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在遥远的欧洲,有个少年在家里觉得又闷又热。于是突发奇想地裁了两块脚掌大小的木板,并且在下面加了几个小轮子。他用绳子把木板绑在了腿上,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轮滑历程。哇,这可比走路舒服多了,简直不用费力,就稳稳地滑出了几十米。少年得意地想,突然发现不对,啊啊啊,他冲向了一面镜子。哐啷啷,镜子碎了一地,少年坐在地上,脸上依然带着笑意。这是那比利时少年的一小滑,却是人类的一大滑。如今每年的4月,比利时都会庆祝这项发明的诞生。那少年开启了人类的轮滑史。此后轮滑渐渐风靡世界。谁不热爱这自由的感觉?
每次我读到人类某项发明创造的历史,发现这些给人们带来快乐的玩艺儿,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已经在它们的名字中充分得到体现,它们是“玩艺儿”,它们是玩的艺术的产物。
没错,玩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艺术,这项艺术却是人们可以无师自通的。看看街边的孩子们互相欢笑着追逐时。就知道玩是多么简单的事情。给他们几粒玻璃珠子,就能欢乐上一整天。
玩乐,本来就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事情。我的童年时光里,有许多这样的活动。比如踢毽子,三根鸡毛一块铜板,就可以和伙伴们玩上一个冬天。大家比赛着谁可以踢出最繁复的花样。男孩子们玩掰手腕,有时候斗鸡。后来学校引进了篮球足球之后,他们就把青春荷尔蒙挥洒在了操场上。捉迷藏,甩沙包,跳橡皮筋,眺房子,这是放学后大家经常一起玩的内容。有时候也会以亲近大自然的名义。挖挖蚯蚓,抓抓小蝌蚪,水淹一下蚂蚁窝……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玩乐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贵。唱卡拉OK,玩保龄球,在麦当劳里打打牌,或者泡泡漫吧,打打网游,在QQ上聊天,建设几个网络空间。“玩艺儿”渐渐在这些玩乐中消失了踪影,弦子们的角色从“玩艺儿”的创造者变成了消费者,他们花钱,他们购买服务,他们不再乐意无中生有地创造。
多么遗憾,这些小小艺术家们放弃了创造。也没法怪他们,“玩”这件事情。一直为家长和老师反对,他们觉得把数学语文英语学好了才是正经事,才能保证孩子们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力争上游。“玩”这件事情,是白白浪费了用来学习的好时光,孩子一旦沉溺于玩耍,就是误人歧路。
这些大人们忘记了,“玩”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学会快乐地浪费时间是人生的基本功课,否则人生的漫漫长路该多么空虚无聊。
世上最好的服装设计师,都是“玩”出来的。他们当然有扎实的功底,但是让人惊艳的想象力。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人所具有的。好莱坞最棒的动画电影,也都是玩出来的。当人们学会了玩,他们就是玩的艺术家,他们创造的“玩艺儿”就成为了人类的财富。苹果电脑和ipod,哪样不是这样的“玩艺儿”?玩是人类最富有想象力的事情,是最体现无中生有的创造力的活动。
悠长假期,很多人会有一堆学习任务,补习英语、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这些目的明确的学习当然很有益处,可千万不能忘了玩,不为成绩,不为考级,不为证书地玩,无功利地、无须消费地、创造性地玩。成为玩的艺术家。几十年后,再想起少年时代的清贫的快乐,会发现那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会玩的人不会孤独。买不到的快乐才是最珍贵的,就像父母的陪伴,同伴的欢笑,创造的欣喜:发明的快乐,毫无拘束地飞翔的想象力,真正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