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华,吴 卫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艺术特征探析*
张曼华,吴 卫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田中一光设计的戏剧海报作品中,能剧海报独树一帜。能剧海报多以日本传统的能面形象为基本元素,结合理性严谨的方格骨格,采用热情饱满的日本民族色彩,巧妙处理虚实关系,是民族与国际、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典范。
田中一光;能剧海报;能面形象;方格骨格
田中一光(Tanaka Ikko,1930-2002)生于日本的历史故都奈良,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市立美术专门学校图案科,最早是在大阪开始他的设计生涯,1957年移居东京继续他的设计事业。由于长期生活在日本文化的历史都市,从他的作品中可感受到京都的雅致、大阪的现实以及江户的遗韵。[1]田中生前担任东京艺术指导俱乐部会长、日本平面设计家协会副会长、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等,对海报、装祯、标志、字体、展示等设计都有所涉及,在海报领域的成就尤为突出。
能剧是日本民族戏剧的第一个剧种,它是从寺院神社节目助兴表演中脱胎出来的“猿乐能”演变而来,诞生于室町时代(1333-1600),在日本戏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能剧出场人物较少,以剧情的表演为中心,是一种象征剧。扮演剧中人物的演员都戴假面具,这是能剧区别于其它戏剧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剧是从选择面具开始的。[2]演员根据曲目和角色的不同配戴相关的能面具,并按各自的脸型确定所戴面具的位置。能面的种类多种多样,分为人、鬼、畜三大类。不同种类的能面,不仅身份性别各异,且有喜乐哀怒之态,因而戴上能面的演员借助音乐伴奏舞蹈和暗示性的表意动作,就可以充分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能剧海报是田中一光全部海报的一部分,既持续了其一贯的设计风格,又从不同层面表现了能剧的个性特征,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现就能面形象、方格骨格、民族色彩和虚实关系等四个方面对田中一光能剧海报的艺术特征进行探析。
在我们所见到的田中一光能剧海报作品中,绝大部分都应用了能面这一日本传统形象,并以此作为海报的主体图形,自然能面也就成了画面的视觉中心。作品中的能面形象,成为了田中一光能剧海报中具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但在其能剧海报中,设计家不是对能面元素的简单挪用,而是出于设计意念的考虑对能面形象进行反复推敲和精心设计,体现了能面独有的神韵。
例如:《第十二回产经观世能》(图1),把能剧“卒都婆小町”中所使用的能面作为主体安排在海报的中心位置,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又对能面进行了精到的处理,去除了其中间色调,能面形象变得更加单纯、抢眼。能面剩下的黑白两色,给人一种朴实与原始感,暗示着古老歌谣的气氛。又如:《第二十八回产经观世能》(图2),能剧“杨贵妃”中所使用的能面形象设计更加简洁,一切琐碎的过渡完全被去掉,形成了纯粹的白底,只剩下红橙色调的眼睛、鼻孔和嘴唇简洁明了地出现在画面中下部,达到了高度的单纯和精炼。空白和红色形成的张力,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感受。
图1 第十二回产经观世能1965年
图2 第二十八回产经观世能1991年
能面的明暗度得到了强化,主次也就更加分明。简化后的能面形象不仅体现了日本传统民族文化特有的精神,而且带有较强的现代意识,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交融。
能面形象作为能剧的一部分多次被田中一光当作主要表现对象反复使用,一方面是由于能面是能剧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另一方面,其强调能面(局部)的造型方法,很有可能受到了浮世绘盛期代表人物喜多川歌麿(Kitagawa Utamaro,1753-1806)集中表现人物面部的特写式风格即“大首绘”的影响。
方格骨格是田中一光能剧海报的又一重要特征,他着重分析方格骨格并以此作为能剧海报设计的基础,达到了高度秩序性和严谨性的效果。骨格就是基本形的创造、构成或编排常有的一种管辖方式。[3]几何方格骨格也就是以方格为基本形的编排方式,其所带来的视觉感受是秩序感和工整感。
例如:《第五回产经观世能》(图3)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田中一光把经过抽象简化后只剩下头发、眼睛和嘴唇的黑色能面安排在面积不完全均等且没有完全对齐的方格骨格构成之上,其方格网大概占据了画面的五分之四,其余部分是一块妙不可言的空白,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和通透感。作者通过色彩的中介作用把严谨的方格和自由的能面这一对原本完全不同的造型天衣无缝地结合到了一起。
图3 第五回产经观世能1958年
图4 第十九回产经观世能1972年
又如:《第十九回产经观世能》(图4),画面主体是由多个大小相等的方块构成的抽象图形,这明显不同于《第五回产经观世能》中以能面和方格共同构成的画面,海报中没有惯用的能面具,而是排列有序的文字和方块的完全重合。由于方块多少的悬殊,海报形成了明显的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只有少数几个方块,下半部分恰恰相反,除了几个大小不一的空白块,彩色块占据整个画面的下半部分,且整个方格形成了黑白灰层次。上下两部分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疏密对比强烈,产生了较强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这张只有方格构成的作品显示了大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后对方格构成游刃有余的驾御能力。
除了色块的方格排列外,从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文字方格骨格状的编排,从其《第十二回产经观世能》(图1)和《第八回产经观世能》(图5)中错落有致排列的文字就能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特点。文字的排列也能呈现出方格骨格,笔者以为这与日本汉字的方块状有密切关系。
田中一光大量应用这种理性严谨的方格网络,一方面受到了日本建筑中以某个基本单位作为设计发展的数量化单元的模数系统[4]265的影响;另一方面,田中一光对包豪斯发展起来的理性标准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兴趣,及其所用的方格网格与设计家所处国度干净、整洁、秩序的民族习惯不无关系。大师长期所形成的以方格骨格为设计基础的习惯正是对以上这些因素不同层面的具体外化,而这正是现代设计所需要的重要元素。
面对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整个画面都沐浴在斑斓的色彩里,海报色彩强调装饰性和象征性,具有强烈的日本民族特色。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色彩,一方面多采用红绿、黄紫等高纯度的互补色,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又使用分割调和,以无彩色(黑白)、特殊色(金)去分割各个强对比色相而达到统一美。[5]对比而又和谐的色彩使我们忽视了对内容的关注而进入到了一个个神似的能剧世界里。
图5 第八回产经观世能1961年
例如:《第八回产经观世能》(图5),画面中没有一个能剧人物的形象,但在阅读丰富多彩的文字时,感受到的却是华丽的能剧艺术世界。设计家把蓝、绿、红、黄、紫这些强对比的互补色统一在沉重的黑色调之上,既有冲突,又有协调。此时仅仅起到传达功能的彩色文字成为了一种意象,能剧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田中一光能剧海报的色彩受到了浮世绘等日本传统艺术的影响,但在传统之上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气息。另外,日本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也对设计家个人色彩审美取向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多以实形造型为主,同时也注重虚形的巧妙经营,其海报中的虚实两方面本来就存在于画面中,只是作者把这种虚实关系有意识地进行了强化,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给观者营造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世界。所谓虚实就是画面中再现的图形与隐现的虚形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6]
画面中的虚实带给受众的是日本唯美主义的视觉感受。例如:《第二十七回产经观世能》(图6)的主体图形主要由实形构成,但也明显感觉到虚形的存在。画面的主体图形——能面为“大原御幸”的“若女”,由于这位“若女”在舞台上戴着白色的帽子,设计家把帽子部分去掉,最后形成了不完整的面具即画面中的三角形,去掉的帽子形成了白色且和海报的白底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正是由于帽子的白(虚)使得能面(实)更加突出。
图6 第二十七回产经观世能1980年
图7 第三十回产经观世能1983年
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田中一光不断探索新的视觉形式。例如:《第三十回产经观世能》(图7),作者考虑到表现主题的特殊需要,第一次将能面以黑白反转的形式出现,这次能面的头发、眼睛、鼻子和嘴唇处理成了白色(虚),脸面也就相应地变成了黑色(实),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视觉刺激。五官的白色和空白的底面形成了很好的呼应关系。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共生,相得益彰。受众在观看图底(实虚)关系反转的同时,感受到的却是人生如戏的情境。
虚与实是相互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没有虚也就没有实,同样没有实就没有虚,虚与实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7]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虚也就是设计实,虚是为强化实服务的,是有意之虚。
田中一光的许多能剧海报融虚实于一体,体现了作者喜爱非完整与开放空间的美学特征以及东方文化所特有的无和有、虚和实的意境美。这不仅仅是一种美学观念,更是一种哲学思想。
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作品多以土生土长的日本传统形象能面为基本设计要素,且对能面形象进行了精心设计,舍弃多余的细枝末节,使其主题形象简约明快,同时又达到神似的视觉效果。另外,他又将设计主题安排在严谨理性的方格骨格当中,通过色彩与虚实关系的中介作用把严谨的方格和自由的能面这些原本属于正反两极的造型统一到了一起,既是国际主义风格的再现,又表现了东方的意境之美和神秘主义气息,充分体现了设计家对平面语言的精妙把握。
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吸取了现代派设计风格的有益养分并把其观念融入到其中,开拓出了自己的独特表现方式,最终形成了形式简洁、意境清新的视觉语言,呈现出浓厚的东方艺术气息和鲜明的现代意识,是民族与国际、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典范。他在融合东西文化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形象语言,是把日本平面设计带入世界的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
[1] 朱 锷.现代平面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1.
[2] 唐月梅.日本戏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3.
[3] 徐 欣.平面构成[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23.
[4]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5:265.
[5] 吴 卫,肖 晟.色彩构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25.
[6] 慈立群.书籍设计中的虚实互动与突破[J].装饰,2006(3).
[7] 王宏香.无中生有[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3.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Noh Posters by Graphic Design Master Tanaka Ikko
ZHANGManhua,WU Wei
(College of Packaging Design and Art,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8)
Amongmany excellent drama poster works designed by Japanese graphic design master Tanaka Ikko,noh posters,which use Japanese traditional surface images as basic elements,combine with rational and strict grid bone cell,use cordial and vigorous Japanese national color,and skillfully handle the relation be tween blankness and actuality,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are perfect ideals of combinations be tween nation and inter-nation,tradition and modern.
Tanaka Ikko;Noh posters;surface image;grid bone cell
J218.1
A
1674-117X(2010)02-0104-03
2009-05-18
张曼华(1978-),男,湖南汨罗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视觉传达研究;吴 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李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