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题指向看

2010-12-29 00:00:00杨木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0年4期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提高政治学科在高考中的得分率十分重要。从多年的阅卷经验中可以看出,不少考生虽然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解题能力支撑,导致答题逻辑混乱、词不达意,显现出知识点盲目堆砌、分不清重点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于部分考生对高考政治主观题没问及解题程序不了解造成的。
  一般来说,高考政治主观题从命题指向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指向明确具体型和笼统概括型。所谓明确具体是指命题所涉及的学科和运用的知识十分明确;笼统概括是指命题所涉及的学科和需要运用的知识不明确。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问题,探究一下这两种类型试题的解题程序:
  
  一、指向明确具体型试题解题程序:构建知识体系→解析材料要点→进行相应的取舍→按照知识体系、结合材料进行回答和表述
  
  例1(2009年高考文综安徽卷第37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3)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这两问的指向均十分明确具体:第(2)问学科知识的限定是“生活与哲学”,知识点的限定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第(3)问学科知识的限定是“文化生活”,知识点的限定是“文化创新”。解答此类试题,可以先列出相关知识要点的知识体系与框架,再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取舍。如第(2)问,我们结合所学知识,明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再考虑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这样,我们可以先列出答题的三个方面的要点,再根据材料进行要点统率、材料佐证,就能达到良好的答题效果,也能使我们的答案尽可能地按参考答案的顺序和逻辑展开。再如第(3)问,文化创新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构建体系与结构:立足实践、着眼于人民的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持正确方向,创新内容与形式、方式与手段。在搭建了这四个答题要点的基础上,再根据材料,努力做到原理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就一定可以提高答题的质量和准确性。
  参考答案:(2)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新。继承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推陈出新。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二、指向笼统概括型试题解题程序:解析材料要点→结合教材找出对应原理→按照原理统率材料、材料论证原理方式表述
  
  例2(2009年高考文综山东卷第29题):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 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08年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5)依据材料回答,该规划的确立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解析:本题只做了相应的学科限制,但对知识要点的限制不是十分明确具体,属于命题指向的第二种类型,即笼统概括型。我们首先需要认真解渎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解题信息。一般来说,可以把材料分成相应的片段,再对片段进行整合和梳理,然后对应教材的相应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提高解题的精确性。在完成上述两个步骤后,再按照原理加教材的方式进行表达,就可以显现比较完善的答案,获得较好的效果。阅读本题的材料,我们可以将材料划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党代会审议规划纲要、省人大审议通过规划、省政府请专家论证和出台发展规划。再结合所学知识,对党代会决议体现的政治学道理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党的领导”;对人大这一主体,可以从人大的地位和职权进行阐述;对政府这一主体的做法,可以得到“科学民主决策”、“履行职能”、“贯彻民主集中制”等最基本的要点。在这些基本要点的支撑下,根据材料顺序,就可以很快整理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体现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②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行使了决定权;③政府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④省政府制定出台发展规划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⑤该规划确立的整个过程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若答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综上所述,掌握上述方法对于提升解题能力具有十分具体的指导效果和实际作用。当然,方法与技巧还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高考政治虽然坚持能力立意,但考查的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和知识体系构建之上的。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打牢知识基础,稳扎稳打,马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