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瑞
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一般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它发展的内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外因是相关的起保障和促进作用的社会因素。下面结合史实作具体分析。
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上。
1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各朝代都非常重视对工具的改进。商周时人们以木、石、骨、蚌作為主要的生产工具,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铁农具;秦汉时期改进铁农具:耕犁上安装了犁壁,西汉发明了耧车,提高了播种速度;隋唐时进一步改进,发明了曲辕犁,便于水田耕作;北宋时出现了犁铧和踏犁,满足了不同地区的耕作需要。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推动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2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一,耕作和管理技术。夏商周时,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犁耕,并逐渐推广;西汉时在使用二牛抬扛式耕作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牛挽犁法和代田法,汉水流域还出现了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隋唐时普遍推广“圩田”,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第二,灌溉技术。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春秋时期的桔槔、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时的天然陂池、坎儿井。魏晋时的翻车,隋唐时的筒车等都是著名的灌溉工程或灌溉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生产关系的调整
主要包括土地政策和赋役制度的调整。
1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汉时期开始推广的屯田制,北魏时期推行、延续到隋唐时期的均田制,虽然是各代统治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而作出的调整,但毕竟满足了部分人占有和使用土地的愿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赋役制度的调整。简化征收手续和名目,逐渐废除了税、杂税和户税,突出田亩税,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是赋役制度调整的整体趋势。从两汉的编户齐民到北魏的租调制、隋唐时的租庸调制和明清时期的一条鞭法及摊丁入亩等,使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对政府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战乱年代农业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和破坏,如魏晋时期、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北方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相反在政治稳定时期农业发展就迅速,如两汉、隋唐时期,尤其是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四、统治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历来重农抑商。很多明君(如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等)均实行过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等积极政策。西汉还将铁器推广到西域。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五、农业交流的程度
分为内部交流和中外交流两种情况。民族间交往越兴盛、中外交流越频繁。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两汉时期随“丝绸之路”的沟通,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加快,中原的铁农具和耕作技术传,促进了西域地区的开发;明朝时,美洲的玉米、甘薯传入我国,使不适宜种植稻麦的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同时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六、人民的辛勤劳动
封建社会,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封建政府往往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和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无论是北方农业的发展还是江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后来居上,都离不开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