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试题答案在地理综合题解答中取胜

2010-12-29 00:00:00刘大华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0年4期


  高考试卷中的地理综合题是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一种形式。不论是在高考文综全国试卷I、Ⅱ中,还是在由部分省市自主命题的地方试卷中,地理综合题都占有极大的比例,分值几乎占据总分的一半,可见很好地完成地理综合题在地理高考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成绩呢?通过与部分高考阅卷教师和高三学生的交流,以及对历次高考模拟考试中学生所做综合题答案的研究,笔者发现,除了学生不能够熟练、准确地分析相关问题以外,造成学生地理综合题解答难得高分的主要原因是答案不够规范。下面笔者就如何规范试题答案提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考生有益。
  
  一、规范试题答案的几个基本要求
  
  1 规范使用地理专业术语
  地理综合题在考查学生各项能力时,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看学生能否准确地使用相关的地理专业术语。因此在回答地理综合题时必须要使用地理专业术语,避免使用口语或者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
  例如在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综合题第36题中第(1)问要求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并结合右图(见图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有学生就将该国的地理位置描述为:“该国位于太平洋的右岸。”这是一个明显的不能够准确使用地理专业术语的错误。注意在回答地理方位时绝对不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应该使用东、西、南、北等词语,所以在这里该国地理位置应该表述为:该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背部穿过(或位于低纬地区),西临太平洋。
  同样有学生在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时说:“该河流在夏天水不够清澈,冲来了好多泥沙。”虽然他表达的意思是对的,但是由于没有使用地理专业术语,所以不能够获得这个题所给的全部分值。如果表述为“该河流夏天泥沙含量较大”则属于一个准确的表述。不难看出,使用地理专业术语是规范地理综合题答案的最基本要求。
  2 有的放矢实现有效答题
  能否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首先就要看该问题问了什么,然后根据问题所问的内容回答,也就是问什么就要答什么。但是学生在完成这些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下面两种错误:第一种就是不管问题问什么,将自己知道的内容全部都作为答案。例如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39题中第(3)问要求学生在分析所给材料和地图的基础上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有学生就回答说:“驼峰航线穿越的地区主要是我国的云贵高原,这里地形复杂、崎岖不平,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多。”实际上这个答案中描述该地区有关气候的内容完全是多余的。答案如果表述为“平均海拔高,,山河相间,山高谷深(或地形复杂、地势崎岖)”就比较合适了。第二种情况就是答非所问,当然这样的答案是不能够给分的。例如:试题要求学生“分析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的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是学生回答:“河西走廊之所以能够发展绿洲农业是由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为当地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答非所问实际上就是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当然不能得分。
  因此在答题前先要看懂题意,看清图示,然后找关键词、限制性用语、数据以及问题涉及的时间、地点、地理背景等。要特别注意审题,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特别要注意“是什么”、“为什么”以及“采取什么措施”等这些问题之间的区别。
  3 答案在“精”不在“多”
  地理综合题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地理原理与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因此组织答案时不要把自己知道的都写出来,而是要想办法用最简短的语言把答案要求的内容回答清楚。也就是说答案应该是精练的,并且有条理的。例如:要回答某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我们就只能从当地的气温、降水两个方面来说明。在回答地理事物特征对比类的试题时最好使用表格对比的方式,例如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39题第(3)问中,A、E两个城市的区位差异的比较就可以通过表格实现(见下表)。
  其次这里要求答案“精”还在于答案的逻辑要严密,绝对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有学生在回答黄河出现凌汛河段的成因时说:“由于该河段河水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水溫逐渐升高,气温逐渐下降,导致河面结冰。”显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答案内容自相矛盾的错误。
  
  4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高考地理一般是作为文科综合测试中的一部分,整个文科综合试卷中政治、历史、地理问答题的总字数非常多,阅卷老师的工作量很大,为了让阅卷老师对答案一目了然,提高得分率,考生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做到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而且要注意字间距和行间距不能太小。近几年高考网上阅卷逐步推行,阅卷时考生的试卷要经过扫描仪扫描之后再以图片的形式传输到阅卷老师的计算机上,然后阅卷老师看着扫描得到的图片给分,所以要让扫描仪产生的图片上字迹清楚,就必须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切记不能对试卷乱涂乱改。
  
  二、训练规范答题的几个建议
  
  1 以课本为基础,熟练使用专业用语。教材中的语言都是很专业的术语,经常阅读教材,一方面可以熟悉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专业术语,学会如何使用专业术语。
  2 经常研究试题答案,尤其是要研究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一般是最简练、最贴切的,研究这些答案可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回答才能达到相关的要求。
  3 认真审题。审题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审题过程中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审清题目的设问,准确判断题目的设问方向。在审题时最好将关键性的词句如“自然因素”、“采取何种措施”、“说明理由”等,划出来或者做一些特殊的记号,这相当于为答题有的放矢地做准备工作。
  上述建议仅仅是笔者在对高考试题答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三学生在历次模拟考试中答案出现的诸多问题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希望能起到拋砖引玉的作用,帮助考生考出好的成绩。
  
  <img src="https://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zsgw/zsgw201004/zsgw20100413-2-l.jpg?auth_key=1734950646-890743837-0-1d573f92326ea344bc8f1de3c0ffad72" hspace="15" vspace="5" 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