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农村中学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困惑

2010-12-29 00:00:00安介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年12期


  〔关键词〕西部农村;心理辅导;困惑与对策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的推广,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教研室,构建了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并在班级中大胆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但由于科学理论知识的欠缺和实践经验的不足,我们在开展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惑。
  困惑一:心理老师与班主任角色之间的冲突
  农村中学(尤其偏远地区)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及专业人员的溃乏,许多教师既要充当心理老师的角色,同时还要充当班主任的角色。这两个角色在辅导原则上有很大的区别,于是有些教师在心理咨询室或团体辅导室对学生的问题常抱着一种善意的共鸣与认可去开展工作,而在教室里则不同了,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常用德育手段去约束去要求,不仅对教师本身素质有一定的挑战,而且使学生产生了许多困惑:我们的班主任究竟是怎样一位教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82.4%的学生喜欢心理教师,他们认为心理教师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理解他们、心灵容易沟通;也有17.6%的学生更认同班主任,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能够约束自己,比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校纪校规等,他们认为只有班主任严格要求,才能督促自己的行为。究竟该怎样处理好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呢?
  困惑二:家长不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工作
  由于受区域性文化的制约,许多家长还不能接受“心理疾病”这个词,他们宁可让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也不愿意让孩子配合心理老师进行治疗。
  学生A,男,15岁,初二。该生刚升入初一时,文化成绩在班里属一属二,思想品德良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组织能力强,积极性高,是班长。初二后半学期由于早恋,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旷课,逃学,打架,甚至开始自残(在胳膊上刻字)。当我们得知情况后,想联合家庭共同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但孩子的父母认为:如果让孩子走进心理咨询室,这事传到社会上很不光彩,于是拒绝了老师的要求。由于得不到家长的许可,我们无法开展工作,最终导致这个孩子主动退学,流落到社会上,品行越来越差。
  案例二:学生B,男,16岁,初三。据班主任反映,升入初三后,由于父母离婚,该生便想退学,经班主任苦口婆心的劝说,虽然勉强留在了教室里,但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上课经常睡觉,一下课就往学校门口走,找各种借口让值班人员放他走出校门,而且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班主任考虑到他的现实状况,也就不去过多地追究他,久而久之,他胆子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差,有一天,他乘大家上晚自习期间,悄悄溜进了教师活动室,把里面搞得一塌糊涂,还把一千多元的乒乓球案子也砸了。事发后,班主任惩罚了他,但他不但不悔改,而且找来了父亲对班主任不依不饶。我们想通过心理疏导帮助这位学生,但父亲拒不接受,认为孩子没有什么不对,老师不该指责孩子让孩子受委屈。在家长不能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我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无从下手。
  困惑三:心理老师与问题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
  学生C,男15岁,初三。该生一直有多动症,由于经常在上课时干扰其他同学听讲,所以同学们都很反感他,我们决定先了解情况后,再对他进行心理辅导。通过交谈,我们发现因为他经常干扰别人上课,所以总被父母打,每次挨打后,他也想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就是改不了。后来他住院了。据家长说整整一个星期高烧不退。我们亲自去医院看望了他,他当时高烧退了,病情大有好转。但一个月后,家长来到学校状告心理老师,说从孩子口中得知,患病的原因是心理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扒光了他的衣服,而且让他在外面淋雨长达两个多小时。无奈之下,心理教师请求家长能和孩子当面对质,但遭到拒绝。事后,尽管学校领导也对此事作了调查,最终结果是查无此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继续工作呢?要知道心理老师也是人,也有软弱的时候,好心去帮助别人,结果被反咬一口!
  在西部农村中开展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困惑,目前我们也没有更理想化、科学化的解决方案,相信随着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的推进,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稿件编号:100804001)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中心学校)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