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探讨

2010-12-28 01:33:34张绰庵苑玲伟刘丽萍刘永敬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肌群河北省专项

张绰庵,苑玲伟,刘丽萍,刘永敬

(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 050041)

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探讨

张绰庵,苑玲伟,刘丽萍,刘永敬

(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 050041)

对河北省某优势项目15名男子运动员进行14周的核心力量训练,结果显示,教练员与运动员对技术及身体的稳定性、协调性主观感觉显著增强,运动成绩亦有显著提高,从而为教练员科学安排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河北省;优势项目;核心力量训练;肌肉

传统的力量训练使运动员具有了强大的肌群,对增加运动员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成绩有着重要作用,但事实上很多运动员强壮的肌群并未完全转化为专项力量,较大一部分力量做了无用功[1]。核心力量是从欧美移植的一种新型训练方法,是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1]。目前,专家普遍认为核心力量训练是增强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区域的背、腹部深层肌群力量的训练方法。本文旨在对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做初步探讨并进行相关分析,为教练员制订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15名,平均年龄20.86±2.91岁,身高 184.77±2.26cm,体重 80.23±4.66kg,其中5名运动员参加全运会决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期刊镜像查阅相关论文及资料,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实验法

15名男子运动员系同一教练指导,每周二、五进行两次核心力量训练,借助瑞士球徒手训练手段,训练手段包括17种。每个动作逐一训练直到动作结束,重复一组。运动员运动成绩在训练周期调整周测试。训练一段时间,询问运动员对技术的主观感觉,重点课通过拍摄运动员技术训练录像,直观观察技术动作、身体稳定及平衡能力。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spss for Window s11.5分析软件对所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资料信息和统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

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徒手或借助力量器械,运动员在垫上进行不同动作,保持一定时间的力量训练[2]。主要是要运动员体会腰、腹、背等核心肌群的主动用力收紧及保持身体平衡,有效控制身体稳定的躯体感觉。河北省某优势项目运动员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包括5种,见表1。

表1 运动员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

2.2 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

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既包括不依靠器械的垫上动作,也包括借助瑞士球等辅助器械的动作。利用这些不稳定、不固定器械,主要是使运动员结合运动专项,充分动员躯干深层肌群及小肌群来参与运动,从而有效控制身体的平衡,使深层肌群得到较好训练,保证各肌群肌力保持协调,并防止肌肉损伤。不同项目核心力量内容略有差异,表2为河北省某优势项目运动员结合训练专项的12种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

表2 运动员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

2.3 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前后专项成绩结果

河北省某优势项目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14周,训练前、后调整周期测试运动员专项成绩,表3显示,核心力量训练前参加全运会决赛的河北省某优势项目5名男子运动员500m平均成绩为1.52min,核心力量训练后500m平均成绩达到1.48min,500m成绩提高0.04min。且训练前后成绩呈高度显著性差异 (P<0.01)。

表4为参加全运会决赛的河北省某优势项目5名男子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前后1000m专项成绩,虽然训练前后专项成绩未呈现显著差异,但训练前后1000m成绩分别为3.81min和3.69min,专项成绩平均提高0.12min。

表3 运动员500m专项成绩测试结果 min

表4 运动员1000m专项成绩测试结果 min

3 分析与讨论

3.1 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静力性、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分析及评价

作效率和身体平衡能力[3],较合理地结合运动专项技术动作,从而使躯干深层肌群得到充分动员参与控制身体稳定、协调等能力。由于核心力量训练从欧美国家移植到我国运动训练中来,所以各省市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根据本项目特点自创了不同的核心力量训练方式和内容,但主要训练内容包

核心力量训练可提高肩、臂和腿等远端肢体上的肌肉工括不借助器械的垫上运动及依靠不固定器械的两类运动形式。表1、2是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静力及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计划,结合本项目特点及专项技术要求选取并自创符合专项的体能训练方式,其主要借助体操垫及瑞士球作为支撑,在不稳定支撑状态下,通过刺激并动员核心部位肌群来准确控制身体的稳定和协调能力。

Paul J.Goodman认为LPH(lumbo-pelvic-hip)联合体上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腰筋膜、腰方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竖脊肌等29块肌肉都是核心肌肉[4]。机体浅部肌群可以通过传统的力量训练,提高肌力,但深层肌群只有通过特定的训练手段方可得到较好动员。河北省某优势项目主要是在不稳定状态下,以腰、背部肌群作为支撑点,通过躯干肌群的左右旋转产生的动量,进而传递到远端肢体,带动肩部运动的一种体能类项目。此运动项目不仅需要运动具有强大的绝对力量,更需要参与动作的各肌群保持协调和稳定,故此核心力量训练在增加运动员力量素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表1为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在一分钟时间限制内,保持腰部肌群、背部肌群、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等核心肌群的肌紧张,使这些肌肉做等长收缩,增加其肌力,从而准确控制身体的平衡、稳定及协调能力。表2为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一般在10s或20s时间内,要求运动员借助瑞士球的不稳定支撑做训练腰、背、腹、肩等部位肌群的动作。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通过肌肉做向心或离心工作来增加肌肉力量,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的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更加符合本项目特点。在不稳定支撑状态下,核心肌群力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控制身体的稳定和协调用力,进而使运动员发挥出较好技术水平,在个人运动成绩上取得较好突破。

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因为是结合本专项技术特点选取和自创的训练方式,背、腰、腹等部位肌群训练手段较多,但身体侧肌群,如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等深层肌群不易练到位,这主要是因为身体侧肌群训练手段和方法较少的缘故,故应引起教练员及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在今后训练中加强侧肌群训练手段的创新。

3.2 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前后专项成绩分析及评价

通过14周核心力量训练,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专项成绩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500m及1000m专项成绩较核心力量训练前略有提高。运动员成绩提高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但体能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其中力量是运动素质 (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的基础[5],力量越大,器械出手及初速度越快。但力量的发挥是需要主动肌和拮抗肌群、上下肢肌群及肢体左右肌群的协调配合,由于人体肢体的优势作用,左右肢体、上下肢体肌力并不平衡,在平时力量及技术训练中,运动员习惯利用优势肢体补偿弱势肢体的不足,这样造成机体肌力失衡,稳定及协调性下降,从而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较好发挥,并增加了机体受伤的潜在危害。核心力量训练弥补了这些不足,它对机体核心部位神经系统及深层肌群进行精确控制,从而使躯体更稳定,动作更加协调,便于运动员运动成绩较好地发挥,河北省某优势项目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高与注重核心力量训练有重要关系。

表3为河北省某优势项目5名参加全运会决赛男子运动员在核心力量训练前后500m专项成绩,数据显示,核心力量训练前后专项平均成绩分别为1.52min和1.486min,核心力量训练后5名男子运动员平均成绩提高了0.036min;表4为河北省某优势项目5名参加决赛男子运动员1000m专项成绩,在核心力量训练前后除C和D两名运动员成绩无显著变化外,其它三名运动员在核心力量训练后1000m成绩较核心力量训练前有显著提高。这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增加了身体核心部位肌群的稳定和协调能力,在进行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时,核心肌群发挥了其控制身体协调和稳定的作用,使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轻松、自如、有效地发挥了专项力量的功效。

因本文就参加全运会决赛运动员作为对象,由于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因素较多,既包括运动员身体体能、运动素质、技战术,又包括心理素质、运动员所具有的品质及客观因素。在全面了解运动员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每一名运动员的个人身体特点和条件,有的放矢地制订出适合专人专项的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运动员身体核心部位薄弱肌群的各项能力。

3.3 教练员、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的主观感觉

为详细了解核心力量训练效果,在重点训练课、训练调整测试周拍摄了技术录像,在训练结束后,询问运动员主观肌肉感觉如核心肌群的生理状态,以及技术感觉,如技术是否正常发挥、运动幅度的变化等等。核心力量训练前大多数运动员主观感觉肩、腰、背部肌群出现僵硬、胀痛等躯体不适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核心力量训练,这些症状有所缓解,主观感觉肌肉主动发力轻松、自如,技术动作更趋协调,机体出现省力、效率增加的良好效果[6]。由此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对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较好地发挥运动技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方面有一定改善和提高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第一,静力性及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在有效控制运动员机体深部肌群及小肌群的稳定和协调性方面起到较好作用,但由于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型训练手段,在训练内容的选取和自创上有些不足,腰、背、腹部肌群训练方法和手段较多,而身体侧肌群略显薄弱,这也许是侧肌群训练手段和方法较少的原因。在今后的核心力量训练中应结合专项特点,挖掘出更有针对性、手段更多的训练方式,以便更好地帮助教练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使运动成绩有所突破。

第二,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在核心力量训练前后,运动专项成绩的提高与核心力量训练存在较大相关性,但其它影响成绩的因素不容忽视,故在平时训练中应多方面着手。全面了解运动员个人特点和身体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人专项核心力量的训练,逐渐提高核心部位薄弱肌群的力量、稳定性及协调能力,使专项运动成绩有较大提高,从而使运动训练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第三,核心力量训练前后,河北省某优势项目男子运动员主观感觉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肌肉的协调、稳定、有效地发挥技术水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1] 李春雷,夏吉祥.田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108-112.

[2] 赵佳.核心区力量及其训练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218-220.

[3] 林华,王润生,丛培信.核心力量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66-68.

[4] Paul J.Goodman.Connecting the Core[J].NACA’s Perfo rmanceTraining Journal,2004,3(6):10.

[5]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 张绰庵,宋磊刚,刘丽萍,等.对河北省某优势项目运动员膳食营养的调查分析及建议[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3):71-73.

Core Train ing Aimed at Male Athletes of Some Dom inant Event in Hebei Province

ZHANG Chao-an,YUAN Ling-w ei,L IU Li-ping,L IU Yong-jing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Co re training was carried out among 15 male athletes of some dominant event in Hebei p rovince fo r 14 weeks,it was show n that percep tual responses of coaches and athletes have been greatly enhanced to maintain stability,coordination technically and bodily,performance also remarkably imp roved,aimed at p roviding reference fo r coaches to make scientific arrangements fo r core training.

Hebei p rovince;dominant event;core training;muscle

G804.49

A

1008-3596(2010)03-0058-03

2009-12-19

2007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部分内容 (07277111D)

张绰庵 (1962-),男,河北保定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肌群河北省专项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 08:58:08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8
青少年跖屈肌群力量耐力对平衡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