(5):10-13,23.

[10]李洪桂.稀有金属冶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26.

[11]李洪桂.钨矿物原料碱分解的基础理论及新工艺[M].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锡石锡矿硫化
云南宝石级锡石的光谱特征研究
新型捕收剂BK416对锡石的捕收性能研究
高铁含锡矿氯化及还原-硫化焙烧试验研究
世界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
湖南柴茅岭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广西环江县九逢锡矿床锡石碎裂特征及剪切作用分析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悬臂式硫化罐的开发设计
我国锡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柠檬酸对锡石浮选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