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例研究的实践探索

2010-12-29 00:00:00韩海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年12期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内地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例研究”已成为中小学倍受关注的教学研究策略和教师培训策略。心理课例研究相对而言是个处女地,亟待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笔者在多年心理教研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课例研究的基本理念,在心理学科开展了一些课例研究的尝试,旨在推动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课例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0)12-0004-04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是教师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所开展的合作性研究,它对教和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中国内地,“课例研究”一般称之为“教学研究”,简称“教研”(Teaching Study)。教研活动在我国有着很长的历史,并且一直是内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心理学科也是如此,多年来我们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推进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传统的心理教研活动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往往呈现出活动的事务性、操作的随意性、开设的临时性等特征,研讨重点往往放在教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评课时的话语方式也大多是概括性的语言,而非课例研究倡导的描述性语言,与专业化、规范化运作,以阐释性探究为主要研究范式的课例研究相距甚远。因此,笔者在多年心理教研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课例研究的基本理念,在心理学科开展了一些课例研究的尝试,旨在推动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 教学主题的选择与实施
  
  1.教学主题: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出现早龄化,60%的学生在初中预备年级前后就进入青春期,社会经验比以往学生更加丰富、更加深刻。这些“发展”既有它的作用,也存在不利之处。笔者通过对上海市几所初中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对于青春期有关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是“无知”,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无法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卫生保健,甚至心理上出现很大的“波动”,思想压力大,情绪低落,成绩大幅度下降。虽然说现在小学生中就已出现“早恋”现象,但对绝大多数初中预备年级的学生而言,对于“早恋”的内涵、概念等基本一无所知。这种现象通常被教师们称之为“心理的早熟与青春期知识的空白”,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其后果往往是不好控制的。因此本次心理课例研究的教学主题我们选择了针对初中生进行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2.教学实施:四轮心理课例的同课异构及研讨
  教学主题我们选择了针对初中生进行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青春与美丽、青春期异性交往等话题,每个话题有两位心理教师针对自己学校、具体班级的情况进行同主题异构教学(具体教学安排见表一)。
  表一 心理课例研究教学安排表
  
  每一节课结束后,全区的心理教师都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热烈探讨。其中有上课老师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自己的困惑,也有观察员报告观察结果,全体老师再展开热烈讨论,有的结合自己的感受谈收获,有的提出改进建议。如对于教学素材的利用,对于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课例的设计容量是否合适、老师现场应对学生非预期反应的方式是否合理等问题,均出现了不同意见,大家在发言中增进了认识,获得了解决办法。
  以《花季心语之异性交往》为例,由于学生现场非预期反应非常多,教师对这些非预期反应大多采用了追问、跟进等方式展开,因此课的节奏没能按照原计划进行,到下课时只完成了一半的教学内容,心理老师便机灵地告诉学生下节课继续讨论剩下的问题。评课时,针对这节课的节奏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老师认为,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一课时完成,许多问题讨论应当压缩;而课例研究主持人安桂清博士认为,这节课从心理辅导角度看,方向对了,给足时间把学生行为背后的理由挖出来,没有明显的价值导向色彩,心理课就应该让每个人都找到心理的出路。
  可以说,每一次研讨结束时,在场的老师都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在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大家对心理课的实施形成了一些共识,如老师们大多赞同心理课还是需要一定的价值引导,但应多元化,且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心理教师大多感到孤独,校内研讨机会少,那么如何建立近距离的备课、研讨机制,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发展?老师们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建议。
  几轮观课评课后,笔者都作了总结发言,指出本次课例研究活动的思路是双方面整合,一是和课例研究整合,二是与市里组织的心理学赛课整合。针对心理老师们的课,笔者也从教研员的角度提了如下教学建议:1.作为心理课,暖身活动不可少;2.教师自身的感染力要增强;3.传统的板书应当利用,可以用来概括、衔接和最后的总结;4.题目太大,要缩小。并希望大家思考这次与课例研究相整合的公开课活动与以往的听课评课有什么区别,期待参与开课、评课的老师都能在实践和研讨的基础上写出有一定质量和深度的课例报告。
  二、研究主题的产生及实施
  课例研究既然强调教师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开展合作性研究,那么对课堂上教和学的关注就显得同等重要,甚至,后者更应得到重视。心理课和其他学科的课堂相比,又有着很多独特的地方,如师生互动多,教师的提问学生往往会有着千奇百怪的回答,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等。经过研究小组多次讨论,我们将本次心理课例研究的主题确定为“心理课中的非预期学生反应及教师现场应对方式”,理由有如下几点:
  1.心理教师备课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教学基本环节的确定,暖身游戏的选择,教师问题的拟定等,但,针对教师提出的每个核心问题,学生将会有哪些反应?如果学生出现某类课堂反应,教师应采取何种措施应对?这些理应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由此,我们设计了以“预期学生反应”和“教师对学生课堂反应的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为主题的复线型教案模板(见表二),以帮助教师在备课的环节就做到处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表二 复线型心理教案示例
  
  2.心理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很可能是超越上述教师预设的,而心理教师对这些非预期学生反应的准确捕捉及适当应对,既是个人教学机智的表现,也折射出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理念。因此,课堂实施过程中,所有同伴帮助进行学生非预期反应的记录,同时记录教师的应对措施。课后,根据这些观察记录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很有帮助。因此,研究小组在复线型教案的基础上又设计了相对应的课堂观察表(见表三),由观课评课的同伴在教学现场分别对学生进行分组观察,记录下了大量生动、真实的学生现场反应以及教师的应对方式。这些原始资料对后面的评课、探讨环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伴们在复线型教案和观察表的帮助下,大多能跳出传统的评课模式,不仅分析教师的教态、语言、环节设计等内容,更关注到教师对学生非预期反应的应对方式,实现了从传统评课到课例研究的可喜跨越。
  
  表三 心理课堂观察表
  
  通过上述研究工具的研制,心理课例研究走出了传统的备课、磨课、评课模式。首先,在备课环节教师能跳出自我的小宇宙,事先设想学生可能回答的程度,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使课前准备更加充分。这种有备而来的感觉不仅可以缓解教师可能的紧张情绪,也是教学设计更加多元、立体的体现。其次,在课堂实施环节,教师能够基于这些准备,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各种课堂反应,从而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再次,课后的研讨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同伴的课堂观察记录反思自己的课堂进程,把握自己应对方式中的优势和不足,加以改进。
  
  实践表明,进行复线型教案的撰写、组织现场的课堂观察很有必要,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参与听课评课的心理教师同伴都反映,这次心理课例研究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探讨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技艺的机会。通过课例研究活动,教师们可以了解学生是如何理解和掌握心理知识的。平时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去仔细思考学生的思维,而课例研究活动让教师们有机会聚在一起讨论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技巧。教师们特别指出,通过这种专家指导下的课堂观察,观察员对科研方法增进了理解,执教老师也能够通过多双同伴眼睛的观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情形;将课后讨论与自我反思相结合,使执教老师对自己下一次课的设计有了改进的方向。除此之外,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教师的教学态度,使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到备好一堂课和上好一堂课需要付出的艰辛,为他们提供了共同解决困难的机会。我们相信,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的教学态度就会渐渐地影响到课堂教学,如果将课例研究活动长期搞下去,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肯定大有可为。
  
  三、心理活动课的特殊性及对心理课例研究的影响
  
  心理活动课是以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为依据,以室内外场所为基地,以心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专门技术为指导,以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载体,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由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心理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相比,心理活动课具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
  1.参与性。要求师生的参与面和投入度都非常高,并且是全员和全过程的。
  2.互动性。心理活动课中的活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和多向的,并且是全方位和全时空的。
  3.开放性。心理活动课涉及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因素都是变革、创新和敞开的。
  4.操作性。心理活动课的主旨不是追求抽象的思辩,而是强调做中学、动中想、干中悟。
  5.多样性。心理活动课的活动类型是多样的,心理技能的训练、心理问题的辅导、心理素质的测验、心理知识的竞赛、问题行为的矫正等,都可以纳入课堂。
  6.情景性。在学科课程中设置情景往往只是作为教学的引子或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而心理活动课的情景设置不仅是进行教学的条件,而主要是情感、需求、动机的体验。
  7.体验性。心理活动课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情感、需求、动机的体验。
  8.发现性。心理活动课一方面具有模仿学习、团结互助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也有自我操作、自由宣泄、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的醒悟、觉悟可以在自己参与活动中澄清迷雾、正本清源、发现真理、矫正自己。
  9.民主性。心理活动课中的时空转换、角色转换、内容转换、形式转换、条件转换,在客观上促进了平等、民主思想的萌生,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10.感染性。心理活动课的课堂气氛往往是轻松活泼的,能促使人与人的情感交流、知与知的认识碰撞、智与智之间的聪明比拼、心与心的相互沟通,能使更多的人比以往少一点“阻抗”,多一点激情和真情。
  由于心理课有着自身的特性,在开展心理课例研究时我们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学科特殊性,将研究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和研究设计重在师生的活动
  即在教学设计中要以活动贯穿所有教学环节,每个环节中既要设计好教师的提问、讨论等活动,更要设计好学生的参与、游戏。以暖身游戏为例,它在心理课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好新颖的开场游戏,不仅可以让师生放松地进入课堂,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不能为游戏而游戏,尽量少一些与教学主题无关的暖身活动。这一点在沈慧老师的《与压力共舞》一课上有突出的表现,她设计的暖身游戏——吹气球,就是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活动,既活跃了气氛,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非常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压力,值得大家学习。
  2.观察设计与实施重在学生的非预期反应
  心理课一般没有定论,学生在丰富的活动和开放性的提问中往往表现千差百异,特别考验教师的现场应对能力。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心理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非预期反应时,应对方式有以下三种:(1)默认或回避,即对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不置可否、简单应和,或想方设法拉回到自己预期好的内容上去;(2)肯定并追问,即积极面对学生的所有回答,只要是学生的反应,都予以肯定,并追根求源,问清他们为什么这样回答,挖掘这些回答背后的心理根源;(3)升华,即敏锐地判断学生某种反应的心理学含义,以言简意赅的方式点出其性质,揭示其价值。这次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五位老师对学生非预期反应的应对方式各有千秋,其中不少老师下意识地选择默认或回避,可能是为了不偏离教学主题,保障教学进度;褚玉英老师在课上较多采用了追问,学生的后续反应很是精彩,但课堂节奏偏慢,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沈慧老师到底是心理学功底深厚,同样是面对非预期的学生反应,能够采用升华的方式,一句话点出某学生面对亲人故去的压力事件时的反应是心理学上的“升华”,令在场所有老师钦佩不已。
  3.心理课例在鼓励价值多元的同时,也要关注价值引导和价值观生成在多次研讨中,老师们就心理课的价值引导问题产生了歧义,有的老师认为心理课不是德育课,重点不在于价值灌输,甚至根本不能进行价值判断;也有的老师认为,心理课面向特定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在给予孩子更多价值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应该亮出老师的观点,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悖论,即,过多价值形塑,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而完全保持价值中立,或者干脆玩价值模糊,其实也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经过讨论,研究小组的老师基本形成了共识,心理课不可能剥离价值问题,但应借助于活动化的形态,以符合心理规律的方式帮助青少年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如,保持合理的人际距离,适当的压力能促进学习、有益身心健康,这些结论基于心理学依据的研究,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价值引导带有浓浓的“心理味”,值得进行;反之,失去或未充分挖掘心理学依据的灌输,会使得心理课沦为“说教”课,应特别警惕。
  我们的心理课例研究才刚刚起步。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心理课例研究的队伍,让更多的心理教师了解课例研究,参与课例研究,并从课例研究中得到真实的收益,从而使之成为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稿件编号:100325005)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200125,电邮:h19588026@yahoo.com.cn)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