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峰, 万志华, 郑 芳, 李文芳
(沈阳工业大学 a. 经济学院, b. 投资研究所, 沈阳 110870)
“十二五”时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作为工业大省和工业强省,工业是辽宁经济的重要支撑,其科学地可持续发展将为辽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有效的保障,因此,深入研究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十二五”期间的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对于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1],他研究认为,进行国际贸易时,一国可以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等)进行生产并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以获得更大收益。该理论解释了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利用国家的资源优势获得竞争力。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以其《竞争战略》[2]、《竞争优势》[3]和《国家竞争优势》[4]3部著作(又称竞争三部曲),分别从企业、产业和国家层面上阐述了在现代科技和全球化环境下的竞争力理论,形成了竞争研究的理论体系,也由此奠定了其在当今世界竞争战略和竞争力研究领域的泰斗地位。尽管波特的“五力模型”和“钻石模型”是针对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但是在研究区域产业规划方面,二者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关于竞争力的研究经历了从对竞争力的界定,到对影响竞争力的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以确定这些因素的过程。
迈克尔·波特是第一个从产业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并没有直接给“产业竞争力”下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而是从产业和企业的角度研究国家竞争力问题,认为一国(产业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即一个国家创造出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他强调获取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是取得国际竞争力[4]。
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最早见于金碚发表在《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上的论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5]以及由他主编的《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一书[6]。他指出,所谓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中国社科院的裴长洪博士(1998)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的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7]12。盛世豪(1999)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他进一步指出:“产业竞争力是产业的供给能力、价格能力、投资盈利能力的综合”,并由此提出了综合生产能力说[8]23。张超(2002)提出了效率能力创新说,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不同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9]。蔡昉(2003)认为,产业竞争力是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国家产业对于该国资源禀赋结构(表现为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主要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个产业的总体资源配置状况及其效果。产业竞争力的大小与其是否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直接相关[10]。
Dunning(1985)认为,应该综合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战略管理来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11]31。迈克尔·波特在质疑了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等理论后,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4]。刘小铁(2004)把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确定为五个方面,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结构和政府作用。这就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五因素论”[12]。在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五大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技术创新、企业素质和产业组织结构是核心要素,是决定产业竞争力强弱的最关键的力量;资源条件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则通过影响其他四要素发生作用,进而作用于产业竞争力。罗元青(2006)指出,影响产业优势的因素主要有产业组织效率、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学习和创新能力、合作的效率、文化力量以及产业政策的作用等[13]。刘晓辉(2006)认为,判定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时应遵循环境因素和产业内在因素协调、突出产业内企业因素的关键性作用两个基准[14]。何曼青(2008)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机制,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专业化水平,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规模经济[15]。
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区位熵的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区域竞争力分析中[16]。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更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
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ICOP)项目组所提出的“生产法”以K.Wagner,R.Van Ark,M.N.Baily和M.Freudenberg为代表,他们自1983年开始收集数据,包括世界主要大国和强国的制造业数据,按统一的分类标准重新整理后,应用产业来源法计算出各国产业产出的购买力评价数据,继而计算出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等指标进行比较[17]。
何耀光、任若恩(1998)使用CMS方法,对ICOP分类体系的15个产业部门进行分析,运用我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1985—1990年出口数据分析得出:由于我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竞争力的提高,大大促进了我国出口事业发展,然而,各产业部门竞争力的发展极不均衡[18]。朱春奎(2003)提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并未进行检验[19]。李宝新、岳亮(2007)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大三角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三个地区竞争力长三角最强、珠三角第二、京三角最弱的结论[20]。
目前,学界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理论体系上都比较完善,这些都将为本文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将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将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到产业规划中,以期指导产业规划制定。
辽宁工业经济经过“九五”期间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十五”期间的结构调整和“十一五”前期的全面振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工业经济进入全国前7名,辽宁成为工业大省和强省(见表1)。
表1 辽宁工业经济总量指标及在全国排名情况 亿元
表1是以各省市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资产总额和利税总额为标准衡量的辽宁工业经济在全国的排名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辽宁省现有工业资产总额、工业增加值均位居全国第7位,说明无论在总规模还是在生产能力上,辽宁工业都位居全国前列。
本文分别对辽宁工业经济涵盖的36个子行业进行了分析,根据中经网公布的全国31个省市工业经济的相关数据,总体上选择资产总计、利税总额、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人均销售率、产成品资金占用率6项指标作为行业竞争力分析的关键指标。资产总计和利税总额这两个指标是行业重要的规模指标;而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人均销售率和产成品资金占用率4项指标为重要的结构与效率指标。通过分析得到辽宁省各行业在全国的排名,如表2所示。
表2 辽宁工业经济各行业在全国综合排名情况
表3是辽宁省工业在全国各省市中的资本利润率排名情况。资本利润率反映了行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由以上基本分析可见,辽宁工业经济存在结构性失衡。
截至2007年,辽宁工业中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值为17 034.52亿元,但利润为852.67亿元,平均利润率仅为5%;主营业务收入17 965.81亿元,产品获利能力仅为4.7%。这种获利能力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同类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辽宁工业的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资产总额在全国排在前7位,但利税总额却排在全国的第15位。工业经济中各子行业的发展也不平衡,作为辽宁支柱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冶金业、石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中,除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产利润率较高外(73.7%,2009年5月数据),其他行业的资产利润率均较低。产业的盈利能力是反映竞争力的基本指标,辽宁工业的利润率低,说明其产业竞争力差,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足。
辽宁的四大支柱产业规模非常大,资产总额在全国居于前列,有些企业在世界的排名都很靠前,但是与之配套的相关产业和企业却发展缓慢,客观上形成了产业链偏短的现象。例如,辽宁是装备制造业大省,但装备制造业产品的许多零部件却要到外省甚至国外去配套采购;同时,很多装备制造业产品在本省没有可以装备的行业,产品没有用武之地。辽宁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产业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二,但其下游的医药、纺织等行业无论在资产规模还是利税总额方面均在全国排名靠后。这样一方面使得支柱产业的利润空间狭小,另一方面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21]。
辽宁的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由于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原因,辽宁的企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居多,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在辽宁GDP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全民参与的程度较低。从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从农业、手工业、小作坊式的发展,逐步向大规模、机械化大工业迈进,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由于辽宁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工业化,尽管从指标上看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但是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并没有完成。可以说辽宁是绑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车”上被工业化了,因而导致整个辽宁的经济发展是被动的,中小企业参与程度较低,这必然导致产业链短、就业率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
表3 辽宁省工业资本利润率在全国排名情况
辽宁在不断强化工业大省的地位,但工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却没有发挥出来。近年来,辽宁的城镇化速度明显落后,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农业机械化程度并没有因为工业大省的地位而得到提升。辽宁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发展缓慢,从2004年以后,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当然,这与工业快速发展有关,但其总量发展也不快。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没有形成互动发展的态势,这也是造成工业利润率低、产业链短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处于短缺经济时代,短缺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靠资源推进,不靠效率竞争,因此各地区必然争投资、上项目、扩大产能,使得全国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雷同,这必然导致产品积压、企业过度竞争、利润率下降、工资性收入降低和企业积累不足。由于利润率较低,一方面使得民间资本积累不足,影响投资;另一方面又使得民间投资意愿降低,为了维持和拉动经济增长,政府只有不断投资。而政府投资的渠道有限,只能在大项目上进行,因此使支柱产业被不断强化。按照经济学上的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原理,这必然导致投资收益下降、效益下降,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只能继续投资,从而逐渐步入投资—上项目—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利润率下降—再投资的恶性循环之中。
不断增加的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造成了挤出效应。本文研究了1978—2007年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对辽宁经济的拉动作用,发现政府投资对辽宁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政府投资每增加1%,平均而言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1.739%,但是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政府投资越多,资金的成本越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足以说明),因此私人资本很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股市和楼市的泡沫可从反面证明),造成支柱产业的配套投资不足,产业链延伸不长,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发展不起来,就业和居民收入状况就很难得到改善,这一方面影响了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社会保障的负担。
本文对全国47个省、市、自治区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产业规划基本相同,如有30个省、市、自治区要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32个省、市、自治区要大力发展电子与信息产业,20个省、市、自治区要大力发展汽车业,16个省、市、自治区要大力发展冶金业,27个省、市、自治区要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34个省、市、自治区要大力发展化学工业等。面对有限的市场需求,各地区发展相同的产业必然造成产能过剩。在过剩产能的压力下,企业的议价能力下降,原料成本上升,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浪费,抑制了企业大规模、高效率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削弱了技术创新的动力,使得产品差异减小,从而影响了产业整体效率的提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不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辽宁在建国初期被作为国家的工业基地,国家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加快工业化进程,对辽宁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起一批冶金、化工、机械加工等大型企业,奠定了辽宁重化工业的发展基础。由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内各省市之间无竞争,因此尽管过度工业化对辽宁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有一定影响,但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中表现得并不明显。经过几十年重化工业的发展,辽宁无论是在经济活动的指向性方面,还是在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方面都形成了路径依赖。这使得辽宁在每次制定发展规划时都自觉不自觉地沿重化工业的路径规划,尽管也认识到这种发展路径对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区域竞争力等不是最优选择,但因为转换成本太高也只能沿袭下来。
“十二五”期间,辽宁面临着环境资源的压力,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外部需求升级的压力,国内经济平稳发展的压力等;同时,经济发展要实现四大转型,即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从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转型、从私人产品供给向公共产品供给转型、从资源推动向效率推动转型。因此,科学制定“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是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九五”、“十五”、“十一五”等规划大多提出工业经济的总值和增加值等指标,而没有提出反映效益的指标。如“十一五”辽宁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10年工业经济增加值达到6 100亿元,年均增长13%。规模不能代表产业竞争力的全部,从其内涵来看,产业竞争力是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单位资源的产出状况,规模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提高效率达到规模经济,因此,规划指标不仅要考虑产业规模,更要考虑产业效益。规划是未来五年发展的“指挥棒”,仅考虑规模指标而不考虑效益指标,不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不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一个产业发展的过程必将经历由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向衰退期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与经济发展规律相符的。在进行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研究产业生命周期,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扶持,而不能仅依赖于传统的发展路径,发展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处于衰退期的产业。在研究产业生命周期的同时,还要考虑辽宁的生产要素优势、市场未来的需求变化,审慎地选择辽宁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避免“一窝蜂”地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而再次陷入产能过剩、过度竞争、资源浪费的怪圈中。
辽宁目前存在支柱产业产能过大、支撑产业产能不足的现象,使得产业链过短、利润率低、就业不充分等问题频出。为此,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重视发展现有支柱产业的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以便提升辽宁的总体产业竞争力。辽宁的支柱产业是装备制造业、冶金业、石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与之相关的支撑产业一种是产业内的,如零部件加工业,另一种是产业外的,如金融、保险、物流、设计、营销、财务支持等,即现代服务业。要综合规划各产业的发展比例,使各产业协调互动地发展,不能为追求某些指标而单纯强调发展支柱产业或现代服务业,那样将造成新的结构失调,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辽宁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的目标,为“十二五”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相信“十二五”期间在科学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辽宁的持久竞争力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J].经济研究,1996(11):39-44.
[6]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7]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8]盛世豪.产业竞争论 [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9]张超.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对策探微 [J].宏观经济研究,2002(5):51-54.
[10]蔡昉,王德文,王美艳.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WTO框架下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方向 [J].管理世界,2003(2):58-61.
[11]Dunning J H.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London:Allen & Unwin,1981.
[12]刘小铁.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4:5-18.
[13]罗元青.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 [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8-12.
[14]刘晓辉.中国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6:7-11.
[15]何曼青.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与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 [J].宏观经济研究,2008(4):14-20.
[16]张光明.基于区位熵理论的江苏船舶产业优势分析 [J].造船技术,2009(5):5-7.
[17]龚奇峰,彭炜,于英川.工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中国软科学,2001(9):109-113.
[18]何耀光,任若恩.善用CMS方法:我国制造业产业部门国际竞争力研究 [J].国际贸易,1998(6):18-20.
[19]朱春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方法 [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1):62-64.
[20]李宝新,岳亮.中国三大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对比研究 [R].北京:国家统计局,2007:3-5.
[21]高丽峰,万志华,曲丹丹.金融危机下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策略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97-301.