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全球“圈钱”的四重谱系

2010-12-31 09:29文/铭
创新科技 2010年7期
关键词:圈钱高盛

文/铭 心

高盛 全球“圈钱”的四重谱系

文/铭 心

一场全球金融危机撕开了高盛们的神秘面纱,暴露了高盛们赚钱并不是那么阳光,揭露出高盛们为了赚钱竟然可以不择手段。

高盛是当今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华尔街投资银行,是华尔街“最赚钱的机器”。

而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4月16日,身为全球最具声望的国际投行,高盛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涉嫌欺诈而起诉。消息一出,全球哗然。

在全球范围内,高盛都将它成功的秘诀归结为独到的经营管理,事实上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高盛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圈钱”技术。

当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意志。而金融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析高盛“圈钱”的技术及其盈利模式对中国金融变革促进自主创新有着莫大的警示意义。

正如美国《滚石》杂志记者玛特·泰比所说,这就是我们如今生活其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中的某些人不得不接受游戏规则。也许我们无法阻止这一切,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分析高盛“圈钱”的技术及其盈利模式对中国金融变革促进自主创新有着莫大的警示意义。

包装企业上市赢得超额利润

透过高盛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家以经营本票发家的企业,不断花样翻新地实施对赌协议乃至包装企业上市赢得超额利润是其基本的业务。这也是高盛全球圈钱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精心布局,在瞒天过海的同时,为第二步更大的盈利设下一个个精心的“圈套”。

大萧条之后的65年,高盛日益发展壮大起来,成为美国证券承销业的龙头老大。在西德尼·韦恩伯格的领导下,高盛开辟了IPO业务的新纪元,使它成为公司集资的基本手段。

在这场投机中,高盛最为疯狂。1996年,他们把一个不知名的、财务记录很差的小公司包装上市,那个公司叫做“Yahoo!”——当然,那一次他们的运气不错。随后高盛被尊为“网络股IPO之王”。1997年他们操作了24家公司上市,其中的三分之一在IPO时还在亏损。1999年,高盛操作了47家IPO。2000年的前4个月,他们又把18家公司操作上市,其中有14家亏损。作为IPO大师,高盛在本领域的利润远远高于同行,在泡沫鼎盛时期的1999年,高盛的IPO新股价格平均增长了281%,而同期华尔街的平均水平仅仅是181%。

在中国高盛俨然扮演着融资上帝的角色,制定着自己才玩得起的游戏规则。曾经一手创建太子奶的李途纯在与高盛的对赌中就输得很惨。

2006年11月,英联投资与太子奶集团合资成立离岸公司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注资4 000万美元,同时其他两大外资股东摩根士丹利、高盛分别注资1 800万美元和1500万美元。在高盛、英联以及摩根士丹利联合注资太子奶集团7300万美元之际,实质上已暗含对赌协议。据公开信息显示,在双方最终7300万美元融资协议条款中,暗藏如下内容: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而在当时,太子奶连续10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确实给了李途纯很大的底气。但是李途纯以赌徒的心态与国外私募基金对赌,筹资到手后又盲目激进,先后在湖北、江苏昆山、四川成都等地投入15亿元建设生产基地,市场战线也随之越拉越广,其间,遭国家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上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太子奶受累行业低迷,李途纯的做大谋略和上市梦遭到了毁灭性的重挫,从而使得企业控制权易主。

所谓赌博,两方必有一方失败。但是,在高盛的对赌游戏中,即使对方赢,自己也不吃亏。

2008年高盛以3 655万美元入股雷士照明。募资中,雷士照明高盛订立了一系列上市前的投资方案,并策略性地进行了收购,包括收购世通(及其子公司)以及上海阿卡得等资产。

一步一步做市场始终不是软银赛富和高盛所期望的。作为财务投资者,两者始终没有表示过“让雷士照明尽快上市”的强烈意愿,于是,一系列“对赌协议”出台,包括每年的业绩指标、奖金、转让限制、优先购买权和共售权、赎回权等等。赎回权协议主要包括,如果雷士照明未能在2011年8月1日前上市,软银赛富有权要求公司赎回投资股份,一旦软银赛富进行赎回,高盛也有权要求赎回,并支付投资累计利息。

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些条款让雷士照明感到了压力,但最终每年的考核指标都完成了,而且雷士照明还提前一年完成了上市,避免了启动赎回条款。雷士照明赌赢了。而高盛们则在股市获利回吐套得相当的利润。

高盛在中国最受争议的一项投资就是西部矿业。人们的争议在于,高盛到底赚了多少?高盛与前股东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2006年7月,高盛以9600万元人民币投资西部矿业,受让东风实业所持西部矿业10%的股份。一年后,西部矿业上市,高盛不断减持套现,这笔投资市值达到70多亿元人民币,回报率为96.97倍。高盛大规模减持之时,恰逢全球金融危机爆发、A股市场雪崩,西部矿业股价亦从历史最高价68.5元跌至5.30元。很多人认为高盛是在割肉。

事实上,高盛持股西部矿业1.923亿股的全部投资成本只有9610万元,以减持市值和持股成本计算,仅西部矿业5%股权减持就已全部回收投资,高盛取得了投资回报高达974.3%的惊人暴利,而此时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却是伤痕累累、哀鸿遍野。

正如玛特·泰比描述的那样,高盛的游戏非常简单,把一个西瓜用丝带包装好,从50层楼的窗户扔下来,同时让人竞标,在落地之前它就是一个市值不断飙升的赌注,只要在西瓜摔烂之前撤回你的资金,你就赢了。

看上去赚钱很容易,但大部分投资者不知道的是,投行已经悄悄改动了游戏的规则。

他们往往进行双重标准的交易:一部分人,是他们的局内人,知道股票实际的价值;另外一部分人,则是盲目追高的外围投资者,最终为游戏制定者埋单。

正是高盛的这些行为,把互联网泡沫转化为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仅纳斯达克就损失了5万亿美元的市值。

创新金融衍生品不断谋求暴利是高盛第二步棋,并为第三步更大的盈利设下又一个精心的“圈套”。

创新金融衍生品不断谋求暴利

“贪婪是好的,贪婪是正确的。”当华尔街巨头高盛集团爆出金融衍生品交易欺诈丑闻,人们不由得相信,这句台词的确是对全球金融中心华尔街恰如其分的诠释。

创新金融衍生品不断谋求暴利是高盛第二步棋,并为第三步更大的盈利设下又一个精心的“圈套”。

自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高盛涉嫌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欺诈投资者,“金融危机不倒翁”便陷入了创建141年以来的最大考验。5月5日,惠誉国际评级将高盛的评级前景下调至负面,这是该公司传出丑闻来首次遭遇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调整。此前,金融衍生品一直以天使般的面孔出现,如今投资者才见识了其狰狞面目。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金融衍生品是“一种合约,该合约的价值取决于一项或多项背景资产或指数的价值”。在过去的几十年,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催化剂,着实促进了全球、尤其是发达经济体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繁荣。但随着国际金融资本不断疯狂追逐利润,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表面上看投资风险被无限分散,实际上隐蔽的风险越来越大,以至有些衍生品的资质已无法从实判断。买家看到的,只是投行在合约中提供的虚拟数字,一旦其中某个链条断裂,投资者巨额财富瞬间蒸发得无影无踪,衍生合约即刻变成废纸。

调查显示2006年末,高盛获悉美国保尔森对冲基金预期有123只抵押证券将贬值,遂联手多家投行,由高盛出面发行一种紧贴这123只抵押证券价值的新债务抵押证券(CDO),以供保尔森基金购买相对应的信用违约掉期合同(CDS),达到作空市场的目的。高盛请来“独立的第三方”ACA资产管理公司,设计了一款名为Abacus的债务抵押证券,据悉保尔森参与了发行。这款由高盛蓄意炮制的Abacus债务抵押证券,最终由不知情的德国工业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悉数买下。

2008年1月,正如保尔森基金预期,Abacus债务抵押证券中99%被调低评级,市场价格闻风下跌,苏格兰皇家银行当即损失8.41亿美元,德国工业银行损失1.5亿美元,美国国际集团因在Abacus合约中与高盛对赌,导致巨额亏损。高盛因销售这一产品获利1500万美元,保尔森基金更是如愿以偿大赚10亿美元。4月26日,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莱维表示,“仅2007年,高盛通过做空数种抵押贷款担保债务凭证,赚得约37亿美元利润。”

1990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中信泰富向来以实业投资为立命之本,金融危机爆发前却鬼使神差地把手伸向金融衍生品,不曾想第一次和“天使”过手就“走了麦城”,成为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外汇衍生品投资中最早曝出亏损的最大一单。

中信泰富购买的“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其英文原名是Accumulated target knock-out forward contracts。此产品的原理可理解为:中信泰富向对手方购买一个澳元兑美元的看涨期权、或者卖出两个看跌期权,行权价格都是0.87美元。当澳元汇率高于0.87美元时,中信泰富以低于市场价的0.87美元每天买入1个单位外汇而获利;但当汇率下降到0.87美元以下时,则中信泰富必须每天以0.87美元的高价买入2个单位外汇。合约同时规定,当每份合约达到规定利润上限时,合约自动终止。即便合约期间澳元出现大幅升值,过低的合约终止价格使中信泰富“套期保值”相当有限;但如果澳元持续走软,理论上中信泰富将会有无限的亏损空间。这单合约让中信泰富把宝完全押在了多头上。许多业内人士对中信泰富签下这样的合约深表费解。

合约开始执行的2008年7月,澳元对美元价格稳定在0.90以上,看上去似乎是个好买卖。但到了八月,国际金融市场风云突变,澳元兑美元掉头向下,继而在10月出现暴跌……中信泰富巨额亏损就此酿成。按当时外汇报价,其公允价值的损失已达147亿港元。

此事一经曝光,中信泰富17名董事被香港证监会调查,公司主席荣智健、总经理范鸿龄被迫辞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黄明博士在就此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合约应定性为“恶性的投机赌博”。

控制行业定价权做空行业

在过去25年里,华尔街制造了一系列的丑闻,能忽悠出去的东西也没剩下啥了。垃圾债券、IPO、次级房贷以及其他曾经盛极一时的金融产品在公众心目中都成了诈骗的陷阱。信贷市场正陷入危机当中,小布什总统执政期间所谓“房地产永不下跌”的神话造成的泡沫经济也跟着破灭,逼得华尔街不得不去找一个新的圈套诱人上钩。

这时,华尔街第三步棋及时出手,在制造出更大危机的同时,也赚得流油。

既然老百姓不愿意把钱投到任何感觉不靠谱的领域,那么华尔街这次就把赌局设在了老百姓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商品市场领域:粮食、咖啡、可可、小麦,更重要的是能源商品,特别是石油。美元贬值、信贷和地产危机,这一切都造成所谓“飞向商品实物”的局面。石油期货价格像坐了火箭一样向上攀升,从2007年中的60美元一桶飙升到2008年夏天的峰值147美元一桶。

在那个总统选战如火如荼的时期,对于油价攀升到4.11美元一加仑的合理解释是“全球石油供应问题”。但是全球石油供应紧张是在撒谎,虽说全球石油供应最终会耗尽,但是短期石油供应量其实在增加。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报告,在石油价格达到峰值的前6个月,世界原油供应量从每天8 524万桶上升到8607万桶,而同期世界原油需求量则从每天8 682万桶降低到每天8 607万桶。也就是说不仅短期原油供应量上升,而且需求量在下降,这种情况按照经典经济学的理论,本应该带来原油价格的下跌。

那么,什么导致了油价的飙升呢?

实质上,高盛把一个平静的原油市场搞成了一个大赌场——加油站的汽油价格暴涨。

当然,高盛有同伙,大宗实物商品市场上还有其他玩家。但根本原因是,有实力的几个大玩家决定竭尽全力把一度稳定的大宗实物商品市场搞成一个投机的赌场。高盛通过说服养老基金和其他大型机构投资人投资原油期货,也就是在固定的某一天可以以固定的价格购买原油。这种做法一举将严格按照供需情况定价的原油从实实在在的商品变成了一个像股票一样可以投机的东西。投机到实物商品市场的热钱从130亿美元增长到3 170亿美元,增长了2 300%。到2008年,平均一桶原油在最终储运和消费掉以前要倒手27次。

在半公开的政府豁免权武装下,高盛成了一个巨大的商品赌场的首席设计师。高盛商品指数跟踪24种主要商品价格,其中原油价格的权重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各种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其他机构投资人进行大规模长期赌博的主要场所。

价格上涨的不是真实石油消费,而是纸面石油交易。当华尔街通过宣扬石油将无限上升的神话而实现当下的盈利时,这就重复了互联网和房地产泡沫。

在2008的夏天,石油商品的“西瓜”以相同的痛苦方式砸在人行道上,原油期货价格从147美元一桶暴跌到33美元,造成了巨量的财富损失。老百姓再次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投在石油期货市场里的养老基金被洗劫一空,当泡沫破裂时,加州公务员养老系统有11亿美元陷在了里面。

实质上,高盛把一个平静的原油市场搞成了一个大赌场——加油站的汽油价格暴涨。

三种赚钱方式优化组合赚取更多利润

高盛进入中国几年之后,中国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人们开始质疑利润高涨的高盛的“伪善”。

实质上高盛不但对中国的欺诈胜过其他国家的客户,而且手段更加诡异狡诈,是包装上市、创新金融衍生品、控制行业的组合。高盛在中国赚钱的行业几乎涉及所有领域并且如入无人之境:上海的房地产成为其猎物;与包括太子奶、深南电、国航及东航的对赌协议让其赚了个满盘金;入住中国肉制品企业的双汇使其大赚特赚;入股工行4年赚120亿美元,翻番至近4.65倍;充当多家中国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承销商并从中收获巨利是令高盛最心动的交易。过去的10年中,由高盛主导的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有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石油、中国银行(香港)、平安保险、中兴通讯等。而另一单IPO承销项目——中国农业银行H股IPO也被高盛收入囊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汽投资11亿美元;TCL与汤姆逊成立中国合资企业;汇丰银行收购中国交通银行20%股权;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中国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购在尼日利亚的石油资产;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等。在中国,高盛已经无处不在。

高盛为了达到占领中国、获取暴利的目的,手段之狡诈令人吃惊。例如:我们熟悉的高盛以最低价入股中国银行的事件,就手段耍尽,如同欺诈。在中国国有银行2004年改制的时候,高盛相继发表报告,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称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率接近40%,是亚洲之最糟糕者。并且声言,中国四大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但结果是高盛等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银行上市的股权,仅在工商银行上市,高盛就通过入股该行4年获利近120亿美元。一边唱衰,一边暗地里购买其股份,与美国司法部门正在调查的欺诈行为如出一辙。

在中国房地产领域、资本市场里,高盛利用其强大实力和国际地位,利用其所谓的国际认可的研发能力,在中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肆赚取“黑心钱”。当他们伺机进入一个行业时,就大肆唱衰该行业,使其价格走向低位,然后,趁低价买入。当其达到其盈利目标,伺机出货时,就大肆唱多,然后,大肆卖出。中国的矿业、食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航空业、石油业等都遭遇过高盛使出的手段。

值得警惕的是如高盛一样的美国大型投资银行都有自己的情报部门,研究能力惊人,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的能力超乎想象。一家大型投资银行对于经济信息的处理能力甚至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国家的水平。在高盛等境外机构的游说下,中国大型骨干企业纷纷于海外上市、引进战略投资或海外并购。而企业海外融资必须请外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投资咨询、审计、评级等)进行全面、彻底的“家底盘查”。凡是经过外资中介机构周密服务的,都近乎无秘密可言。

高盛之所以在中国大发横财并且如入无人之境,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中国改革开放时间不长,对高盛等世界性大公司曾经出现过盲目崇拜和盲目信任。高盛发布的报告,中国一些企业、投资者甚至政府管理部门视为珍宝、确信无疑;高盛想进入中国,中国求之不得,有求必应、有需必给,这是原因之一。不断吹起的引资热与地方政府的GDP政绩观融合一起发酵后,高盛什么条件都敢答应,卖掉企业、出售矿山都敢为之,这是高盛在中国大地能够轻易得逞的重要原因。高盛为了进入中国甚至控制中国,深知必须培养了解中国的人才,几年来高盛雇佣了许多对中国各个方面十分熟悉的中国留学人员。这些人对中国无论是法律法规、人文环境、行政司法状况还是各种潜规则与白道黑道都了如指掌。高盛高薪聘请这些人才为其进入中国开路。这是原因之三。原因之四,中国在监管上特别是监管海外企业上的松懈、纵容,使得高盛们得以在中国大赚特赚,这必须引起国人的严重关注。

猜你喜欢
圈钱高盛
小心落入数字藏品背后的“圈钱”陷阱
宝莱特:业绩一朝爆发之际大肆“圈钱”
借混改之名行“圈钱”之实 五粮液定增有损中小投资者利益
金融与垃圾的纠葛:光大国际“圈钱”术
高盛权力帮
上海绿新开启“圈钱”模式 定增高溢价收购劣质资产
外资银行中国“圈钱”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