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功能升级 促进资本市场三个转变

2010-12-29 00:00:00韩长菊
中国经贸导刊 2010年24期


  一、资本市场功能解析
  资本市场其本意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资本市场的功能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投融资、监督、资源配置三大方面。
  投融资功能。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是纯粹资金融通的市场,投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最本源、最基本的功能。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资金需求者通过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具有融资功能。同时,由于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收益较高,能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因而对于资金供给者来说,又具有投资功能。投资者在购买证券产品进行投资的同时,向资本需求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长期资金来源。
  监督功能。资本市场在市场准入、信息公开、并购重组、退市等方面有严格的制度安排,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它们必须接受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监督。首先,定期接受外部审计机构的审查,按照规则向社会公众详细公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其次,要随时接受来自内部股东的监督。这两个监督推动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资源配置功能。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它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资本市场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 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资本市场能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能激励上市公司更有效地改善经营管理。效益好、有前景的企业可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实行兼并和重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使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
  三个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构成资本市场完整的功能体系。认清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我们正确对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及初始功能
  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国企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资本市场形成的过程,赋予了其初始功能一是为国企的治理机制改革创造条件,二是为国企脱困提供资金。自提出为国有企业脱困以来,资本市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融资角度和解决债务问题提出的。发展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增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为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创造条件。资本市场为国企的公司制改造提供了有效的资本流动机制,促进国企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积极改变,又通过“股权”问题的解决进而解决了“债权”问题,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资本市场对国企改革的贡献巨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骨干国企都已上市。上市公司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银行,有最大的石油企业。中国资本市场承载着为国企脱贫国企转制的历史使命,其融资功能得到了超常规发挥。
  三、实现功能升级 促进中国资本市场三个转变
  (一)由重融资轻投资向投融资并重转变
  发展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长期战略,而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前提是投融资功能均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投融资服务链的枢纽,是促进实体经济多渠道融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同时,因为资本价格变化对居民财富增加具有乘数效应,引导人们对未来的判断和对消费的预期,因而投资功能有效发挥的资本市场可以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重融资轻投资,一直把融资功能摆在首位,忽视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一系列国企高价登陆A股、最终把无数散户搁置在“中石油之巅”的事实说明中国股市依旧没有摆脱国企融资工具的职能。
  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高、中等收入者一般是资本市场投资的主体,庞大的中等收入者队伍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美国投资者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超过50%,我国目前不足10%,居民金融资产用于投资资本市场的潜力巨大。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这不仅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强民富的体现。要国强更要民富,国强不能以牺牲民富为代价。民富离不开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民富更是证券市场长期繁荣的基石。如今,股票投资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理财的一种方式,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是股民,而他们中有六成多是25—44岁的中青年人,涉及各个社会阶层,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保持市场健康向上,维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股市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是股市健康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由初级监管向高级监管功能转变
  首先,稳步推进市场创新,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政府监管缺位的风险失灵,暴露出现代金融体系的两面性。金融监管一定要与金融创新同步。随着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危机过后,华尔街的精英们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新兴体经济的资本市场,伺机兴风作浪,牟取暴利,对此我们必须有高度的警惕,加强科学监管。
  其次,扩大直接融资,减少银行贷款风险。金融危机表明,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和居民,过度依赖债务融资的风险巨大。在我国目前的融资结构中,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融资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银行集中承担了过多的企业经营风险。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运用资本市场分散风险,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促进金融资产合理配置,以增强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由国企解困功能向支持科技创新功能转变
  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资本市场可借其资源配置的优越机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全球二十几个国家中,凡是资本市场创新能力强的,其经济发展速度就更快。“华尔街和硅谷结合在一起就是美国经济”。正是美国在资本市场和高科技产业之间找到一条适合两者生存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模式才造就了今日华尔街和硅谷的繁荣,这也是美国式的创新。中国必须要借鉴的正是这种在背后支撑着美国资本市场的创新模式。如果说美国在某些产品或领域创新过度的话,那么我们的市场还处在创新不足的阶段。
  国际经验证明,只有通过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有效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崛起。资本市场是自主创新的平台,是培育新兴产业的平台。借助资本市场,深化科技金融合作,构建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有效模式,有助于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今后,资本市场不仅要实现为国企解困功能,更要强化支持科技创新功能。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若干年后中国才会有一大批诸如微软、英特尔这样的大企业出现,而这也正是‘中国奇迹’能够得以延续的关键。■
  (韩长菊,1963年生,中共营口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