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舍弃等

2010-12-29 00:00:00
人力资源 2010年12期


  学会舍弃
  
  在河南出生长大的美籍华人崔琦,是199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一位记者在采访他时惊讶地发现:这位科学家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划完成。记者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学习使用电脑呢?难道你不相信它会给你的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吗?”崔琦笑着回答道:“我也想学习电脑,可是我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了科研上面,已经没有精力去钻研电脑了。”“那你要查阅资料或发送电子邮件怎么办?”记者问道。“很简单,只需请助手帮一下忙就可以了。”“那你没有与时代落伍的感觉吗?”崔琦平静地回答:“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时尚的东西太多了,一个人无法追赶上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没有办法,我必须得学会舍弃。”
  [启示]王安石曾说过:“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凸透镜将阳光聚焦于一点,才点燃了火柴:一个人才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功,也必须学会在一段时期内将精力高度集中于一个目标。想要同时完成许多目标,往往事与愿违。能运用高科技产品固然有益,但若使用不当,或占用大量时间,有时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必须善于根据工作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和时间于既定的目标,如此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才能以最佳最优化的方式达致目标。
  
  诡计害人终害己
  
  野狸猫身上会发出一种很难闻的气味,这种气味足以迷惑草丛中的小昆虫,令它们因找不到方向而迷失逃跑的路线,从而成为野狸猫的囊中之物。野狸猫还会把这种气味喷射到小昆虫的洞里,让它们自动钻出洞穴,然后趁机将它们捕获。野狸猫就是靠着这种诡计而生存的。但野狸猫不知道,它迷惑小昆虫的手段也是给自己布下的陷阱。每当野狸猫施展自己的诡计时,它散发出来的难闻的气味也暴露了自己的行踪,爱吃野狸猫的土豹本来愁着找不到野狸猫,此时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追踪下去,很轻松地找到它,并将它吃掉。
  卷叶虫是一种树虫,有手指那么大,它没有嘴,整个身体就是一张很大的嘴。卷叶虫常常会把自己缩成一团儿,伪装成一片卷起来的叶子,并且吊在树枝上。那些想做窝的虫子们,往往真以为这是一片卷起来的叶子,于是便爬到里面准备做窝,哪知正好是爬到了卷叶虫的大嘴里。卷叶虫立即缩紧身子,将钻进来的虫子吃掉。但卷叶虫的诡计却瞒不过黄翅鸟。黄翅鸟善于辨别卷叶虫,只要发现树叶中有一片叶子卷成了一团儿,并且吊在树枝上,它就挑起啄食,一啄一个,准确率极高,大量的卷叶虫因此而丧命。
  据一项调查表明,世界上那些喜欢利用诡计生存的动物,反而更容易受到威胁,它们被其他动物吃掉的概率,总是大于那些没有伎俩可施的动物。
  [启示]诡计害人终害己,这在丛林世界和人类世界是通用的定律。动物无知,无法指责,但人类社会中却总有一些自视聪明者,往往也把谋生的手段建立在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损人利己的阴谋诡计上,有时手段之狠毒、阴险甚至远远超过动物,但不幸的是,其下场终究也像那些玩诡计的动物一样可悲,甚至更惨。做一个忠厚老实、不玩诡计的人,才是人生的正路,即便有时可能上当吃亏,但这样的人生在道德上毕竟是无懈可击的,在社会和人群中的生活也是较为安全、较少风险的,较之那些玩诡计者无疑要幸福得多。
  
  称人善行必言过其实
  
  后汉时有个人叫庞统,每当他赞扬别人做好事时,往往言过其实,过于夸大。有人感到很奇怪,就问他是什么原因?庞统回答说:“当今这个时代善人少,恶人多,想要改善社会风气,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就要尽量赞美好人好事;若不这样,想要做好事的人就会更少了啊!称扬赞叹十个人,其中若有五个发生错误,但也有五个没错,这样就可以使得有心向善的人,更加地自我勉励,这岂不是有益之举吗!”
  [启示]古圣云:“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愿口常说好话。”当今社会道德风气如江河日下,企业要在社会上塑造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要为客户提供最大最优的价值,同样需要经常性地称赞好人好事,哪怕是有所过度也不要紧,如此做法有助于激励员工常做好人、常行好事、常说好话,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员工。
  
  举荐贤才,不求人知
  
  狄仁杰是我国唐代断案如神、足智多谋、政绩卓著的难得人才,在武则天当政之时,他被提拔重用,与娄师德一同为相。或许是才华出众的缘故,狄仁杰看不起娄师德,多次排挤他,但娄师德从不计较。后来武则天知道了,就把狄仁杰叫去,问他:“你认为娄师德有德行吗?”狄仁杰回答说:“作为将领他能够谨守边陲,有没有德行臣不知道。”武后又问:“娄师德有知人善任的本领吗?”狄仁杰回答说:“我没听说他提拔过什么人才。”武后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原来并不了解你,你能够为我所重用,全是仗娄师德举荐的啊,他也可以说是知人了。”随后,武后令侍从取来文件筐,拿出娄师德举荐狄仁杰当宰相的十几篇奏折给狄仁杰看。狄仁杰看后,惶恐万分,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出去后,叹息地说:“娄公的德量真是博大啊!没想到我竟然一直为他所包容。我比他差远了。”两人从此成为好友。一个多仁,一个多智,共同辅佐武则天开创了一代盛世。
  [启示]选拔人才,就应该像娄师德那样秉公无私,不谋私利。哪怕是人家不知情、不感激,甚至排斥你,也从不抱怨,一切都以国家利益为重。这样的伯乐,对企业是企业之福,对国家是百姓之福,实应成为HR工作者的一个榜样。
  
  火鸡奖励,惑乱人心
  
  美国加州航天器生产公司,决定在圣诞节用火鸡作为员工的圣诞礼物,来表示对他们的感谢。这一方案动机似乎不错,然而,一些员工注意到自己得到的火鸡比其他同事的小一些,他们很快就误以为这是因为他们工作表现差而受到的处罚。这样的误解令管理者感到难以容忍,因而他们要求供应商在第二年提供同样大小的火鸡,但火鸡供应商告诉公司管理者:上帝并没有让所有的火鸡都一模一样,让他们提供相同重量的火鸡是不可能的。面对这种情况,管理者只好在每只火鸡上放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火鸡的重量并不能反映出你过去一年的表现。”但抱怨仍然继续发生,并变得更糟糕:一些员工说他们想在火鸡和火腿中间做选择,还有人希望用果篮代替,等等。随着事件的复杂化,管理者发现有必要设置一个全职的火鸡管理者职位!但在抱怨不断的情下,这个一年一度的火鸡计划最终被放弃。而此时,管理者又发现一些员工竟然把火鸡从盒子里倒出来,装入公司的物品,偷偷溜之大吉……。一个动机极好的奖励方案,不仅没赢得员工欢迎,反引来一系列问题,这是管理者始料不及的。
  [启示]激励作为一种常用的管理手段,旨在调动员工围绕企业一定目标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其令人认同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公正、公平的前提条件下奖励那些业绩突出的优秀员工。这需要在物质和精神诸方面的相关因素都做到位,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若存在理由不足、导向不明、对象不符、欠缺公平等因素,激励则会适得其反。如老子曾指出:“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意思是说:管理者不能随意炫耀那些能引起人们贪欲的东西,否则就会扰乱人心。不适当、不合理的激励正是如此。
  
  诚实受益,欺诈吃亏
  
  一个农夫不小心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了起来。财神便化身为一个渔民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捞出了一把金斧头,农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捞出一把银斧头来,工人还是摇头。最后,他捞出了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作为对他讲诚信的奖励。
  这件事让一个贪心的家伙知道了,他来到河边,故意把斧头扔进河里。很快,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来,没等财神问他,他马上说:这就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厌恶他不诚实,就和金斧头一起消失了。这个人最终连自己的斧头也找不到了。
  [启示]在当今商品社会,一些人常把尔虞我诈、说谎骗人当作谋生的本领,甚至误以为欺骗手段在商业活动中也像资本一样所必需。他们不明白,诚信是立人立业的根本,是确保商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无形资产。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即使暂时能“赚”来钱财,但那就像是一个披着人皮的饿鬼,只能在见不得人的黑暗世界里无耻地苟活,永远不敢暴露在文明的阳光下过真实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