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举行
2010-07-20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7/234794.shtm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利民,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龙以及北京大学等1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等近70人出席了“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很多与会专家学者就自己所在地区高校的发展状况发表了看法。
中国大学集群所带来的科技文化知识集聚的效应也非常强大,吴岩以北京为例解释,“这种效应表现在区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对其区域和整个国家发展产生的辐射和影响。随着区域间高等教育相互开放、彼此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区域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会不断扩大和增强。”吴岩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潘懋元认为: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是必然的。”
我国科普人才总量2020年将达400万
2010-07-29 科技网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7/29/content 213242.htm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编制完成。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科普人才数量要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400万人左右。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殷皓介绍说,这是我国首次以规划的形式对科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出宏观安排和部署。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普组织体系和科普人才网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普人才队伍快速发展,科普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截至2008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已达176万人,专职23万人,兼职153万人,其中含注册科普志愿者77万人。但目前,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2010-07-30 科技网
http://www.stdaily.com/kjr/com—tentt2010-07/30ffcontent_213591.ht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加速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覆盖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除广西、青海外,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但是,高考传导的升学压力依然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启动
2010-08-01 科技网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8/01/eontent_214184tm
由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主办的第二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活动7月28日在京启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乎介绍,第二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活动。将组织国内教育界、经济界、文化界、科技界等人士,对近两年来我国各地的教育制度创新案例进行调查和评价,并于2010年12月评选出获奖项目。评奖范围包括地方教育行政、基础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体制、职业教育体制、民办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改革、农民工子女教育创新等。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由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主导的教育制度创新实践,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教育民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观点
大学要改变注入式教学模式
2010-07-13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l2010/7/234486,shtm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注入式(传授一接受)模式与启发式(“问题一发现”)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学在知识为本教学观指导下,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将教师的权威绝对化,而将学生视为接受的存储器。
注入式教学模式就是满堂灌。教师只顾传授知识,学生只管接受知识,教师成了知识贩子,学生则成了接受知识的袋子。从教学气氛看,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则呈现群体失语的局面。有人讽刺说,这种教学模式,上课是赶鸭子,讲课是填鸭子,考试则是烤鸭子。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代表作《被压迫的教育学》中批评说,这种教学实为非人性化的教学。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大学教学中广泛的流行,教师对照本宣科的轻车熟路。对书本知识累积的过于崇拜,对死记硬背的顽强固守,对注入式的恋恋不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理解和建构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2010-07-13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7/234487.shtm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教授认为,真正的教育改革是树立新的价值观,即“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杨东平提到, “以人为本”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意味着国家从“以物为本”、片面追求GDP的转型。
西方中世纪以前。教育学中是“神本位”、“宗教本位”论占主导:工业革命之后“知识本位”开始盛行,可以说,直到今天,我国教育仍然秉承着这种以学科为中心、按照知识体系来教授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而西方在20世纪后,由杜威提出的“以儿童为教育中心”的理论颠覆了西方传统的教育学。该理论七项基本原则是:健康;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有效的家庭成员:基本学习过程的掌握;合乎道德的品质;职业训练。该理论指出教育是“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杨东平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非常接近。但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中止: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育主要是政治化的教育:1978年恢复高考后,倡导教育公平,但教育基本是知识本位、考试至上的教育;1985年以后,国家提出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教育,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时为教育服务。杨东平认为,这一时期教育理念是片面化的、带着功利主义色彩的、只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教育产业化开始推行。
高等教育重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
2010-07-15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tml-news/2010/7/234605.shtm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不久前应邀至河南大学为该校广大师生作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等学校的改革)的报告时表示: “当今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迅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效益显著提高,投入平稳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大学功能充分发挥。”
钟秉林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应清楚地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就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谈到高等教育的观念、定位与目标时,钟秉林指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定位。确定发展目标;求真务实,制定发展规划。改革、建设与管理应该是高等学校应该采取的实际行动,具体来说,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改革;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加强教师与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让职业精神支撑大学师生关系
2010-07-16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lO/7/234647.shtm
当今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呢?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长为人,让知识和技能陪伴他们,让智慧武装他们。教师潜心学问,熟悉学科和领域发展动态,熟悉教材,对教学有激情和热心,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心,认真备课,认真讲课,热爱讲课,乐于将知识、思想和智慧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教师们有涵养,有人格魅力,有感召力,有思想,有智慧,能影响学生,受学生喜欢和爱戴。作为学生,对读书有无限的兴趣。对未来充满幻想,勤奋学习,乐于思考,勇于创新,生活充满阳光,虽然有坎坷、有挫折、有磨难,但豁达乐观、朝气蓬勃。老师和学生,是师徒,也是朋友,以心换心,真诚相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那究竟该如何构建这种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答案其实可以很简单: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职业精神。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具体讲,就是上好每堂课,备好每堂课,抛弃功利性;学校也不应该给教师造成异常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要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潜心思考钻研教材,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教案,积极与学生们在课上和课下交流。
’
尖子生集中培养不明智
2010-07-27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7/235 145.shtm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培养了多少拔尖人才?”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他对名校垄断高分考生提出了质疑。 “考生利益最主要应该体现在让他们进入最适合的高校和专业。”杨德广说, “高分考生录取时被调剂到学非所爱的专业,这会带来很多消极因素,学非所爱则难学有所成。”大批尖子学生集中在少数重点大学,学校难以顾及每一个人,往往会自生自灭。把优秀学生分散到各类高校,反而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杨德广举例说,美国企业500强的CEO(首席执行官)和我国1000名有成就的青年企业家中,毕业于名校的仅占10%,而毕业于一般大学的占80%。名校垄断高分考生与招生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国外很少将高校划分为“一本”、“二本”、“三本”的,高校应该是平等的,这种人为的划分纵容了北大、清华的垄断行为。“北大、清华地位高,待遇高,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方便。因此,从幼儿园、小学起,家长们就瞄准这些学校。”杨德广认为,名校背后的等级特权成了应试教育的一种延续。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
2010-07-28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12010-07128/c_12380361.htm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这是对新中国60年教育事业发展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今后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遵循。
我国目前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奠基者。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有待加强、教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能否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加强师德建设是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职业理想,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规律,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
让幼儿远离应试教育
2010-07-28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8/c_12384547.htm
尽管中国官方近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华人望子成龙的传统心态并未有太大改观,尤其是眼下众多沦为房奴、车奴的年轻家长们不堪生活压力,看待教育的眼光更为功利,不甘心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进入好的小学,然后进入好的中学,再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提高社会竞争实力。这就导致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那些硬件设施更好、师资力量更强的小学自然就变得供不应求。相应地一步步提高人校门槛,刁钻考题的出现也就不意外丁。如此一来,家长们为了攻克明显超过6岁左右儿童正常接受范围内的考题,又不断加强孩子的提前教育。社会整体竞争氛围就蔓延到了幼儿园。本该培养儿童初步价值观的幼儿园,向一个“提前的小学”异化;本该“学中玩、玩中学”的儿童,就提前背负了应试教育的压力。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能力之弊,已令中国受尽人才匱乏之苦,而幼儿早早被套人应试教育的恶性循环,更可能彻底毁掉中国的潜力。何况,就心理学而言。失去快乐童年的遗憾,往往会扭曲人的成长心态,可能成为未来社会动荡的因素。
中国近期拟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及“学前教育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显然说明高层已意识到幼儿教育危机,渴望教育能真正步入培养创新人才的轨道。
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2010-07-29 科技网
http://wwwztdailwom/kirb/con-ten02010079/ContenL213039.htm
“教育让家长满意”,乍一听似乎无可厚非,但细细思量,问题不少。首先,教育如何使家长满意?这其间,众口难调自不必说,又如何界定,什么样的教育才会令家长满意呢?多少家长满意才行呢?更为重要的是,难道家长满意就行了吗?毕竟,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不是家长,而是学生。打个比方,好比家长带孩子去餐馆就餐,孩子吃饭,家长付账,要问对餐馆饭菜、服务满意不满意,恐怕不能只问家长,还要问最直接的消费者——孩子。家长的感受与评价,不能完全代表孩子的感受与评价。因此,很多学校刻意宣扬的“让家长满意”,其实在教育观上遮蔽了一个关键问题:教育怎样让学生满意?回到我们的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比这种理论上的困惑更使人纠结。不少学校现在变得越来越像标准化生产的“企业”或者“工厂”。填鸭式的教学,封闭式的管理,起早贪黑的生活,无所不在的激烈竞争,简单重复的枯燥训练等等,使原本充满智慧与快乐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使校园成为许多学生备感压力和失落的地方,而不是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因为它不是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来展开,而是被功利目的、应试思维、家长需求、自身利益等非教育因素主导着、牵制着、撕扯着,在各种现实利益的考量和冲突中变得面目全非。
破解高考加分乱象,期待教育重现公平
2010-08-02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426-1.shtm
据了解,教育部目前确定的高考加分项目只有14种,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加分项目却林林总总有近200种。在湖南省,今年的加分政策有7类,最高分20分;在海南,加分政策有24项;在新疆,7种情况考生加10分,体育突出加20分;在广州,8种情况,涉及10余类考生可以获得加分录取。
加分受益面越来越广,且大多是高分学生或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有专家认为,加分政策“奉有余而损不足”的现状将使考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教育部曾明确表示。对近年高考加分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甚至腐败现象,必须认真清理。但“清理”与“乱象”却长期并存,高考加分最大的政策困境又在哪里?
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副教授但召彬认为,目前高考加分政策最大的问题是随意性大,政策执行缺乏监督,缺乏公众参与。同时,加分对象范围界定模糊,各地方政策各自为政。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员胡向东分析道。高考加分的政策困境主要是高考负担过重,当这种过重的负担常以加分方式分担时,便让高考加分不堪重负,这也使得一些原本出发点良好的高考加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引起群众不满。
胡向东说,高考除选拔功能外,在我国还被赋予了过大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能以粗糙化为代价
2010-08-02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8/02/c_12400905.htm
当下,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读书难以学到真本事,就业十分困难,“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这样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值得炫耀,更不宜诠释成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对外展示2020年入学率达到40%的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之后,更要埋头为教育发展多做点实事。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道路上,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具体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上世纪70年代曾经提出“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15%,标志着从精英型进入到大众型,超过50%便进入普及型。教育部曾指出,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已经实现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跨越。如今教改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如是高等教育发展蓝图值得期待。
“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核心内容
2010-08-03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8/03/c_12402374.htm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第一,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第二,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第四,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高等教育要遵循三个规律
2010-08-05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8/05/c_12412070.ht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发展中的类型、层次和形式定位以及人才培养中的方向、规格和目标定位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才的长成与发展,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长期性;既具有单项性,又具有全面性;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这就构成了人才培养的无限性。无限性是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培养资源、方法、目标都不能机械地限定,特别是人才在生成和发展中更不能受这种机械的限定。高等教育学校在现实分类定位的管理中,一定要遵循人才培养的无限性规律。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特色,但不能局限,不能割断,不能封顶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人才培养和发展有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客观规律。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切实发挥高校人才科技优势
2010-08-06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8/06/c_12415642.htm
高校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在培养和造就优秀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以及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高校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积极投身到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当中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高校要在此期间,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一是廓清模糊认识。现代产业体系虽是一种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但它并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是通过一项又一项技术进步、一个又一个产品升级的不断演进才能完成,各行各业、各个环节都可以有所作为。高校当此其中,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作为。二是尽快付诸行动。
高校应抓住这轮新的战略期中的发展机遇,自觉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优势专业、品牌专业,着力培养适合现代产业需求的人才;自觉地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大力推进校企、校地互动合作,以技术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如此,高校才能赢得发展先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抢占新的制高点。
。思考
“重奖式招生”,把大学教育带向何方
2010-07-20 科技网
http://UPOrstdailyconAJrb/Cor卜teng2010-07/20/coment_2097331atm
今年高考招生,为抢夺优秀生源,有些高校以巨额奖金吸引高分考生,有的院校甚至开出12万元的价码,出手阔绰实属罕见。
用“重金”掐尖。论证的就是“唯分数论”的奖励导向。在这样的招生指挥棒下,再大声疾呼素质教育都显得苍白、无力。而靠一掷千金“招兵买马”的方法能迅速提升大学办学质量吗?“重奖式招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将把大学教育带向何方?重奖式招生,表征着各大学抢夺优秀生源的竞争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这是以眼前利益为重的功利化行为。只是,这里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一一各省的状元如果都去了北大、清华,他们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吗?2009年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1977-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对于这份结果,我们当然有理由说,这些高考状元可能到了大学之后不努力了,抑或是高考成绩不能等同于社会能力。那么,接下来自然而然要问的一个问题是。名牌大学都把状元们培养到哪里去了?显然,只管进不管出的大学培养模式,早巳在“看谁的状元多”的空洞比较中丧失了真正的大学精神。殊不知,大学教育的品质,不是比看谁的状元多,而是看谁培养的社会人才多。哈佛也不是将各大州的状元都揽到自己门下才成为第一名校的,相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纳入进来,因材施教,努力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效果。
本科生缺乏创造力,问题出在哪儿?
2010-07-28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12010-071281e_12383688.htm
面对内地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量化倾向,教师在涉及个人发展的科研与无关自身利益的教学时,如何权重?高校教师晋升关键靠数论文,教学成果指标上无从体现,有效激励从何谈起?此即前文卓院士所指“急功近利”之弊,对学生的评价,也如出一辙。连清华大学校长均以学生论文统计数量说明本校的教育能力,而非统计一下科研转化成果,直至对科技生产力的贡献,难怪汲汲无名的高校不少教师一年能发表数十篇SCI论文之类的新闻卫星能频频上天了。
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26日在广州开幕,诸位科技界人士对中国当下的科教问题发表了看法。数学家丘成桐认为国家能培养出自己的一流学生要远比引进“海归”更重要,批评中国高校的本科生的教育没有搞好,是十年来中国教育的一大毛病,名教授偏重科研,“不重本科生的教导”。而美国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外院士卓以和则针对科研和一流学生培养方面的评审制度,指出在科研和学术评价中,传统的论资排辈风气、偏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量化要求、急功近利等倾向应予纠正。
二位科学家意有所指,所言非虚。一般的看法,中国大陆高校培养的本科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一旦进入研究生及其后续研究阶段。往往难以在科研上再续辉煌。原因何在?在于科研需要创新,而我们的本科教育对此虽高呼“重视”,却成效不高。
今天,我们如何记住钱伟长?
2010-07-30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30/e_12392843.htm
7月30日早晨。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在上海逝世。钱伟长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应用数学之父”,早在上世纪60年代,钱伟长就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之一。
钱伟长是科学巨擘,他的科学贡献必然彪炳史册,其实,钱伟长既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逝世前,他还担任上海大学校长,是世界上目前在位的最年长的大学校长。若采撷钱伟长在教育方面的一些片段,则颇为耐人寻味。
1983年,钱伟长履任上海工业大学,一个细节是,钱伟长不拿工资,据称也没有房子,这放在今天似乎同样很难想象。当然,作为教育家的钱伟长,在担任上海大学校长期间以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人瞩目,比如,拆除“四道墙”——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拆“墙”的意义毋庸赘言,这种改革家的魄力放在大学校长中,显得弥足珍贵。再比如实行“三制”,即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这项改革可谓引时代之先。此外,钱伟长提出,大学培养出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这话放在今天同样闪烁着积极的现实价值。
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阅读环境
2010-08-06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8/06/c_12417926.htm
“……庭院里的樱花正在盛开,淡红的霞光透过晶莹娇嫩的花辦斜斜映照在微温的青石台上……”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一个13岁的女孩拿着一本名为(泡沫之夏》的小说看得津津有味,而旁边不远的地方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排《三国演义》等名著。记者问她:“读过这些名著吗?”她想了想说:“家里有,没看完,来书店就选爱看的,只看不买。”“在书店看书的效率更高,像这本小说我来个一两次就读完了,家里放的那些书可没那么快读完呢。”记者问:“家长让看这些小说吗?”她犹豫了一下,又点了点头。记者仔细观察了十几位小朋友正聚精会神读的书,内容涉及漫画类、故事类、科幻类、科普类等。而在书店7月销售排行榜上,少儿类图书排名前十的都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记者来到这些书的书架前,一位女士正在给读五年级的儿子选书。记者指着她选的一本《三国演义》问道:“孩子有兴趣读这本书吗?”她回答:“我自己先读,然后选一些有意思的片段读给他听,如果有兴趣了他就会自己读。”这位妈妈还告诉记者:“儿子最喜欢看漫画,但一般不会给他买。”
大家之言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我国将从五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0-07-22 科技网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近日在吉林大学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今后将在五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陈希指出,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进中得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建设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学科建设和工作研究长足发展、成果初显,工作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明显提高。
陈希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央16号文件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入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五是要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职业教育要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010-07-27 科技网
由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0年中国(重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论坛”7月22日在重庆市永川区隆重举行。论坛旨在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论坛并做主旨演讲。
鲁昕指出,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对未来10年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鲁听指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庆等地的经验表明,统筹城乡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巨大需求,职业教育发展为统筹城乡奠定了技能型人才基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求我们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切实做到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同步推进、统一安排,努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城乡统筹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做好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完成的为民实事
2010-08-02 新华网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袁贵仁日前强调,要在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继续在服务师生上下功夫,做好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完成的为民实事。袁贵仁是在新疆呼图壁县调研指导创先争优活动时作出如上表述的,他指出,创先争优活动要始终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把党建活动的创先争优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党组织创先争优,就是要带领党员、群众在本单位工作中创造一流成果,争当先进单位;党员创先争优,就是要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创造优秀业绩,争当先进个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呼图壁县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抓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三个重点。把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保证这些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完成上。体现在提升经常性工作水平上。袁贵仁强调,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立足本职发挥作用,切实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兑现向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社会作出的承诺。尤其要在继续服务师生上下功夫,做好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完成的为民实事,跟踪督导,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异域传真
美推动职业教育以提高国民全球竞争力
2010-07-09 科技网
在欧洲一向深受重视的职业教育在美国长期“坐冷板凳”,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州和地方政府开始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民众国际竞争力的利器。
很多美国民众憎恶让在校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做法。在他们看来。这种预先决定学生未来命运的做法是对机会公平这个信念的挑衅。虽然职业教育也改名为“职业与技能教育(C了E)”,然而,高中生们仍然不愿意上职业学校,都打算读大学。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C了E的质疑也与日俱增,参加职业教育的人直线下降。1982年。有1/3的高中毕业生接受了职业教育(致力于学习某一技能),而2005年,这一比例下降为1/5。相反,2003年,美国17岁的高中生中,申请,四年制大学的比例高达69%,为1981年的两倍。不过,经济顾问委员会预测,未来,社会更加需要大量接受了两年制职业教育或专业技能培训的Ay3oyH2cglNgCazVDUHWp7kHEjq6JC1HHOnRSQeuXiM=劳动力,而不是全日制的大学毕业生。
上个月,全美州长协会提出了数条新标准,让学生一颗红心、做好“学业和职业两手准备”。少数州、地区和智囊机构则更加激进,他们认为,在美国寻求提升收入和国际竞争力的当下,CTE可能是一个推手而不是障碍。
第六届国际青年核科学家大会举行
201 0-07-16 科技网
期一周的第六届国际青年核科学家大会(IYNC)从12日起在南非开普敦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议由南非能源部和南非青年核科学家协会联合主办,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这里就与核有关的多个议题展开讨论。 从2000年开始,国际青年核科学家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这是该会第一次在非洲举行。本次大会共设立了10个方面的技术议题,包括:核电厂建设、运营和维护;核燃料循环;核政策、经济与人力资源;核原料、化学与结构完整性:核辐射科学与医学应用:核聚变科学与技术;核反应器安全;热一水力学;反应器核心设计与仿真模型;青年人与核有关的活动。
第38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在德召开
2010-07-20 科技网
7月19日,第38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COSPAR全会)在德国不莱梅召开,超过3000名来自57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根据目前的科学议程和注册情况,此次大会将是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1958年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盛会。
此次大会将重点讨论该领域的气候变化和空间新发现,例如,火山灰云的影响,关于月球、火星和太空望远镜“开普勒”和“赫歇尔”的新发现,以及“卡西尼一惠更斯”对土星的卫星土卫六进行的探险等等。
调查
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下降
2010-07-14 科技网
高校质量评估专业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完成的《大学毕业生母校满意度与培养改进分析》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正在下降,与2008届相比,“211”院校下降了3%;非“211”本科院校下降了5%;高职高专下降了2%。
分析结果显示,已经工作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学应该改进的地方有三个:教学的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够。其中。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高职高专是公共事业大类;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是历史,高职高专是公安大类;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是哲学,高职高专是旅游大类。同时,研究对2009届本科院校国外留学读研人群的调查研究显示,32%的留学生认为母校本科学术准备最需要改进的是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18%留学生认为本科专业课程知识需要改进,17%留学生认为研究方法需要改进。研究报告提醒,加强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和改进研究方法。还需要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相一致,中小学此前提倡的研究性学习还需落到实处。
啥样的家庭早教更科学
201 0-07-29 科技网
过去,摆事实、讲道理是家长教育孩子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对1800多名家长进行了将近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3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其中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型的家长分别占30%左右,严厉惩罚型的占7%~10%,教育方式比较适当的家长仅占30%。
一份近期调查也表明,我国家庭中有90%以上的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经常感到无所适从。尤其,对于那些初为父母的年轻家长,对孩子的早期发展十分重视,但他们苦于得不到许多具体而又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婴儿心理与教育方面的帮助。
北京市妇联在7月29日开幕的2010中国北京国际妇儿博览会,设立了三场“家庭教育大讲堂”,目的是通过大讲堂帮助家长更新教子观念。提高家长教养子女的能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早在20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断言:人生头3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追踪1523名婴幼儿成长达20年也得出国际公认的结论:如果17岁智力成熟作为100%的话,50%的智力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
。读书
消夏纳凉好读书,阅读开阔视野
2010-07-09 中国网
高考结束已有一个月,大批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学子们涌向了书店,在酷暑时节,既纳凉又增长了知识。长江出版集团有关专业人士介绍,他们经过筛选,向准大学生们提供了10本人学前的阅读书。有关专家称,这10本书,虽不能说全是经典,但读后对开阔学生的视野,肯定会有一定的帮助。
这10本书的第一部,是何兆武教授口述的《上学记》。这部作品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它所叙述的尽管只是何兆武在1949年以前不足30年间学生时代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思考,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即将入学的大学生们,不但可以从中获取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而且可借此思索今后究竟应该如何读书、如何治学。如果说《上学记》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对他们学生时代的回忆,那么,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则是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对当今大学生活的反思。作者的另一部书《求职,从大一开始》,也进入了专家推荐的视线。在书中,已是某公司董事长的覃彪喜与大学生进行了关于职业、关于规划、关于尊严等方面的对话,实质上,他所说的。就是“厚积”而“薄发”。接下来,还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市场上关于《论语》的书非常多,良莠不齐。相对而言,《论语今读》绝无信口开河之虞,言必有据,通俗易懂,有深度也有广度,非常适合大学生阅读。
科学是玩出来的:读(贪玩的人类)
2010-07-20 中国网
从小到大,我们受的是正规教育,没有人敢像《贪玩的人类》一样“戏说科学”。但是换个角度看世界,世界毕竟精彩——瞬间改变我们视角的,就是老多和他的《贪玩的人类》。正如作者所言:“《贪玩的人类》像是一本科学史,但不是科学史,只是科学史上的一些故事,是玩家的历史。”
如果你想了解科学那些事儿,《贪玩的人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涉及天文学、力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哲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作者将纷繁复杂的科学发展,通过简单明快的语言串联与呈现。将我们分散的知识点做了很好的疏理和架构。举个例子,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长期以来从事水稻研究的不乏其人,为何袁隆平最终在杂交水稻方面获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突破了“水稻为白花授粉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束缚。
原来,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玩很多东西。无论天上的、地下的,还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作者老多在图书前言中就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他认为,科学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惊异、闲暇和自由”。这本书主要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喜欢玩,科学是玩出来的。
《贪玩的人类》从古希腊、罗马、意大利写到欧洲、西方乃至整个世界,从各路玩家——泰勒斯、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哥白尼、伽利略、赫歇尔、牛顿、法拉第、拉马克、达尔文、魏格纳、孟德尔、莱特兄弟、瓦特、爱迪生、贝尔、伽莫夫、爱因斯坦,写到力学、光学、电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古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
张海迪夫妇首推译著,讲动物故事
2010-07-22 中国网
近日,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著名作家拉尔夫,赫尔菲的《走吧,莫——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译作者是王佐良、张海迪夫妇,这是张海迪担任中国残联主席以后出版的第一部译作,也是其夫妇俩合作出版的第一部作品。《走吧,莫——头大象的真实故事》是一部跨越了70个年头和三个大洲、绝对令人惊叹的真实动物故事:1896年一个宁静的早晨,一个男孩和一头小象同时降生在德国一个小镇,男孩名叫布拉姆,小象叫莫多克。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贯穿了他们的整个生命,并且备受考验。他们历经艰险,只为了永远在一起,却还是被人无情地分离;他们心怀希望,执著地寻找,终于得以在惊喜中重逢;他们相知相伴了七十多年。不离不弃,最后相约着一同去往另一个世界。此书在美国出版后畅销十余年,《底特律自由报》这样称赞它:“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让人落泪的爱的故事,如果没有满满一盒纸巾在手边,请不要轻易翻开它。”
张海迪自1984年第一部译作《丽贝卡在新学校》在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后,一直秉承“把真诚的爱献给孩子”的愿望,坚持把温情与关爱传递给青少年,为青少年翻译了文学作品百余万字。湖南少儿出版社拟将其译作精华重新整理出版,辑成“张海迪温情系列”,《走吧,莫——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是其第一部,《一只旧箱子》等将陆续与读者见面。
走进大师的心灵:科学家的美丽人生
2010-08-02 中国网
这是一位数学家写的一本散文集,讲述了12位科学与教育大师的真实而又鲜为人知的美丽人生。他们都是卓有贡献的出类拔萃的人才。今人正在享用他们的科学文化成果,应该认识并且走近他们。
本书并非完整的人物传记,而是重在介绍可供读者借鉴的大师成才之路;本书也不是普及大师们所掌握的艰深难懂的知识,而是描绘他们那令人景仰的品格风范。本书的主人公个个光彩照人,成就非凡,却也曾经历坎坷。他们之中有作者的师长、朋友。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饱含深情,更兼美的文笔。文章写得感人肺腑,每篇故事都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与普适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无论为人师者或莘莘学子,都将在阅读本书时获得乐趣与激励。
升学、就业和住房等早已是长期困扰着人们的社会问题。然而我们的青少年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致被一些热门话题的片面性误导,以为人类有史以来似乎只有自己生不逢时,只有自己遭到了社会的亏待,从而放弃了自己应做的努力,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其实,每一时代的人都有那个时代人的命运,都有自己的麻烦和艰辛,但每个时代都贡献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