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的探讨

2010-12-31 17:04:15张立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6期
关键词:雨水管纵坡检查井

张立辉

(嘉兴市兴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000)

1 前言

雨水口城市排水系统的起端,是城市道路上收集雨水的排水设施,路面上汇集的雨水首先泄入雨水口,经过雨水连接管流入道路下面的排水管渠。雨水管渠系统时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系统中收集雨水的构筑物,一般应设在交叉路口、路面最低点以及道路路牙边每隔一定距离处。其使命为及时地将路面雨水收集并排入雨水管渠内。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3 个部分。而雨水口设置在道路什么位置上最合理,是每个设计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对雨水口的设置进行探讨。

2 雨水口的设置原则

雨水口的设置应根据暴雨强度、道路宽度、路面种类、道路纵横坡度、周围建筑地形及排水情况、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决定;道路上排水的汇合点、凹竖曲线的低洼处、道路转弯半径切点附近(分水点除外)在人行横道线上游位置,最低点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雨水口应避免设在沿街建筑物门口、停车站、分水点及其他地下管道顶上。建筑物门口、停车站处均应在上游设雨水口截水;在道路纵向顺坡长度大于200 米时,应适当减少雨水口间距,减少的数值由计算决定;设置雨水口时,其高程、位置、数量既考虑现有的道路宽度,又要结合今后街道发展情况;在十字路口处和主干道与次干道或与内部道路出口相交处,应根据雨水路面径流情况及方向布置雨水口。若内部道路较窄,路口转弯半径较小,可将雨水口布置在转弯处;沿街建筑的雨落管,尽可能接入雨水口中;沿街低于街道的居民区和机关,设计时应作好调查研究,如地面排水无出路或经常积水,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设置雨水口,并连通支管接入雨水管道;在道路纵坡大的路段,不宜横断路面设置一排雨水口,否则对排水、行车都不利。通常可采取沿立道牙设多箅雨水口或做平石盖板小方沟与雨水口相连通,平石上设泄水孔,使路面水顺路边排入方沟;广场应按水流方向有利于截水的位置及最低点或易造成积水处设置雨水口。

3 雨水口型式及适用条件

雨水口的构造型式很多,各城市结合本地区的特点,都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雨水口型式一般为平箅式、偏沟式、联合式、立箅式四种,每一种均可采用单箅、双箅及多箅型式。各型式雨水口的适用条件如下:偏沟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立道牙的道路,且一般无杂物堵塞雨水口井箅的路段;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无立道牙的道路、广场及地面低洼聚水处;联合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立道牙的道路,径流量较大的路段或可能有杂物堵塞雨水口井箅的情况;多箅式雨水口适用于径流量大而集中的积水区。道路纵断凹折点或广场最低点处采用,道路较宽为避免单箅雨水口间距过近、支管过多时采用;横截式雨水口为多箅的平箅式雨水口,只能用于个别纵坡大、横坡平缓、雨水顺路面淌流且流量较大、无重车通行的次要街道及区间路,或靠路面径流排水的街坊内部道路出口截流以及部分露天地下通道的进出口雨水收集。

4 雨水口间距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97)中说明: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雨水口设计多了,造成浪费的同时影响道路的美观;雨水口设计少了,达不到及时收集路面雨水的效果,雨水口设计间距根据道路参数的不同而不同,经过计算来确定。

4.1 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与道路的坡度,雨水口型式、箅前水深等因素有关,但一般泄水能力如下:

4.2 雨水口间距应根据水力计算及有关控制因素确定。

4.3 道路纵坡直接影响雨水口的间距。纵坡大时,水的流速大,不能充分进入雨水口即行越过;纵坡小时,水的流速过缓,往往形成积水。据苏联克诺列提出的雨水口间距曲线,以纵坡为0.025 时的雨水口间距最大,大于或小于0.025时,间距均须减小,即增加雨水口数量。道路纵断凸形转坡点向下第一个雨水口的位置,即起点雨水口至分水点的距离,可等于一般间距的两倍,亦即路面径流长度等于二倍雨水口的间距。

凹形竖曲线段的雨水口间距应缩短为一般间距的一半或不缩短间距而采用双箅雨水口。纵坡变动较大的道路、广场等,应采取划分小汇水面积的方法布置雨水口及选用式样,以使水流能集中进入雨水口排除。

4.4 雨水口间距位置尚须与检查井配合,一般与检查井对应,以便于连接。从雨水口到干管上最近的一个检查井或连接井,雨水支管长度不得大于25 米,最小管径为200 毫米。

4.5 街道上布置雨水口的间距,但在汇水点、低洼处、路面径流起点的雨水口,以及在支路上无雨水管,而雨水顺路面流淌至街道上的第一个雨水口,均应经计算决定。

5 雨水口施工要求,雨水口井圈高程应比该处道路路面低30 毫米,并与附近路面接顺;设置在道路边沟内的雨水口,应使边沟纵坡坡向雨水口,使雨水口低于沟底2~3 厘米;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时,应使其四面的地面坡向雨水口,并应自雨水口圈向四周护砌;雨水口砌置深度应根据支管位置(通过车道或人行道)、串联、水文地质、管道交叉等情况决定,一般砌置深度不宜大于1 米;雨水口井身可用机砖砌筑或预制装配,井底不须设沉淀部分,应填抹平滑,设置流槽;雨水支管坡度一般不应小于1%,最大不得超过20%,超过时需要特殊处理;接入检查井的一条雨水口支管,可以连贯地接几个雨水口,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 个。

6 结论

雨水口之间的最佳宽度是随着道路设计坡度、红线宽度、雨水口型式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忽略道路坡度对雨水口间距的影响,雨水口型式选定的条件下,不同道路宽度的最佳雨水口间距是不同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如果道路坡度很大(大于2.5%),坡道有很短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雨水口,可在道路的最低点设计双箅或多箅雨水口来达到收水的效果。

当然,不同地区的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设计习惯是不同的,地域的差异性也是决定雨水口设计间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不仅关系到城市排水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关系到城市的交通与人行安全,还涉及到城市道路的外观形象等。工程设计中应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样才能设计合理,使工程建设发挥最大效益。

[1]孙慧修.排水工程[J].中国教育工业出版社.

[2]《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下),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猜你喜欢
雨水管纵坡检查井
雨水没有好坏
雨水井、检查井
建筑与预算(2023年9期)2023-10-21 10:14:44
◆雨水井、检查井
建筑与预算(2023年2期)2023-03-10 13:13:52
贝雷梁组合支架对跨地铁车站雨水管保护的施工受力分析
工程与建设(2021年4期)2021-10-22 09:49:22
基于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区间平均纵坡控制指标研究
◆ 雨水井、检查井
雨水井、检查井
建筑与预算(2020年9期)2020-10-13 12:06:26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5-25 06:54:08
道路最小设计纵坡探讨
工程与建设(2019年3期)2019-10-10 01:40:36
超大市政管线跨地铁基坑的保护方案
建筑机械化(2018年1期)2018-05-25 0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