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优化:提升学校心理辅导实效性的探索

2010-12-29 00:00:00黄海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实效性;过程优化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推进,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工作也不断得以发展。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日益凸现:心理辅导的实效性不高,来访者未能获得更有效的帮助。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使得辅导过程必然呈现异于成人的特点。目前绝大多数的心理疗法来自于西方,本土化的很少,形成了“一个中国人用西方人的思想去帮助另一个中国人”的尴尬情形。这些情况提醒我们要在遵守心理辅导规范的前提下,勇于探索与突破,提高实效。
  
  一、优化首次面接
  
  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业任务重时间紧,加上对心理辅导的某些误解和成见,使得他们常常不能多次走进辅导室。为了节省时间,在会谈之前,接待教师可花几分钟时间介绍心理辅导流程、特点、范围、个人咨询风格、资质背景等,澄清某些成见偏见等。然后登记相关个人信息表,迅速了解背景资料,直接进入主题:“能不能具体说说你的烦心事呢”“今天来访希望获得什么样的帮助”等,在倾听后进行初步心理评估和诊断等。如果出现咨访类型不匹配或超过咨询者能力之外的情形(如无求助欲望、有心理疾病等),及时告知或转介。
  需要注意的是,从首次咨询开始,学校辅导教师就应该把建立并巩固良好的咨访关系作为重要事情去做,并贯彻在整个咨询过程。多数咨询流派都重视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并认为这是心理咨询取得成效的基础。罗杰斯则干脆指出:许多用心良苦的咨询之所以未能成功,是因为在这些咨询过程中,从未能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咨询关系。心理辅导不同于其他许多工作之处,在于它是直接与人的心理接触,使用任何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不能是冷冰冰的,而应建立在良好的咨访关系之上。来访者对咨询者的信任、亲近,是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一点需要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关注。
  
  二、折中方法技术
  
  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从刺激到反应、从认知到行为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单一心理咨询治疗理论和技术的最大缺陷就是只注意心理的某一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实践显示,折中整合已成为现在心理咨询治疗的主导方向和趋势。有人对美国自1974年以来的十五年的临床心理学研究作了回顾总结,发现近50%的都是兼容取向。还有一些对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所作的调查发现,有68%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兼容学派。
  咨询教师自身的个性、经验、受训经历不同,自然也就会在技术取向上有所偏重与喜好,有的偏于认知说理,有的偏于心理分析,有的偏于行为训练,有的偏于问题解决等,而作为心智尚在成长发育中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在人际交往、学业、考试、情绪、青春期等方面,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困扰。即使同一类问题,也会呈现各种差别和特点,比如同样是考试焦虑,有的可能是由于气质性格因素,有的可能是由于成就动机过强,有的可能因为知识准备不足等。这就需要咨询老师掌握、熟悉各种技术并进行有机整合,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灵活运用各种技术,以人为本,实用为上。
  
  三、布置心理作业
  
  科任教师在讲授完知识和技能后,往往会给学生提供随堂练习或课后作业,进行迁移和强化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有效的。笔者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如果想提高学校心理辅导实效,也可以酌情、灵活地给来访者布置一些形式多样的“心理作业”(如咨询感想、心理训练、信息补充、阶段总结、人生设计等,具体范例见下页)。这样便于反馈与调整咨询方案,利于检验和巩固咨询成果。辅导者须告诉来访者,心理作业是辅导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巩固深化,希望能积极完成。此过程中,辅导者要适时地检查作业完成情况,调整作业的数量、强度、类型等,如果出现不完成作业或敷衍情况,要在无处罚、不批评的原则下重新审视并探讨原因。
  
  四、进行价值干预
  
  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型的师生人际互动过程,是合作双方价值观的碰撞、交流。会谈中,辅导者不可避免地会显现自己的观点、态度、立场,这无疑会影响到当事人,且辅导者权威越高,产生的影响会越大。在学校环境下,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若躲在咨询者角色后面,一味地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有时并不能XDCUF9M49azXStz8T51Kpy65MQv4Uj47dgT/ja3x5Oo=达到辅导效果。适当地总结和归纳学生的观点,得出其观念的不合理之处,并加以点明、点破,也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之一。否则,来访的学生常常会失望甚至质疑——希望辅导老师给自己“开方子”(他们相信辅导者有这个能力也应该如此做)几乎是学生群体的共同心态和需求。他们最常见的问话就是:“老师,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呢?”“我应该怎么做呢?”
  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成人,培养学生具备符合社会期望和个体成长需要的价值观,同样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事实上,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扰和问题,往往来自于不当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作为教师的学校咨询师,有责任对学生作一定程度上的价值澄清和干预。具体操作时,最好坚持三个做法:(1)不强加自己的价值取向。(2)以价值功能干预为主,内容干预为辅。(3)呈现价值底限,引入主流价值供其选择。如此,再坚持“助人自助”可能会更好。
  比如某高一学生因环境适应不良而强烈要求转学,认为转学就能避免现在的种种矛盾。交流过程中,在对其抱有深切同感的基础上,可帮助其分析留下和转学的利弊,谨慎而真诚地提出自己的价值观(也是主流价值):留在原校,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面对现实。当然,如果实在无法坚持,换个环境也是一种选择,问题不在于是否留、转,而是在于自己是否思忖清楚,有了准备。
  
  五、整合环境因素
  
  这是一个敏感而争议的问题,因为它可能逾越了心理辅导的职限。“亲源性心理问题”“师源性心理问题”往往让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最感棘手,它们源自家长和教师的不当教育方式和态度。不改变教育者,很难帮助当事人,而成人的认知模式往往比较固定。而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给作为同事的相关教师提建议,多少有些不妥和尴尬,尽管措辞委婉而含蓄。
  笔者的做法是:(1)引导当事人接纳。重点讨论如下问题:你能改变和控制的是什么?不能改变和控制的是什么?该问题或事件的出现有何意义和价值?如何面对生命中无法预料的事件?提供正向视角,引导其面对并接受事实。(2)向分管领导汇报。与主管心育工作的领导交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寻求必要的行政干预。(3)施行家庭治疗。把整个家庭成员纳入辅导过程之中,分析交流,加强教育指导,共同调整。
  
  六、作好追踪反馈
  
  学校心理辅导实践过程中常常出现“善始不善终”的咨询情形。学生来了几次之后就不来了,咨询者往往误以为问题解决了。坚持随访和反馈,既是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也是检验辅导效果、方便及时调整技术和措施的重要途径。它是对来访者的一种督察和关注,因为许多时候,来访学生离开辅导室回到原先的场景和情境后,常常“故态复萌”,既有的辅导效果容易被弱化。
  随访方式及时间可以由双方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约定。可以利用问卷、电子信箱、QQ、电话、面谈等形式与当事人、父母、相关科任教师等沟通,了解近阶段当事人的自我感受、行为状态、精神风貌或中断咨询的原因等,询问当事人是否觉得有所改变和获益?还要补充哪些信息?还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什么等。值得一提的是,追踪随访时,要嘱咐被访者注意保密访谈内容和访谈本身。
  这个环节做到其实并不难,只是需要咨询教师多一些用心,多一些恒心即可。
  学校心理辅导有法,但无定法。它需要操作者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规范、法律法规等,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勇于创新,实现规范与突破的有机统一,才能让来访的学生、家长获得有效帮助。(稿件编号:101027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心理咨询室,223001,电邮:newhahhy@163.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