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像所谓的“愤青”了。
以前的我是个特别单纯、特别善良的好弦子,从小父母疼,老师爱,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我有很多梦想,除了偶尔厌恶学习、厌恶班里的某个同学,基本上还是非常乐观的。我喜欢我所处的环境,也习惯了我所处的环境。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孩子。
也许。是上网上多了,或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眼界都开阔了,现在,我总觉得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变得不再美好。对周围发生的一些事儿,我的内心也开始产生说不出的反感。
不说别的,就说在学校吧。前两天,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出来了,我觉得很不爽,那几个作弊的同学,竟然排到了我的前面。我不认为老师会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全班都知道。可是,他们的排名还是没有改变。看到他们那种得意的神情,我很愤怒。
五一假期,我去参加了初中的同学会。我们一帮老同学基本上半年聚一次,吃吃饭,唱唱歌,打打牌。说实话,也没什么太大意思。如果我想跟大家好好探讨些有意义的话题,反而会被嘲笑。本该很有思想的中学生,却变得这么世故又这么无聊,到底是因为什么?我很愤怒,却也很无奈。
班里很多同学疯狂地迷恋郭敬明,而我却喜欢看韩寒的东西。也因此,在班里我总是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或许是受了他的影响吧,我觉得我现在看世界的眼光都变了。
2008年四川地震我捐了100元,而这次玉树地震,我却一分钱都没捐。我不是缺钱,只是在看了很多报道之后,担心自己的爱心能不能真正帮到灾区的同胞……
还有最近在网上爆出的一系列残忍伤害学校儿童的案子。看了这些报道,我感觉毛骨悚然,后背一阵一阵地发凉。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人和事,到底都是怎么了?
也许,这个世界本就没这么美好,只是我们没发现;还是我太悲观了?
晓 阳
学会承受负面信息
莫小米
我周围一些年轻父母,为教育孩子都有些纠结:是尽量地撑开保护大伞。给孩子一个纯洁美好的最初世界,让他们从小具有善良品性,时未来充满信心;还是不避讳人世、人性丑陋的一面,让他们直面真相,从小具备坚强神经?
有人开玩笑说:前者,你的孩子会成为未来的艺术家;后者,你的孩子会成为未来的政治家。
你呢,大概就属于前者——那个幸福的孩子。只是现在,到了考验你神经的时候了。
你说你变“愤”了,我觉得这是正常的,正因为你有一颗善良单纯的心,才会“愤”,如果见怪不怪,甚至同流合污,那才叫可怕。
我碰到过一位作者。当了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小公务员,退休后。我让她采访一个来自农村的打工者,他在城里辛苦劳动拿不到工资,农村又回不去,就无声堕落了,赌博、偷窃,甚至让女朋友去坐台,自己吃软饭。现在打工者幡然醒悟,要求讲述自己的故事。
公务员一辈子都没接触过这样的人,也就是说。她虽然活到了退休年龄,但她的世界相对是单纯的。她采访完后,失眠了好几天,最后写出来文章的标题叫《青春的溃疡》。
今天的世界。网络贯通,资讯发达,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总有一天要直面不那么美好的世界,或者说,要面对世界不那么美好的部分,哪怕是退休的人,都躲不过去。
说实话,我看到大量负面信息时,有时也会沮丧,但我的信念未变,而且总会被一再证实,即——一定是好人更多,
比如最近在玉树地震中因救人而遇难的香港义工h/FJiJqW+PCUKeMvJciIu6J6OUxm5cHZrEwSOpy304Y=黄福荣,足比如那位个体小老板虞振,抛下自己的生意,去汶川为那些需要假肢的儿童奔波牵线,还有很多很多……
其实,真正的好人好事总是默默无闻的,所以我们不知道。坏事则更容易传千里。不过,正因为那些负面事件的存在,让好人好事变得更感人、更温暖。就像西画,用了黑暗沉都的底色,才让美丽的颜色光彩夺目。
我与你一样喜欢韩寒,他不谄媚,不绕弯,直面丑陋。说出自己的看法,但他同时又很阳光。坚强而乐观。他入围《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我一点也不感意外。这样的年轻人,越多越好,希望你也是。
要“发愤”,而不是“发疯”
吴志翔
看到你越来越“愤”,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当年我在你这个年纪,“愤”过吗?
认真地搜索记忆后,我发现,整个初中高中阶段,我都没有像你那样“愤”过。这可能是因为我心智发育太迟缓,也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各种负面的信息都不太available,所以我得以在一种相对单纯的心境中度过青春期。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你们的愤怒期显然提前了。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进步?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完美过。面对世界的不完美,一个人表现得激愤是很正常、很正当的。不正常的反倒是那些对于丑陋现象安之若素甚至甘之如饴的人。在很多人眼中,今天的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游乐场”。人生在世,无非找点乐子,何必那么认真嘛——这样的论调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文化生态中,你的同学们“吃吃饭,唱唱歌,打打牌”就显得特别自然。特别主流,而你想要探讨一些“有意义的话题”,恐怕也真的会惹来讥笑声。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阿甘和许三多吗?因为阿甘和许三多都要“做有意义的事”,都有些“一根筋”,与世界上绝大多数“聪明人”相比。脑子都不是太好使,所以大家都能从他们身上获得“智商上的优越感”。
虽然我高度赞赏愤怒的价值,但并不主张你一直“愤”下去,而且越来越“愤”。真正的高贵品性必具道叉担当之精神,必具直面现实之勇气,哪怕套使自己彻底失去内心的平静,充满痛苦和愤怒。纯粹情绪性的愤怒,既容易误伤他人,更容易灼伤自己。你还只是一个中学生,如果你的心头总是燃烧着一团怒火,你对于外部世界就会产生一种不该有的排斥心理,你也就没有余裕去接收更多的信息、知识,进而无法建立起健全的判断力、通达的分析力。愤怒也因此显得很没有技术含量,只是一团混沌的情绪。当然,你也完全不必强颜欢笑,你有的应该是“清新如清晨的情感、热烈如正午的思想”。
一个人要有所“愤”,但更需要“发愤”。现实中有丑陋,世界上有不公。我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它呢?作为学生,你可曾准备为“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公平正义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并且让每一天的学习都成为理想朝圣之途的一部分?不要停留在“愤”的情态中怨天尤人,要“发惯”,而不要“发疯”。
你很喜欢韩寒,我们有同好。韩寒身上有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那是一种超强的“抗击打能力”,一种不轻易被琐碎情绪干扰的品质。所以,请管好自己的情绪,珍藏自己对真善美的那份向往,努力“发愤”,脚踩现实的土壤。向着理想的星空趋近!
同学灌水
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只不过你以往没有看明白你长大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消沉,你可以试着去改变一些不好的事情啊。
——离离原上草
不管你怎么想,世界是公平的,我一直相信。
——卡农
其实生活还是挺美的,只是你没有用心去发觉吧。如果能用你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去看世界,其实世界真的挺美的,呵呵!
——冒险骑士
摆正自己的心态很重要,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建议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每天做做运动,出门走走什么的。生活态度乐观积极的人,才能够感受到世间的美好啊。
——傲慢的文盲
我可以肯定你愤世嫉俗了,不过说好听一点就是你真是单纯的人啊……另外,我也很喜欢韩寒。
——菠萝
说实话,我们这个时代有点儿浮躁,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不过,你要知道,媒体上报道的跟这个世界还是不一样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媒体也一样。
———45°传中
这就叫“愤”了?你还只是刚看到一些以前没怎么注意的事情而已,将来,你恐怕会看得更多。那时,再来说说你的态度吧。世界本来就不完美,这很正常。
——和你在一起
你是新时代的“愤青”吗?
愤青——愤怒的青年。现在的愤青,可不是五四时期雄心壮志榷枯拉朽的愤怒一代了,“愤青”这个字眼,开始被加上了一些其他的意义。看看你是哪一种吧。
1 你总是对热点新闻很感兴趣?
是 2
不是 3
2 你经常路见不平,仗义相助?
是 3
不是 4
3 你用钱没有计划?
是 4
不是 5
4 你几乎不会理财?
是 5
不是 6
5 你的亲戚都不怎么喜欢你?
是 6
不是 7
6 你经常对家庭感到伤心和失望?
是 7
不是 8
7 你吃东西口味很重?
是 10
不是 8
8 你是个非常爱国的人?
是 9
不是 10
9 你知道什么叫做“五毛党”吗?
是 A
不是 B
10 你不甘于当别人的手下,也不喜欢领导别人?
是 c
不是 D
A 你继承了革命先辈中热血沸腾、正气浩然的性格。有着远大抱负。
B 你是一个没有方向感和目标的假“愤青”,“愤青”都会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遗憾的是你却没有。你一般只喜欢发牢骚。
c 你也许是真正的“愤青”,却已经习惯了周围这个世界,失去了火一般的热情。赶快打起精神来吧。
D 你是一个懵懂的。刚刚走入“愤青”围城的人,所以。你对太多的事物还抱有美好的幻想和不可一世的少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