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宝岛一村》2月登陆
这是一出深度刻画台湾特有族群融合史的动人故事,被《亚洲周刊》誉为“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的台湾导演赖声川的巅峰之作。
眷村,一种台湾特有的居住区域、生活形态与族群文化。从1949年到20世纪印年代,因应政治环境的动荡,意外渡海而来的战后新移民,在原本只是暂时落脚的村子落地生根,发展出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出源于嘉义眷村的时代大戏,取材自台湾最知名的制作人王伟忠的眷村成长故事。这出结合了表演艺术与影视界双大师的精彩好戏,将呈现眷村三代住民、四个家庭的故事。为发展《宝岛一村》,赖声川导演广泛搜集了许多故事与相关研究,将以笑泪交替和辛酸诙谐,回顾这群50年代台湾移民的生命历程;并透过剧场,试图建立眷村口传历史的基础。
“看得我如醉如痴,时而感伤,时而欣慰,有时大笑;有时哭得抽泣,泪还没干又破涕而笑,还没笑完又哭将起来。这是什么样的一出戏?把我弄得像个傻子一样”。林青霞这样评价。
演员实力十分壮观,集结了台湾剧场的十多位精英,其中多位演员或是真正的眷村子弟,或对眷村有特别的感情。更有许多剧场界、演艺界演员自动报名,希望参与演出。
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
2009年12月21日至1月6日,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官展览馆举行。这是大陆首次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展览由台湾岛内的少数民族工作者担任顾问,力求原汁原味地体现台湾原住民的文化。绝大部分器具都直接从岛内收集而来,包括由60岁以上的老族人花费几个月时间手工制作的民族服饰,以及兰屿岛上的雅美人捕捞腌制好带来北京的达悟族群飞鱼等。
另外,一批在台湾少数民族部落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长老”将出席展览。据悉,这也是台湾少数民族代表首次成规模地来大陆参访。
展览将通过照片、影片、文字和器物等,呈现台湾14个少数族群的社会制度、家庭组织、生命礼俗、信仰祭奠、音乐舞蹈、部落建筑、渔猎器具、服饰、工艺、饮食文化等。这14个族群分别是:泰雅、太鲁阁、赛夏、赛德克、鲁凯、排湾、卑南、阿美、雅美、布农、撒奇莱雅、噶玛兰、邵、邹;总共约有50万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2%。
主办者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表示,台湾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重要成员,然而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大陆同胞对他们了解很少。此次展览意在揭开台湾原住民族的神秘面纱,展现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促进彼此的沟通和往来。
北京人艺建国六十年献礼大戏《窝头会馆》
时间:2009.12.18至2010.1.17
地点:首都剧场
《窝头会馆》讲的是北平解放的前一年,在北京南城的一个名叫窝头会馆的小院里,几户小老百姓的悲与欢、离与合、希望与绝望。剧中最令观众亢奋的要数演员阵容了,几位主演全部是北京人艺看家级的明星大腕儿。
台湾新世代艺术展
时间:2009.12.15至2010.1.03
地点:上海美术馆
这是台北当代艺术馆开馆八年来,首度把展览带到大陆。有别于传统的美术馆交流展都是以自家收藏做为策划主轴,此次展览展出了台北当代艺术馆汇集的台湾32组新世代艺术家的上百件作品,呈现台湾当前新世代活泼多元的创作样貌弄口缤纷绚烂的艺术想象,希望突显当代艺术“活在当下”的精神和状态。
炉火纯青:嘉靖及万历官窑瓷器
时间: 2009.10.14至2010.2.28
地点:香港火学美术博物馆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与本地十位私人藏家合作,展出嘉靖至万历年间所生产的逾120件明代官窑瓷器,展示明代炉火纯青的瓷器制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