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历史课堂上,笔者在讲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这段历史时,忽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孔子姓孔,孟子姓孟,墨子姓墨,庄子姓庄,孙子姓孙,他们分别叫孔子、孟子、墨子、庄子、孙子,那么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叫李子呢?”一时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这叫什么问题呢?上学时我的历史老师没有讲过这个问题,现在我作为历史教师,也没有思考和研究过这个问题,因此我只好将这个问题搪塞过去……下班回到家后,带着一丝好奇,我打开电脑,进行搜索,发现居然还真有很多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我看着答案,默默地陷入了沉思……
在我的历史课堂上,学生很自在、很开心,不管成绩如何,他们都“能”而且也“敢”提出问题。但学生提出这样出乎意料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1 问题的产生,是学生好奇心的表现,这与学生的直觉思维有直接关系。虽然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可能是陌生的,甚至是不感兴趣的,但当他们进入历史学习的过程时,他们原有的经验、已形成的常识以及此前掌握的知识就会作为他们认知过程的背景和基础,用以对新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学生的经验判断,会导致他们对史事的不理解;同时,学生的经验、直觉也促使他们产生疑问,尤其是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经验发生冲突时,他们就会发现问题。学生的这种经验判断的直觉,有时很活跃、很敏感,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甚至是未经深思熟虑就可以直接产生问题。比如上述问题中学生认为诸子百家就是根据他们的姓而得名的。学生的直觉思维促使他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2 学生之所以会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还与他们所学习的内容(即历史知识)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中学历史知识所具有的体系、结构、层次,所涉及的范围、广度、深度,及其内部包含的概念之内涵与外延,是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的。既与专业历史知识有所不同,又与大众传媒中的历史知识有差别。这种历史知识虽然来源广泛,但已是经过教育者的挑选、编排、组织,因而并不是历史的原本的直接反映了。中学历史知识只是相对地系统承载有基本的内容,但尚不能完全体现本学科所认知的历史客体。当学生感觉到历史的有意义或有趣时(如对历史评价的思考),当学生想探寻历史的真相时(如对细节的查问),当学生想了解更多的情况时(如追问更多更深的内容),这种相对系统的历史知识就可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了。这就是说,当学生的认知需求与知识本身之间,发生了不对称时就会产生“意外问题”。尤其是如果教师采用的是照搬课本既定内容的教学方式,简单、机械地复述编排好了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主动建立知识与知识反映的事实之间的联系,那就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在自己的课堂上。而中学历史知识的“度”与“层面”,很容易造成教学中的各种情况,学生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也就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不可否认的是,学生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有可能提不到“点”上,作为教师来说,对学生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可能会感到一时的尴尬,但应该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着一定的教学上的意义,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1 历史教师要有民主意识。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也许不是教学的“难重点”,也许不是考试的“考点”,但它一定是学生活跃思维的“燃点”。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使人常惑常问。”主动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扬教育民主作风,努力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愉悦的气氛,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与思考,主动地探究与提问。“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2 历史教师要有读书意识。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可能不是学习的“要点”,但一定是教师知识的“肓点”。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我们知识的“盲点”又是何其之多!新课程改革的重任在肩,而我们需要改变的教育理念又是何其之多!有些老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从教三十年,桃李满天下。一无所有,重复了三十年的循环劳动。”我想,要改变上述现象,惟有教师多读书。读书能够使人生活得更有品味,读书能够使人的内心更加宁静,读书能够使人的职业生活更有智慧,读书能够使一个民族更加强大。教师要教好书,就应当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教师要让我们的孩子喜爱读书,也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3 历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蝎动力。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传统的教育观念仍占据着历史教师的头脑。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占据着中学历史的讲坛。教学中为了取得好成绩,保证升学率,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几根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结果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此,历史教师首先对历史教材要有创新意识。中学历史知识体系是相对成型的,它只是一个搭建起来的学习平台,供学生在上面进行认识历史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对其重视,又要不被其限制。如果拘泥和局限在现成体系里,紧盯台面,画地为牢,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拓展提升,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满足,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对台面知识的机械储运,而脱离了历史学习的本意。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教教材,而要会用教材。另外,历史教师要对历史教学有创新意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二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必要条件。在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中,学生多是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是被教师和教材所左右的,其学习的动机、兴趣、策略等是被束缚着的。而当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被重视起来,他们的主体意识必然增强,他们的思维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一改被动的学习方式,主动地进行思维,积极地参与教学,甚至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应该是教师乐于见到的。学生的主动探究,也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哈佛大学的老师批阅学生论文,对学生最好的评价是:“这个学生给我的知识比我给他的多得多”;最差的是:“这个学生没有给我任何新的知识”。我想:如果我们的课堂,学生们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比我们给他们提出的问题还要多,那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创新的课堂,我们的教学一定是创新的教学,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是创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